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37篇
  免费   407篇
  国内免费   678篇
林业   142篇
农学   948篇
基础科学   305篇
  1076篇
综合类   3996篇
农作物   829篇
水产渔业   305篇
畜牧兽医   861篇
园艺   155篇
植物保护   905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35篇
  2022年   270篇
  2021年   303篇
  2020年   278篇
  2019年   360篇
  2018年   278篇
  2017年   382篇
  2016年   484篇
  2015年   377篇
  2014年   433篇
  2013年   550篇
  2012年   666篇
  2011年   647篇
  2010年   553篇
  2009年   501篇
  2008年   419篇
  2007年   507篇
  2006年   456篇
  2005年   335篇
  2004年   223篇
  2003年   190篇
  2002年   122篇
  2001年   143篇
  2000年   145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2年   6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71.
为评价马铃薯中吡蚜酮残留引发的膳食风险。2016年-2018年开展了3年12地规范残留试验,构建吡蚜酮在马铃薯中的残留检测方法,并对我国一般人群进行了膳食风险评估。马铃薯样品使用2%乙酸乙腈提取,C18净化,外标法定量,UPLC-MS/MS检测。在0.01~1 mg/kg添加水平下,吡蚜酮在马铃薯中的平均回收率为75%~85%,相对标准偏差为3%~8%。12地最终残留试验表明,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按有效成分225 g/hm2施药2次,最后1次施药后14、21 d马铃薯中吡蚜酮残留量分别≤0.018 mg/kg和≤0.012 mg/kg。膳食风险评估表明,吡蚜酮的国家估算每日摄入量(NEDI)为1.633 9 mg/kg,风险商(RQ)为86.4%。马铃薯中吡蚜酮残留不会对一般人群健康造成不可接受的风险。  相似文献   
72.
本研究首次建立了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HPLC-MS/MS)同时测定柑橘中草甘膦及其代谢物N-乙酰草甘膦?氨甲基磷酸(AMPA)和N-乙酰AMPA?样品经过0.5%甲酸水提取,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C18)净化, 利用水和200 mmol/L碳酸氢铵溶液(含0.1%氨水)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 在多反应监测模式下定量分析?结果表明, 草甘膦及其代谢物在0.05~1 mg/k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相关系数均大于0.99; 草甘膦及其3个代谢物在柑橘全果和果肉基质中3个加标水平下回收率为 70.5%~109.5%, 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6%~10.1%, 定量限为0.05 mg/kg?本方法的前处理样品无需衍生, 简便?快捷?高效?准确可靠, 可用于柑橘中草甘膦及其代谢物N-乙酰草甘膦?AMPA和N-乙酰AMPA的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73.
为筛选农用链霉素替代药剂,以其为对照药剂,测定春雷霉素、中生菌素、噻霉酮和噻菌铜这4种常用细菌病害防治药剂对梨火疫病菌Erwinia amylovora的抑制活性、对梨火疫病的田间防效及不同药剂处理后梨中的农药残留,并对这4种药剂的作物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中生菌素、噻霉酮和春雷霉素对梨火疫病菌有抑制作用,抑制中浓度EC50分别为1.60、6.64和60.57 mg/L,中生菌素的抑制效果高于链霉素。在连续2年田间试验中,中生菌素1 000倍液和春雷霉素400倍液对梨火疫病的保护效果和治疗效果均达90.33%以上,噻霉酮500倍液和噻菌铜200倍液对梨火疫病的保护效果均达100.00%,治疗效果均超过86.97%,与对照药剂农用链霉素2 000倍液的效果相当。所有药剂处理后均未检出中生菌素、春雷霉素、高效氯氰菊酯和农用链霉素的农药残留,而噻虫嗪、阿维菌素和矮壮素虽有检出,但其残留量均低于国家限量标准。花期前后、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施药,中生菌素、春雷霉素、噻霉酮和噻菌铜对梨花、叶片、枝梢及果实生长均无不良影响。综合来看,中生菌素、春雷霉素、噻霉酮和噻菌铜均可作为农用链霉素的替代药剂,...  相似文献   
74.
