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01篇
  免费   232篇
  国内免费   243篇
林业   760篇
农学   288篇
基础科学   184篇
  695篇
综合类   2438篇
农作物   221篇
水产渔业   195篇
畜牧兽医   2333篇
园艺   214篇
植物保护   248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75篇
  2022年   159篇
  2021年   188篇
  2020年   173篇
  2019年   251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199篇
  2016年   242篇
  2015年   299篇
  2014年   426篇
  2013年   394篇
  2012年   508篇
  2011年   519篇
  2010年   373篇
  2009年   428篇
  2008年   468篇
  2007年   377篇
  2006年   321篇
  2005年   312篇
  2004年   188篇
  2003年   164篇
  2002年   133篇
  2001年   149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73篇
  1993年   84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8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6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中国家禽》2005,27(9):54-54
匈牙利的研究者已经证实发酵小麦胚萃取物(fermented wheat germe xtract,FWGE是一种通过酿酒酵母发酵的萃取物)在挑战鸡败血性霉形体方面是有效的,他们发现FWGE与我们所知的抗霉形体的药物泰莫林(tiamulin)在抵抗鸡败血性霉形体具有相同效果。  相似文献   
42.
郭萍 《山东饲料》2005,(5):31-31
在GB13088—91中规定了饲料中铬的测定方法,该法是以干灰化法分解样品,在碱性条件下用高锰酸钾将灰分溶液中铬离子氧化为六价铬离子,再将溶液调至酸性,使六价铬离子与二苯卡巴肼生成玫瑰红色铬合物,进行比色测定。但该方法操作繁琐,干扰因素较多,并且如果饲料中掺入了皮革粉,则此方法的测定结果偏差较大,作者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并加入基体改进剂测定鱼粉中铬含量,经准确度与回收率试验,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3.
N42、B381是两株从健康动物体内分离到的芽胞杆菌菌株,用两菌株培养物注射小白鼠后,可明显促进体内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且B381株的免疫效果优于N42株。  相似文献   
44.
张锦长 《植物检疫》2002,16(1):55-56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国际交往与技术交流日益频繁,旅游观光、探亲访友、贸易往来逐年增多,有害生物疫情随入境旅客携带物传入的机率越来越大,入境旅客携带的水果和茄科蔬菜是地中海实蝇等危险性有害生物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45.
磷化氢熏蒸处理对嗜卷书虱不同虫态的致死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实验室条件下系统研究了磷化氢(PH3)对储物害虫嗜卷书虱Liposcelis bostrychophila卵、各龄若虫和成虫的致死作用,并选用PH3间歇熏蒸以及PH3与气调交替处理等措施对嗜卷书虱进行处理,比较了不同处理措施对嗜卷书虱种群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PH3熏蒸处理对嗜卷书虱各虫态有不同的致死效果。对卵而言,24、72和120 h熏蒸处理的LC50分别为0.137、0.045和0.035 mg/L;而24 h熏蒸处理对若虫的LC50在4.285~7.364 μg/L之间,对成虫的LC50为20.404 μg/L;采用25 μg/L的PH3进行24 h熏蒸处理,间隔10 d后再分别进行第2次和第3次熏蒸处理,可以完全控制嗜卷书虱的发生。采用PH3 (12 μg/L)和气调(体积比例为35% CO2,1% O2,64% N2)交替处理能够延缓嗜卷书虱种群抗性的发展,交替处理3~5次可以完全控制嗜卷书虱的发生。  相似文献   
46.
 根据普通生物学和血清学特性,长豇豆病毒病的病原被鉴定为黑眼豇豆花叶病毒(Blackeye cowpea mosaic virus,Bl CMV)、豇豆蚜传花叶病毒(Cowpea aphidborne mosaic virus,CABMV)和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mosaic virus,CMV)。  相似文献   
47.
小麦化感作用物的提取,分离及其对白茅的杀除效果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小麦颖壳提取物经3520树脂分离后,对所得甲醇洗脱物离心,分得油类似物、上清液及沉淀物。前两个组分在300mg/L的浓度下,对白茅生长抑制率分别为100%和98%。上清液经硅胶柱分离,得7个亚组分,其中第1、3和7号亚组分在500mg/L浓度下对白茅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95%、91%和95%。第3亚组分经葡聚糖凝胶柱分离,又分得A、B、C 3个组分,褐色粉末状的B组分在1000mg/L浓度下使白茅的生长量下降81%。从而证明小麦颖壳对白茅的化感作用是由多个化感物共同作用的结果。室内和温室及大田的测定结果表明,小麦颖壳中的甲醇洗脱物在24mg/株的剂量下对白茅生长的抑制率可达90%以上。这暗示,小麦颖壳中的甲醇可溶物可望开发成为防治白茅的生物除草剂。  相似文献   
48.
 丹参(Salvia miltorrhiza Bge.)为唇形科鼠尾草属草本植物,以根入药,是我国一种常用大宗中草药。近年来河北安国中药材基地丹参上一种退化病十分严重,该病田间发病率高,有的田块高达60%~80%,表现为花叶、斑驳、卷叶、黄化、矮化等症状,严重影响了丹参的产量和品质。我们利用生物学、电镜观察、血清学方法和基因序列测定等方法对病原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与该病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9.
试验研究了不同水平酵母培养物 (维生素C)替代抗生素对蛋雏鸡生产性能及肠道菌群影响。结果表明 :0 .3%维生素C组和抗生素组试验期期末体重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分别较对照组提高 5 .72 %和 6 .2 4 % (P <0 .0 5 ) ;0 .3%维生素C组和抗生素组平均日增重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分别比对照组高 6 .37%、6 .92 % (P <0 .0 5 ) ;0 .1%维生素C组、0 .3%维生素C组、0 .5 %维生素C组和抗生素组饲料增重比差异不显著 ;除 0 .7%维生素C组外 ,各处理组较对照组均降低了腹泻频次 ,0 .3%维生素C组比对照组腹泻频次降低了 2 2 .75 % (P <0 .0 5 )。与对照组相比 ,添加维生素C降低了肠道内大肠杆菌 +沙门氏菌菌落数量 ,其中 35日龄 0 .3%维生素C组和抗生素组雏鸡肠道大肠杆菌 +沙门氏菌的数量分别降低 4 5 .0 5 %和 5 2 .14 % (P <0 .0 1) ;0 .3%维生素C组双歧杆菌的数量比对照组提高 34.9% (P <0 .0 5 )。添加0 .3%的酵母培养物可取得替代抗生素提高蛋雏鸡生产性能和改善肠道微生态的效果  相似文献   
50.
酵母培养物和半乳甘露寡糖对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45头体重为(25.3±2.3)kg的杜约二元杂种断奶仔猪,按单因子随机试验设计分为A、B、C3组,A、B组为试验组,C组为对照组,每组15头进行94天的饲养试验。A组饲喂基础饲粮+0.2%酵母培养物+0.05%半乳甘露寡糖;B组饲喂基础饲粮+0.15%酵母培养物+0.08%半乳甘露寡糖;C组饲喂基础饲粮+金霉素80mg/kg,各组基础饲粮完全相同。结果表明,试验全期A、B组日增重较C组分别提高9.0%和6.8%,差异显著(P<0.05);料重比A、B组较C组分别降低10.4%和7.6%,差异显著(P<0.05);A、B组较C组每头多盈利33.46元和20.04元,A组较B组多盈利13.42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