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8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150篇
林业   250篇
农学   50篇
基础科学   263篇
  632篇
综合类   699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81篇
园艺   49篇
植物保护   121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VI-LST遥感模型在福建省干旱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被指数(VI)和地表温度(LST)是描述地表特征信息的2个重要参数.本研究采用基于VI和LST特征空间的遥感模型对2000年以来福建省三起比较严重的干旱灾害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增强型植被指数(EVI)拟合特征空间干边方程的相关系数高于采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拟合干边方程的相关系数.VI-LST遥感模型能客观地反映地表水分供应状况,较好地反映区域旱情的空间分布和旱情动态发展过程,干旱灾害的卫星遥感监测结果与地面气象监测结果基本一致,在福建省抗旱减灾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2.
针对冀西北高原寒旱区农业生产的水分限制特征,研究区域降水、入渗及径流特征。结果表明,冀西北寒旱区2°~6°常见坡耕地平均径流系数达6.16%,表明区域农田在通常年景下均有产流,构成滩梁地貌之间水土空间分异的基础。坡耕地产流为降水汇集与回归补充地下水资源奠定物质基础。这一结果对指导区域降水资源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3.
[目的]研究不同配置人工模拟行带式黑沙蒿防风阻沙效益的差异,为沙区人工植被建设以及荒漠生态系统的生态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模拟试验的方法,模拟了3种不同配置的沙蒿灌丛,对其剖面风场以及输沙率进行观测。[结果]单行配置防风效能较低,双行和3行配置防风效能较高,且随着风速的增大,3种配置林带的防风效能都呈递减趋势。林带能有效增加粗糙度,在林带后的粗糙度呈递减趋势。从输沙率来看,双行和3行配置也优于单行。单行矮林在其背风面7日内都能减少风蚀,而双行和3行矮林在其背风面10H处都能有效减少输沙率,防控风蚀。[结论]在沙区沙蒿林营造中,生产配置上侧重双行一带的行带式配置,使其疏透度在45%左右,带距在7日~10H为宜。  相似文献   
124.
利用豫西栾川和西峡2县的102块样地野外调查资料,选取9个分别代表地表可燃物、地形、环境的指标,用线性相关分析法对油松纯林地表细小可燃物负荷量的时空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油松地表可燃物负荷量与龄级、坡度和郁闭度相关性极其显著;其随着坡度增大而减小,随着龄级、郁闭度增大整体呈现线性增加趋势,但上层可燃物负荷量在第Ⅳ龄级时稍有减少后再增加.30 a左右的油松林地表可燃物负荷量最大.最终建立的上层可燃物负荷量预测模型为:M1=793.533+7.774X1-17.863X3,下层可燃物负荷量预测模型为:M2=1082.972+13.514X1+902.509X2-34.197X3.  相似文献   
125.
不同配比的蔬菜与玉米间套作削减农田径流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2011年7月到9月采用田间试验,在自然降雨条件下,对滇池流域不同比例蔬菜与玉米间套作蔬菜种植模式下农田地表径流产生量与地表径流、TN、TP、COD、SS的流失量进行分析,寻求控制农田径流污染的蔬菜与玉米适宜比例种植模式.结果表明:蔬菜单作地表径流流失量为73.78 m3·hm-2,TN、TP、COD和SS流失量分别为0.79、0.195、2.86、44.46 kg·hm-2.1∶2玉米//青花-西葫芦间套作地表径流流失量为41.06 m3·hm-2,TN、Tp、COD和SS流失量分别为0.41、0.112、1.08、13.06 kg·hm-2.1∶3和1∶4玉米//青花-西葫芦间套作地表径流和TN、TP、COD、SS流失量均高于1:2模式.与蔬菜单作相比,1:2玉米∥青花-西葫芦间套作能削减44.35%的地表径流量、48.46%的TN、42.38%的TP、62.13%的COD、72.92%的SS.因此,1∶2玉米//青花-西葫芦间套作种植模式削减农田地表径流和径流污染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6.
