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5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156篇
林业   304篇
农学   160篇
基础科学   303篇
  130篇
综合类   1221篇
农作物   80篇
水产渔业   182篇
畜牧兽医   1287篇
园艺   90篇
植物保护   33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196篇
  2013年   170篇
  2012年   229篇
  2011年   193篇
  2010年   149篇
  2009年   179篇
  2008年   185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148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146篇
  2003年   141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123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3篇
  1974年   5篇
  1973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记述在华北和华东地区严重危害白蜡的一种膜翅目叶蜂科食叶新害虫:白蜡敛片叶蜂Tomostethus fraxini Niu&Wei, sp. nov.。其单眼后区强烈隆起,宽长比约等于2;触角第3节微长于第4、5节之和;体和足全部黑色,体毛银色;中胸前侧片下部具宽阔裸带;腹部背板具微细刻纹,锯鞘毛黑褐色,伸向后方等,与本属其他种类明显不同。敛片叶蜂属(Tomostethus Konow)在国内也是第一次确定性报道。比较山东种群与北京种群的线粒体基因组差异,确定两地种群属于同一种类。比较白蜡敛片叶蜂与已报道cox1数据的2种敛片叶蜂之间的cox1差异,白蜡敛片叶蜂与黑毛敛片叶蜂和黄肩敛片叶蜂的差异十分显著。为便于本属害虫鉴定,编制了敛片叶蜂属世界已知种类检索表。  相似文献   
102.
对烯丙孕素片的制备及质量进行研究。以药物的崩解时限和溶出度为主要指标,应用正交设计法对其处方进行优化,制备一种延缓崩解开始时间的烯丙孕素片,以适应不同猪场和环境的湿法饲喂需求。考察烯丙孕素片的外观性状、硬度、片重差异、脆碎度、崩解时限、溶出度、含量测定等,重点对烯丙孕素片的溶出度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烯丙孕素片外观性状、硬度、片重差异、脆碎度、崩解时限、溶出度、含量测定等结果符合要求,含量测定为标示量的90.0%~105.0%。崩解时限和溶出度结果表明,烯丙孕素片在遇水后7~15分钟全部崩解完毕,溶出度大于90%。研究所得烯丙孕素片的崩解时限延长了5~10分钟,且溶出度和含量均达标。由此确定研制的烯丙孕素片处方工艺可行,质量可控,符合拟定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03.
春节过后,江苏溧阳、金坛等地发生多起鲫鱼春片鱼种死亡现象。最早在刚过春节就开始死鱼,死鱼数量迅速增多,来势较猛。主要表现为地区性发生,发病面积大,死鱼数量多而集中,死亡率10%~20%,严重者可达40%以上,损失较大。发病池均为越冬后的春片鱼种,鱼种规格为100~200克。经诊断确认为流行性败血综合症。因为该病一般发生于高温季节,春季较为少见,不被重视,并且有很多综合症状,容易造成误诊。现就笔者参与的一些诊治情况介绍如下。一、发病情况发病池塘一般为高密度精养鲫鱼种池。病鱼眼珠突出,体表局部有竖鳞、充血、发炎、鳞片脱落现象,有…  相似文献   
104.
[目的]研究结石通片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对健康大鼠的利尿作用,以及对乙二酰胺致大鼠肾结石的调节作用.[方法]取ICR小鼠4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给药组,每组20只,观察结石通片给药前后小鼠的体重变化和死亡情况;另取SD大鼠36只,雌、雄各半,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给予5%结石通片溶液)和高剂量组(给予10...  相似文献   
105.
为优化山茱萸营养枣片的配方工艺,以山茱萸、红枣为主要原料,经过调配、打浆、熬制、烘干、切片等步骤,制备山茱萸营养枣片。以山茱萸营养枣片的质构和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山茱萸营养枣片的最佳配方:红枣100 g、山茱萸16.7 g、淀粉5.0 g、柠檬酸0.6 g和白砂糖25 g。在此条件下,山茱萸营养枣片风味独特、酸甜可口、软硬适中,感官评分达到92.63分,与市售红枣枣片的质构特性及感官评分相近,具有一定的市场接受度。  相似文献   
106.
