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8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36篇
林业   4篇
农学   43篇
基础科学   4篇
  37篇
综合类   736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67篇
畜牧兽医   2289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70篇
  2011年   203篇
  2010年   151篇
  2009年   182篇
  2008年   198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73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01.
伊氏锥虫在我国地理分布广泛,寄生于马、驴、骡、黄牛、水牛、骆驼和犬等家畜体内,感染后发病急,死亡快,危害很大,多年来,许多研究人员致力于研制防治伊氏锥虫病的疫苗,由于伊氏锥虫的抗原变异频繁,所以未能成功.我们曾对伊氏锥虫安徽株在动物体内抗原变异程序作了观察,发现有一定规律.因此我们对伊氏锥虫新疆株在兔中的抗原变异程序进行观察,用昆明系小白鼠95只,新西兰兔4只进行试验,先用来源于新疆骆驼株体内经过单虫克隆的虫株,接种兔2只,接种量为10~6条/只,每3d 采兔血一次分离  相似文献   
102.
经对液氮保存的抗鸡新城疫病毒单抗杂交瘤细胞株进行复苏、再克隆,并用ELISA 和IIF筛选,得到24 株分泌力较强的细胞株。将这些细胞株再接种BALB/C小鼠,取其腹水进行预处理,测其ELISA 效价、IIF效价,并用Westernblotting 测定它们所针对的中国标准强毒株F48 E8 的多肽抗原表位。测得的结果均为针对血凝素-神经氨酸酶的单抗  相似文献   
10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琼扩抗原的制备、标化及其应用罗函禄,范文明,张菊英,刘建平(江苏省农科院牧医所南京210014)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琼脂扩散试验(AGP),是检测鸡群IBD抗体水平和高免血清、高免卵黄液效价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探讨了IBD琼扩抗...  相似文献   
104.
目的:研究大肠癌p53的表达与病理、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癌胚抗原(CEA)及p53、PC-NA、CEA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链霉菌素-生物素(SP)免疫组化法,观察44例经病理确诊的大肠癌石腊标本中的p53表达、PCNA的阳性率和CEA的表达型式。结果:大肠癌p53阳性表达率为52.3%;大肠癌p53阳性表达与性别、年龄及肿瘤的部位、分化程度和湿润深度无关(P>0.05),p53阳性表达者其淋巴结转移率较阴性者高(P<0.05);p53阳性表达及有淋巴结转移者其细胞增殖活性分别较p53阴性表达及无淋巴结转移者高(P<0.05);p53阳性表达及有淋巴结转移者其CEA表型均以胞浆型和间质型为主(P<0.05)。结论:检测p53和PCNA表达及CEA表型对判断大肠癌的恶性程度、预测其林巴结转移趋势和预后及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5.
用碳化二亚胺作为交联剂将荚膜多糖与载体蛋白质交联后加入蜂胶佐剂制成疫苗免疫鸡只。7周龄同源菌株攻毒结果表明,荚膜多糖-破伤风类毒素苗组鸡有很好的保护效果且试验重复性好;在免疫后3个月的同源攻毒保护指数也达13/20以上。但对异源菌株的攻毒没有明显保护效果。该研究采用微量法间接血凝试验检测了免疫鸡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106.
苦皮藤素人工抗原的合成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琥珀酸酐法合成了苦皮藤素 的衍生物苦皮藤素 -半琥珀酸酯(CA-SG),在此基础上,分别采用混合酸酐法和碳化二亚胺法合成了苦皮藤素 的人工抗原(CA-BSA,CA-BSA2),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SDS-PAGE及PAGE电泳法对合成的人工抗原进行了定性鉴定,结果均表明人工抗原合成成功。根据半抗原、人工抗原及其载体在240nm处的紫外吸光值,计算出2种人工抗原中半抗原与载体的分子结合比率分别为11.6和10.7。  相似文献   
107.
农药残留免疫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基于抗原与抗体特异性反应的免疫分析技术(IA)具有灵敏度高、快速、方便简捷的特点,尤其适宜现场筛选和大量样品的快速分析。本文简要介绍了农药残留免疫分析方法建立中半抗原合成设计、人工免疫抗原合成、样品前处理等技术的关键环节和免疫分析技术在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和生长调节剂等农药残留快速监测中的应用进展,并对农药残留免疫分析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8.
以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接种鸡胚,收取鸡胚液为抗原研制了禽流感灭活疫苗,并对制苗抗原以及疫苗的物理性状、安全性、免疫效力、免疫剂量和保护期等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获得了较高效价的制苗抗原.灭活前后HA分别为2^10.0-11.0和2^9.0-10.0。试制疫苗物理性状符合要求,安全性良好。试验鸡在免疫14d后血清抗体达到2^7.5,210d血清HI抗体仍维持在2^5.0左右;免疫后18d使用高致病性H5亚型禽流感病毒攻毒,获得100%的保护。分别使用0.1,0.3和0.5mL免疫鸡,发现0.3~0.5mL剂量组免疫后血清抗体达到2^7.4-8.0。疫苗在2~8℃保存540d,疫苗物理性状没有改变,免疫后血清HI抗体可以达到2^7.5。这提示研制的疫苗可以有效控制禽流感H5亚型的流行。  相似文献   
109.
以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制备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中和抗原S1D(1μg/mL)每孔100μL进行包被,利用HRP-兔抗猪IgG(1∶20 000)建立了检测猪血清中抗PEDV IgG的间接ELISA方法。阴性判断临界值(M+2SD)为0.632,批内和批间检测的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2.3%和3.1%,该方法与商品化的PEDV抗体间接ELISA检测试剂盒同时检测50份临床血清样品,均为阳性,上述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于PEDV血清IgG的临床检测。  相似文献   
110.
为通过E.coli表达系统制备猪细小病毒NS1抗原表位区蛋白,本试验利用DNAstar软件确定含有抗原表位的NS1蛋白片段,然后运用PCR方法从含有NS1基因的载体中扩增NS1抗原表位区基因片段,并将该基因片段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中,构建成与GST标签融合的NS1抗原表位基因的表达载体pGEX-GST-NS1,将表达载体转化BL21大肠杆菌筛选出工程菌。经IPTG诱导表达NS1融合蛋白,经GST-琼脂糖凝胶磁珠分离纯化,制备出与GST融合的NS1抗原表位蛋白。经SDS-PAGE以及Western blot鉴定,制备的NS1融合蛋白分子量和预期一致,并且可以和抗GST标签抗体进行特异反应,表明NS1抗原蛋白已成功制备,为下一步NS1抗体的研制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