【目的】研究建立膜孔沟灌水流推进模型,通过分析膜孔沟灌水流推进过程,准确、方便确定膜孔沟灌灌水技术要素、田间平均入渗率和糙率。【方法】通过引入地表储水形状系数、下渗水形状系数和膜孔沟灌入渗方程,建立基于水量平衡的膜孔沟灌水流推进模型,并通过田间试验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模型检验表明,试验实测数据与模型计算值吻合较好;对田间膜孔沟灌试验验证模型计算误差绝对值均值的分析可知,试验中各灌水沟除个别组误差绝对值均值大于5%外,其余均在5%以下;多组灌水沟的误差绝对值均值小于4%,可以满足膜孔沟灌灌水技术指标确定的需要。【结论】所建模型具有较为严谨的物理基础,计算求解方便、精度较高,具有较强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7.
基于ETM+数据的新疆于田地区地表温度反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表温度是地球系统的热状况与水热平衡的关键因子.热红外遥感是获取地表热状况信息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利用ETM+数据和同时相气象数据获得两个地表温度反演的重要参数:大气透射率和地表比辐射率.运用覃志豪等的单窗算法反演出于田地区的地表温度,并用陆面实际地表温度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水体表面温度最低,绿洲次之,戈壁最高.地表温度以绿洲为中心从里到外呈环状分布.说明利用ETM+数据反演地表温度是可行的 .并对进一步理解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土壤-植被-大气系统能量交换状况及区域热量分布差异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8.
90%盖度狗牙根草地对次降雨径流削减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不同降雨强度和坡度条件下,90%盖度狗牙根草地(以裸地为对照)对次降雨地表径流产生过程的影响以及对径流总量的削减作用。结果表明:1)与裸地相比,狗牙根草地对初始产流时间延长效果明显,最小延长4′2″,最大延长29′8″;对裸地径流总量的削减率最高达59.04%,平均削减率为47.76%,削减效果显著;2)狗牙根草地相比裸地能够很好地延缓峰现时间。随着坡度和降雨强度的增加,狗牙根草地和裸地产流速率趋于稳定所需时间也在缩短,狗牙根草地和裸地的稳定产流速率也在不断增大; 3)随着坡度的增大,狗牙根草地和裸地稳定产流速率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狗牙根草地对总径流量的削减是呈减弱的趋势;4)拟合了径流削减率与降雨强度、坡度的方程,E=I-0.23(1-sin θ)0.58×e4.93×100%,双侧统计相关性显著。   相似文献   
129.
【目的】对白龙江沙滩公益林保护区地表甲虫的群落组成和多样性进行研究,为保护区生态恢复的抚育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在林区内选择修枝、割灌、间伐及对照4个不同抚育措施的人工云杉林地,采用巴氏罐诱法进行诱集地表甲虫,对其物种组成及多样性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共采集甲虫标本543号,隶属17科.其中步甲科个体数量最多,占总数的33.89%,是该地区地表甲虫的优势类群,隐翅虫科次之,占32.23%,球蕈甲科的个体数量占10.31%.大多数科的物种数在不同抚育措施没有显著差异,而步甲科、隐翅虫科等在不同抚育措施下分布有显著差异.间伐区甲虫个体数量最多,与修枝区、割灌区及对照区差异极显著(P0.01).未经过抚育措施的对照区甲虫个体数量最少,多样性最低,种类贫乏,物种分布不均匀.多样性指数在修枝区最高,与间伐区、割灌区差异不显著,与对照区差异显著(P0.05).物种丰富度在间伐区最高,与对照区差异显著(P0.05),但与修枝区、割灌区差异不显著.【结论】保护区内地表甲虫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与不同抚育措施密切相关,在对保护区进行生态恢复时,采取合理有效的间伐抚育措施,将有助于提高该地区地表甲虫的物种多样性.  相似文献   
130.
基于MODIS数据,对云南省2011年春季的干旱状况进行了监测,通过MODIS的植被指数和陆地表面温度数据建立了Ts-NDVI空间,并计算了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TVDI指数可有效提高干旱监测的精度和效率,可以用来对大区域干旱进行检测。云南省旱情分布较广,受灾面积超过75%,仅西北角小片地区受干旱影响较小,在研究期间干旱区主要分布于云南省中部、东部和南部地区,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干旱区面积有增加的趋势。结果表明,利用MODIS卫星遥感数据进行干旱监测具有相当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