为缩短蒜片热风干燥时间,提高干制蒜片品质,将超高压与超声波技术应用到蒜片干燥前处理,并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Low 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LF-NMR)分析预处理对蒜片干燥过程中内部不同状态水分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燥前超声或超高压预处理有利于加快干燥过程,超声、超高压和超高压-超声预处理的干燥时间分别比没有预处理的对照组降低了37.50%、43.75%、62.50%;三种预处理均可以降低干燥能耗,尤以超高压-超声最为显著(P0.05),相比对照降低了32.31%。低场核磁共振测定结果表明,预处理后蒜片中存在三种状态的水分,自由水占的比例最大,不易流动水次之,结合水最少。干燥过程中脱除的主要是自由水,超声和超高压均降低了自由水的脱除时间,超高压-超声预处理脱除自由水的时间最少,为90 min,说明超高压和超声联合更有利于减弱蒜片组织对水分的束缚并增强水分的流动性。通过扫描电镜发现,超高压使蒜片细胞间隙增大,细胞壁破坏严重,而经超声预处理的蒜片组织出现疏松多孔的结构,超高压-超声扩增了蒜片的显微通道,验证了超高压-超声更有利于提高水分的流动性。经超高压或超声预处理后,干制蒜片的色差降低,复水比和蒜素含量显著提高(P0.05),超高压与超声联合预处理得到的干制蒜片品质较优,色差值为16.11,大蒜素含量为2.67 mg/g,复水比为2.90 g/g。研究结果为高效节能、高品质的大蒜干燥技术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7.
风送式喷雾机导流器结构优化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风送式喷雾机风筒内部结构影响风场的分布及喷雾机的效率。该文利用仿真方法,研究了风筒内导流片数目对内部流场的影响;仿真研究柱形导流器、锥形导流器及半椭球形导流器结构对风筒流场的出风速度、压力损失的影响;以效率高为优化目标,优化导流器的形式及结构;利用试验样机,对安装优化后导流器的风筒进行了实际测量,并与导流器优化前的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仿真及试验结果表明:导流片数目一般以4~5为宜;导流器优化后,当风扇工作转速为2926.5r/min时,可节约电能4.88%。导流片的安装既有利于将风筒内的旋转气流转化为轴向的气流,同时又产生压力损失;导流器的结构对风筒的压力损失率、出风口风速产生较大的影响,其中半椭球导流器产生的压力损失率最小。  相似文献   
108.
为了探讨超临界CO2干燥罗非鱼的机理,该文基于微分床的质量守恒定律建立了超临界CO2干燥罗非鱼片的传质数学模型,通过Matlab软件对其干燥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干燥室内超临界CO2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和罗非鱼片中的溶质质量分数随干燥时间和干燥床高度变化的规律,揭示溶质在超临界CO2干燥过程中的传质模式。结果表明:在超临界CO2干燥罗非鱼片的过程中,溶质传质主要以对流扩散为主,而以轴向扩散为辅;数值模拟的结果与试验值拟合良好(R2=0.97),相对偏差的绝对值在10%以内,说明建立的传质数学模型能较好的模拟超临界CO2干燥罗非鱼片的过程。研究结果可为超临界CO2干制罗非鱼片的工业化生产的过程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9.
为了解黄河流域(片)在建大型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情况,黄委对2013年由水利部批复水土保持方案的256个在建大型生产建设项目进行了检查。通过检查发现,黄河流域(片)大型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水土保持方案实施情况持续改善、水土保持设计普遍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进展明显、水土保持监理工作逐步规范。主要经验有:中央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决策为做好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水利部强化监督管理的宏观部署为深化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指明了方向;监督检查联动机制的建立及实施为落实水土保持法律规定提供了机制保障;生产建设单位认真履行法定责任是促进水土保持方案全面落实的关键。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0.
为研究马铃薯薄片在干燥过程中形态变化规律,该文利用Kinect传感器搭建了图像采集平台,研究其在不同干燥温度下(50、60、70、80℃)的形态变化规律。通过图像采集平台获取马铃薯薄片深度图像和彩色图像,利用彩色图像确定感兴趣区域,对对应区域的深度图像进行灰度值拉伸、阈值分割、边缘去噪处理,进而提取特征,计算出正投影面积的收缩率、深度均值及标准差,以表征马铃薯干燥过程中表面卷曲及平整度等形态指标的变化规律。对不同干燥时间点马铃薯片进行三维图形显示可观察其变化规律明显。统计结果表明:低温(50、60℃)与高温(70、80℃)对马铃薯薄片干燥时的收缩率、卷曲程度具有显著影响(P0.05)。50℃时收缩率为54.97%,80℃时收缩率升高为64.55%;干燥温度与马铃薯片卷曲程度呈先升后降的关系,60℃时卷曲度最大,其深度均值为27.81 mm,80℃时降低到18.86 mm。而四组温度下,马铃薯薄片的平整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50℃时马铃薯片深度值的标准差为7.99 mm,80℃时降低至5.71mm,说明平整度随着干燥温度升高而增加。该研究可为马铃薯薄片干燥过程中形态变化的检测提供参考,同时为干燥工艺的智能化控制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