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6篇
基础科学   5篇
  4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履带拖拉机支重轮在工作过程中所受接触应力进行了计算,并进行了实验室磨损试验和试车磨损试验,深入研究了支重轮的磨损形变机制。结果表明:支重轮由于具有较低的轮面硬度和较大边缘接触应力,因此在较短的工作期间内发生严重的塑变磨损,进而产生变形、失效;感应加热表面淬火可以大幅度提高支重轮的轮面硬度,能够有效提高支重轮的耐磨性。  相似文献   
2.
灯泡体支撑件(包括进人孔和底部支承)是贯流泵装置内部重要的过流部件,本文采用CFD方法对贯流泵装霞内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对不同支撑件形状进行了比较分析和优化,并与试验结果比较.结果表明,进人孔和底部支承的形状对泵装置的水力损失和水流流态的影响都比较明显,合理的支撑件形状可以改善流态、减少水流环量,提高泵装置效率.  相似文献   
3.
移栽机凸轮摆杆式扶苗机构设计与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移栽机扶苗机构结构参数和运动参数设计合理是保证移栽钵苗直立的关键。分析了无扶苗机构时钵苗落地后翻转运动过程,凸轮摆杆式扶苗机构栽植性能与运动参数关系,以及扶苗板运动规律。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扶苗板运动规律数学模型和扶苗机构初相角数学模型。设计的凸轮摆杆式扶苗机构已用于2ZB型导苗筒式移栽机上。试验表明:该机构工作稳定,栽植深度均匀,满足移栽要求。  相似文献   
4.
徐文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2,(27):13470-13471,13489
北洛河流域自实行退耕还林政策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实践证明植被恢复不是简单的种树种草,必须要根据生态学原则合理种植,既要有技术支撑,还必须考虑到退耕后农民的生存问题,也就是粮食与能源的问题,并要保证农民有一定的经济收入,最后指出要解决好以上问题,必须靠国家政策的支撑。  相似文献   
5.
袁隆平院士接受媒体记者提出:"粉垄技术可在全国推广"。该文介绍了粉垄重构农田耕作层具"4453"效应,即:"四增"—增加耕层松土量、土壤原生养分利用量,增大"土壤水库"、"土壤氧气库";"四减"—减少水土流失、碳排放量,减低耕层土壤含盐量、重金属含量;"五抗"—增强作物抗干旱、高温、低温、病害、倒伏等能力;"三提高"—促进作物光合效率提高10%以上,产量提高10%~30%以上,品质提高5%以上;人力、畜力、拖拉机耕作依次具增产10%规律,粉垄耕作则还具函拖拉机耕作加上再翻倍深松耕层叠加效应可达20甚至更高增产;指出如全国推广10亿亩,可增贮天然降水400亿立方,盘活土壤原生养分后可减少化肥施用量70多亿千克,新增粮食可多养活3亿多人,产生总体效应还可以助力提升国民身体健康水平和社会稳定、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乡土材料的内涵和特性,探索了乡土材料在旅游村落景观营造中的运用,从而揭示乡土材料在旅游村落景观营造中的优势和局限性,最后针对性地提出应用乡土村料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应用《农业科技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对“贵草1号配套利用技术示范推广”项目进行成果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在计算年限内,该成果每年可增加纯收入521.49万元,科研经费与新增纯收益比为13.79,其成果效益明显,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8.
殷琳毅  韩茹鑫  李进 《蔬菜》2018,(11):40-42
为了进一步提高大棚蔬菜种植效益,高效利用土地、设施资源,南通市科技职业学院探索出了大棚春提早毛豆—秋延迟辣椒—冬春茼蒿高效栽培模式。通过3月棚室内种子直播、播后覆地膜,花期保温保墒、叶面追肥,确保了毛豆春提早高效种植的成功;采用机械精量播种、育苗移栽,果实膨大期大肥大水,粪肥化肥相结合,保证了辣椒的秋延迟栽培效益;充分利用茼蒿速生叶菜的特性,适当撒播密植,播后盖土覆膜、保温保湿,生长期结合灌水依次冲施NPK,保证充足的速效肥供应,使茼蒿的脆嫩口感、浓郁香味及抗寒、易管理特性充分发挥出来,实现了冬春补淡、提早上市、高效栽培的目的。此模式每667 m~2年总产值16 000~18 200元,效益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9.
湖南省慈利县应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实施了以水土保持为中心的农林牧复合生态农业模式及其配套工程技术——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建设了农村能源工程、庭院立体生态经济工程建设、农田立体开发工程、畜牧工程和农林复合工程等,初步实现了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安徽省全椒县实施油菜=西瓜-水稻、西瓜=棉花-冬菜、蔬菜-水稻-蔬菜、冬菜-棉花=蔬菜、小麦=西瓜=大豆、马铃薯=西瓜=棉花、西瓜=玉米-水稻等多种立体复合种植模式及其配套栽培技术,1997年各类面积达1.33万hm2,其中5600hm2田粮食单产达 7500kg/hm2,产值达3万元/hm2,分别比传统种植模式(油菜-水稻,麦-稻)增长12.4%和24%,取得明显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