2022年3月25日,欧盟药品管理局(EMA)兽医药品委员会(CVMP)发布了食品动物注射部位兽药残留指南,并于2022年8月1日正式生效。该指南代替旧版的注射部位兽药残留指南(EMA/CVMP/542/03-FINAL)。本文就新发布指南的背景、适用范围、法律依据、评价方法、残留研究及相关定义等内容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75.
张卫兵  李明 《种子》2002,(6):39-40
甲胺磷(methamidophos)具有内吸、触杀和胃毒杀作用,防治抗性蚜、蟥和水稻叶蝉、悦虱等药效较好,但残留期较长,有时会影响作物的品质。通过对贵阳地区水稻中甲胺磷农药残留分析,得到贵阳地区的大米中甲胺磷未检出。样品以丙酮提取,经过盐析、再经二氯甲烷萃取后进行气相色谱分析(最低检测浓度为0.03μg/g),本方法的结果符合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因此说明贵阳地区的大米中甲胺磷没有超标,为贵阳地区绿色食品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6.
气力轮式精密排种器大豆充种过程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均匀设计和高速摄像方法,研究气力轮式精密排种器在常压和加气条件下大豆种子在充种过程中的运动。试验结果表明:常压下,充种角小于45o时,种子面随充种包角增加而提高,无带动层;充种角大于45o时,排种轮上部出现带动层,带动层种子随排种轮转动到达清种位置;气力条件下,吹嘴进口压力>1.0kPa时,在充填区上部逐渐形成一个比较明显的回旋流动区,种子群在该区域形成沿逆时针方向运动的种子环流群,扩大了种子的充填范围。  相似文献   
77.
弧型齿残膜捡拾滚筒捡膜的机理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对弧型齿残膜清理滚筒捡膜齿的轴向排列、滚筒转速、捡膜齿运动轨迹和各相关参数进行分析研究,初步找出弧型捡膜齿满足要求的排列布置、滚筒转速和合理的入土深度,确定了残膜回收机具的运动参数λ范围,为残膜清理滚筒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试验表明,所设计的残膜回收机具运动参数是合理的,在保证膜土分离效果好和较高残膜捡拾率的前提下可显著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78.
本文研究了厌氧消化物(沼液和沼渣)对西瓜生长和西瓜枯萎病的影响。用沼液浸种,浓度为0.5%~5%时均可提高发芽率,以2%沼液与8小时浸泡时间为最佳组合,大于5%时降低发芽率。用沼渣与土壤混合,比例为1:5,1:7,1:10时西瓜生长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以1:5为最佳;1:3时各项指标与对照相差不多;1:2时各项指标低于对照。沼渣与土壤混合后可抑制西瓜枯萎病,沼渣用量越大抑制作用越明显。当比例为1:7,1:5,1:3时,防效分别为18%,58%和86%。病害发生后用沼液灌根可阻止西瓜枯萎病发展,但没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9.
旱地全膜双垄沟残膜捡拾机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西北旱地全膜双垄沟残膜捡拾机仿形能力差、拾净率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旱地全膜双垄沟滚筒式残膜捡拾机。同时,阐述了整机结构及工作原理,并通过机构分析和计算确定了关键部件工作参数,旨在为残膜回收提供一种新的机具。  相似文献   
80.
沼肥对水稻增产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本所4年沼肥肥效定位试验结果,证实沼气发酵剩余物是一种缓速兼性的优质有机肥料。不仅沼液、浮渣、沉渣单独施用对水稻有较为显著的增产作用,而且沼液、浮渣、沉渣合并施用对水稻的增产作用更为显著,因此,必须纠正某些地方“弃渣用液”或“弃液用渣”的片面施用沼肥的现象,大力提倡全沼肥的合理施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