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89篇
  免费   498篇
  国内免费   1892篇
林业   703篇
农学   1284篇
基础科学   1491篇
  1931篇
综合类   6489篇
农作物   627篇
水产渔业   198篇
畜牧兽医   1822篇
园艺   332篇
植物保护   402篇
  2024年   169篇
  2023年   560篇
  2022年   660篇
  2021年   717篇
  2020年   671篇
  2019年   747篇
  2018年   482篇
  2017年   747篇
  2016年   805篇
  2015年   687篇
  2014年   733篇
  2013年   715篇
  2012年   852篇
  2011年   874篇
  2010年   793篇
  2009年   781篇
  2008年   689篇
  2007年   585篇
  2006年   564篇
  2005年   411篇
  2004年   292篇
  2003年   180篇
  2002年   136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107篇
  1999年   127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154篇
  1992年   174篇
  1991年   175篇
  1990年   160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59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31.
在湖南调查茶园黑刺粉虱的寄生蜂,共获5种。其中,长角广腹细蜂Amitus longicornis(?),粉虱长棒蚜小蜂东方型Eretmoeerus serius var orientalis Silvestri,粉虱蚜小蜂TrichaPorus formosus(Gah.)及黄盾粉虱蚜小蜂Encarsia sP.系中国新记录种。另一种为长腹扑虱蚜小蜂Prospaltella ishii Silvestri,系湖南新记录种。本文分别记述了它们的形态、寄主、分布及习性观察结果。  相似文献   
32.
测定了小麦网腥黑粉菌和光腥黑粉菌冬孢子的红外光谱,获得了谱图。两种光谱的差异较大,而同种的光谱则较为相似。光腥的光谱各吸收带的强度均较高,且酰胺Ⅰ,Ⅱ两带的分离度较好;网腥光谱的强度则较低,酰胺Ⅰ,Ⅱ两带的分离度较差,酰胺Ⅱ,呈现一个宽斜肩峰。据此,可用于两种孢子的鉴别。  相似文献   
33.
对现代分析技术在蜂蜜质量检测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运用现代分析方法 ,如色谱分析法、光谱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质谱分析法等可测定蜂蜜中一些非常规成分 (酶类、黄酮类、芳香性成分、微量元素等 ) ,可检测农药、抗生素等有害物质残留 ,鉴别真假蜂蜜。这些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检出限量低、选择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34.
干旱区20个紫花苜蓿品种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秀梅  杨万仁  刘东宁 《种子》2004,23(11):21-24
该试验测定了20个苜蓿品种的水势、总含水量、自由水量、束缚水量、束/自比以及渗透调节物质.从植物水分生理与生化方面,测试各品种的抗旱性,并结合产草量、品质进行综合评价.从中选出5~6个抗旱性较强、产草量高、品质较好的苜蓿品种,为干旱区选择适宜的苜蓿品种提供具有实用价值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35.
不同施肥期沾化冬枣对15N的吸收、分配及利用特性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盆栽条件下利用15N示踪技术, 研究不同时期施15N - 尿素, 对沾化冬枣15N的吸收利用及分配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生长季前期(萌芽前和花前) 施用15N - 尿素, 经根系吸收后, 15N优先分配到贮藏器官(包括主干、多年生枝和粗根) 中, 然后外运用于树体新生器官(包括枣吊及其叶片、新生营养枝、细根及果实) 的形成, 果实采收后15N开始向贮藏器官回流; 果实硬核期15N直接用于树体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而不是先贮藏再利用; 果实速长期15N优先向贮藏器官中积累; 萌芽前施15N在树体内的运转规律符合落叶果树贮藏N营养分配规律, 优先转运到生长中心。随着施肥期的后延, 植株对15N - 尿素的当季利用率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36.
低氧胁迫下黄瓜幼苗根系多胺代谢的变化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利用外源Spd、PAO 抑制剂研究了黄瓜幼苗根系在低氧水培时的生长状况以及内源PAs、H2O2 含量和PAO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外源PAs对低氧胁迫下黄瓜幼苗根系的生长有促进作用;低氧处理后3种PAs含量都明显上升, 外源Spd和PAO抑制剂增加了根系中的PAs含量, 降低了根系中H2O2 含量, 减缓了低氧伤害; PAs为低氧胁迫的应激产物, PAO为适应酶类, 其活性随PAs含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37.
