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2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87篇
  30篇
综合类   39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黄瓜为试材,采用小区试验对比的方法,研究了滴灌和畦灌条件下不同磷素用量对秋季大棚黄瓜产量的影响,以期为提高秋季大棚黄瓜产量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滴灌大棚的黄瓜生长状况明显好于畦灌大棚,商品黄瓜产量显著提高(P0.05),各阶段用水总量278.3 mm,节水达41%。畦灌条件下,不施磷肥处理黄瓜果实产量显著低于磷肥处理(P0.05);滴灌条件下,过量的磷肥施用(P2O5100 kg·hm~(-2))导致黄瓜果实产量和品质显著下降(P0.05)。由此可见,滴灌条件下合理施用磷肥能够降低水资源消耗,提高磷肥利用效率,有利于黄瓜品质和产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从保护地灌溉特点出发,论述了几种的多种灌溉复合形式,供使用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涌流畦灌灌水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利用大田涌流畦灌灌水试验资料,分析了涌流畦灌的特点,节水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并对涌流畦灌技术要素对涌灌节水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刘通  刘木  艾涛 《北方园艺》2002,(6):13-13
塑料大棚对蔬菜提前延后生产,调节市场淡季供应,丰富城市居民菜篮子,提高菜农经济收入和社会效益非常明显.但在大棚内沿用传统的沟灌、畦灌用水量大,造成早春、晚秋棚内湿度大,温度低,病害加重,效益低,因此塑料大棚采用先进的节水灌溉方法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大棚蔬菜节水增效灌溉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省大棚蔬菜播面280多万亩,占全省总播面的15%,占地面积约为200万亩。据试验,每亩大棚蔬菜每次畦灌(大水漫灌)需水30-50立方米,每茬用水300-500立方米。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可实现大棚蔬菜生产的节本增收,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6.
多水门管道灌溉是采用多水口管道替代水沟的一种地表灌溉方式。1993至1995年试验结果表明,多水门管道灌溉和传统水沟灌溉相比,具有节水、节能、改善灌水分布均匀度,提高灌溉质量,缩短灌溉时间和扩大作物种植面积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用动力排灌机械化的兴起,始于20世纪中期。据统计,1949年全国有排灌机械7000台套,总动力7.1万kW;而到1989年,南方丘陵山区的农用排灌水泵就达208.79万台,总动力1960.7万kW。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农业机械化发展,沟灌、畦灌、喷灌、微灌和地下灌溉等新技术迅速兴起,排灌机械化技术正在向高效、节能、节水、节地和自动控制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根据精细灌溉的要求,采用零惯量模型和土壤入渗理论,开发建立了可进行畦灌水流运动模拟、灌水质量评价、灌水技术参数优化、利用灌溉试验资料率定糙率和入渗参数等功能的畦灌决策计算机服务系统,该系统可为灌区技术人员确定畦灌技术参数、指导灌水实践提供决策服务,也可作为科研人员研究节水灌溉的一种技术工具。  相似文献   
9.
畦田Philip入渗参数和田面综合糙率同步推求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水量平衡原理为基础,通过对畦灌地表水面线的概化,并将Philip入渗公式等同为α=0.5的Kostiakov修正模型,由此建立了利用畦灌水流推进过程同步推求Philip土壤入渗参数和田面综合糙率的模型.结合文献资料和大田试验对所建模型进行验证,并采用Matlab软件求解,得出不同地表储水形状系数σh下的入渗参数和糙率,并分别对入渗参数和田面综合糙率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同步推求土壤入渗参数和田面综合糙率是可靠的,并且计算方便,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0.
为确定满足畦灌技术约束下的冬小麦最小灌水定额,采用地面灌溉水流运动模拟模型SISM,结合华北地区畦灌现状,考虑畦田长度、坡度、田面标准差、微地形空间分布差异及入畦单宽流量等要素,设计53.088种畦灌技术要素组合,以地面灌溉水流覆盖整个田块和最小灌水深度Zmin>0为控制条件,对不同技术要素组合下的灌水过程进行模拟,分析畦灌技术要素和灌水性能指标值的对应关系,结合畦灌数值模拟试验结果,提出3种代表性畦田长度(50、100、150 m)下田面标准差、坡度、入畦单宽流量等畦灌要素的建议范围。在不考虑畦田布置优化方案的条件下,3种代表性畦长畦灌最小灌水定额不宜低于84、117、148 mm;在地面灌溉技术及畦田布置方案优化的条件下,3种代表性畦长畦灌最小灌水定额不宜低于71、75、79 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