几种落叶果树H2O2含量变化与自然休眠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以设施栽培中常见的几种核果类果树品种和两个葡萄品种为试材, 分析了芽休眠期间 H2O2含量变化动态, 并探讨了温度、生长调节剂及化学破眠物质对H2O2含量影响的效应。结果表明: 休眠期间,不同树种( 品种) 芽内 H2O2含量存在差异, 基本趋势是晚熟品种高于早熟品种, 花芽高于叶芽, 但葡萄品种相反, 早熟的‘京秀’高于晚熟的‘巨峰’; 休眠期芽内 H2O2含量基本呈稳步上升后急剧下降的趋势,不同品种急剧下降的时间略有差别, 且与自然休眠解除的时间相吻合。低温(5 ℃) 处理显著增加了芽中 H2O2含量, 中温(10 ℃) 使 H2O2含量略有增加, 而高温(20 ℃) 却导致 H2O2含量降低。休眠前期50 mg.L-1 ABA 处理显著提高了芽中H2O2含量, 而100 mg.L-1的GA3和6-BA 处理有减少 H2O2含量的趋势, 但二者差异不明显。热带地区常用的化学破眠物质对芽 H2O2的影响因树种( 品种) 、使用时期不同而异, 硫脲、KNO3前期使用对核果类果树影响明显, CaCN2对核果类无明显效应, 但对葡萄品种作用显著。果树芽 H2O2含量的动态变化表明, H2O2可能是低温解除自然休眠的原因。  相似文献   
38.
碳酸氢根和铵态氮共同对菜豆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菜豆为材料进行水培试验, 探讨了高浓度NH4+-N与HCO3-共存介质对菜豆生长发育及其营养吸收的影响, 结果表明: ①以HCO3--N 为主要氮源时, 菜豆生长状况最好; 以NH4+-N为主要氮源且无HCO3-存在时, 培养前期菜豆根系就发生受害现象, 叶片出现萎蔫; 但加入HCO3-后, 随着营养液中HCO3- 浓度从0 升高到13. 0 mmol/L , 菜豆长势逐渐改善, 表明HCO3-与NH4+ 以较合适的比例共存于介质中可明显减轻二者非共存对菜豆生长的抑制作用。② 同一处理, 菜豆整株对主要营养元素吸收量的次序为: N > K> P > Ca >Mg > Fe >Mn , 以NH4+2N 为主要氮源时, 随HCO3-浓度升高, 菜豆对N、P、Ca、Mn 的吸收量逐渐增大。③以NO3--N 为主要氮源, P、Fe、Mn 元素在根部出现累积, 而以NH4+-N为主要氮源时, 随HCO3-浓度增加, N、P、Ca、Mn 在根部亦有累积现象。  相似文献   
39.
大白菜子叶离体培养再生植株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探讨了植物激素、AgNO3 和琼脂浓度对大白菜子叶培养芽再生和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培养基条件为MS 培养基中加入5 mg / L BA、0. 5 mg/ L NAA、2 mg/ L AgNO3 和1. 2%~ 1. 6 %琼脂。培养过程中, 子叶的乙烯释放量对芽再生起很重要的作用, 具有高芽再生率的基因型或高浓度琼脂的培养条件下, 子叶产生的乙烯量较少。培养基中有AgNO3 存在时, 尽管子叶的乙烯释放量增加, 芽再生率也有提高。对子叶的乙烯释放量和不定芽再生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0.
红肉脐橙(Citrus sinensis L.)果肉中特征色素提取方法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娟  邓秀新 《果树学报》2002,19(4):223-226
红肉脐橙是目前为止惟一果肉呈粉红色或红色的脐橙,其呈色色素尚未见报道。为深入研究其果肉中特征色素的构成及在果实生长发育和贮存过程中色素含量的变化,本研究在对该色素初步定性的基础上对提取方法进行了探索。在分析红肉脐橙果肉中色素萃取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时发现,该色素有类胡萝卜素的特征吸收峰,将萃取液进行薄层层析则进一步证实其内含有番茄红素。在色素提取的前处理方式上,本研究认为冷冻干燥样品的浸提效果较真空干燥的样品稳定(变异系数小),且浸提率相差无几,所以选择冷冻干燥作为合适的样品前处理方式。色素浸提条件的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浸提条件为50℃、1.5h内浸提4次,浸提的料液比为1:60。此外,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浸提料液比和浸提次数对浸提率都有显著影响,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浸提温度,最佳温度为50℃,随温度降低浸提率显著降低。其次是侵提时间的长短,最佳浸提时间为1.5h,延长或缩短0.5h都会使浸提率下降。浸提次数对浸提率的影响是最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