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4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280篇
林业   141篇
农学   71篇
基础科学   397篇
  391篇
综合类   1062篇
农作物   35篇
水产渔业   89篇
畜牧兽医   407篇
园艺   25篇
植物保护   36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122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140篇
  2015年   119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182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64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51.
采用最小人均耕地面积、耕地压力指数模型、回归分析方法和平滑预测法及Excel软件,在分析1986~2005年济南市耕地、人口、粮食动态变化的基础上,对未来15年耕地、人口、粮食、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1986年以来,虽然济南市人均耕地面积持续减少,但由于耕地生产率不断提高,粮食总产量和人均粮食产量总体上呈增加趋势;未来15年,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将进一步降低。可见,依靠增加投入和科技进步从而不断提高耕地生产率,是减轻耕地压力、保证粮食安全生产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952.
大蒜素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为评价大蒜素对动物性病原细菌的抗菌活性,以1×105cfu·mL-1的动物源性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受试菌,体外测定大蒜素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范围.结果表明:大蒜素对大肠杆菌的MIC和MBC范围分别为200~400mg·mL-1和400~1600mg·mL-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和MBC范围分别为12.5~25mg·mL-1和25~50mg·mL-1.证实大蒜素在体外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好的抑菌和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953.
利用乌鲁木齐市2002年QuickBird遥感数据,采用eCognition面向对象的多尺度分割技术提取城市绿地信息,应用景观生态学分析方法,对乌鲁木齐市城市绿地景观结构及其多样性进行系统分析.乌鲁木齐市建成区绿地斑块面积3 612 hm2,斑块数量47 280块,新市区绿地斑块面积最大斑块数量最多,水磨沟区绿地面积较小斑块数量最少.附属绿地斑块面积最大斑块数量最多,生产绿地斑块面积最小斑块数量最少.乌鲁木齐市绿地景观多样性指数为1.98,最大多样性指数2.58,绿地分布不均匀.景观斑块密度为1 308.97块/km2,沙依巴克区绿地斑块破碎,水磨沟区绿地斑块相对较完整.各种绿地类型中,居住绿地景观破碎化程度最高,公共绿地、生产绿地景观较完整.  相似文献   
954.
不同云层中正六角柱状冰晶对称轴取向不同,面内沿各向分布,使非主截面内光线的最小偏向角不同,验曲线,推证出冠状彩晕的形状.太阳上方冰晶对称轴平行于地面且在平行于地面的层形成了冠状彩晕;用充水三棱镜模拟冰三棱镜做出实  相似文献   
955.
土壤可蚀性是土壤侵蚀内动力因素,反映土壤对外营力作用的敏感性,但其定量化计算普遍存在参数复杂、计算过程繁琐的问题。为寻找近似计算K值的途径,分别使用沉降法及丘林法对武夷山市丘陵地区32组茶园红壤机械组成与有机质进行测定,对比M层(耕作层)、N层(非耕作层)机械组成差异,以EPIC方程计算茶园红壤K值并分析变化规律,建立了并优化单个粒径数据与K值的近似方程。结果发现:(1)丘陵茶园红壤以砂粒及黏粒为主,M层pH值更低,N层K值高于M层,更易被侵蚀;(2)砂粒与K值有强负相关关系,粉粒与黏粒与K值有强正相关关系,有机碳与K值相关关系弱;(3)通过线性、幂函数、二次多项式拟合形式,砂粒、粉粒与K值可建立拟合效果良好的近似方程,二次多项式对砂粒拟合效果较好,幂函数对粉粒拟合效果较好,黏粒拟合效果差。将两种方程联立,结合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赋予权重,并通过平均绝对偏差多次迭代修正的方法,可降低拟合误差。  相似文献   
956.
不同最小控制时段约束下黄河天然径流量变化阶段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阶段性是描述河流径流量丰枯变化持续长度的主要特征.在年际变化较大的长时间序列中,通过确定不同最小控制时段,可以把高频变化的年份和时段有效合并,从而更好描述不同流量的持续特征.在划分径流量丰枯连续自然阶段的基础上,根据最小控制时段,对相邻阶段进行逐步合并,提取并分析了黄河三门峡水文站1470-1997年528 a的逐年天然径流量阶段性变化特征.分析表明,黄河天然径流量多年平均值为511.81×108 m3,变差系数为0.20m年际变化非常剧烈;随着最小控制时段的增加m阶段数呈指数函数迅速减少;每一阶段平均、最小和最大阶段长度呈显著的线性增加趋势;各阶段天然径流量的差异也逐步减小.当最小控制时段为5,10,20m30 a时m可以划分为60,24,15,9个阶段,相应的平均阶段长度也分别为8.7,21.7,27.4,57.9 a.阶段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极差分别是平均值的71.8%,62.4%m47.6%和13.7%.  相似文献   
957.
黄河中游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作为维持河流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因素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在探讨河流系统生态环境需水量内涵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生态环境需水各分项的计算方法,并以黄河中游为例,针对该区的实际情况,采用蒙大拿法、最小月平均流量法、最大月平均含沙量法等计算研究区主要支流的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结果表明,黄河中游生态环境需水量为47.356亿m3,输沙需水量为40.666亿m3,水面蒸发需水量为10.314亿m3.窟野河、无定河、汾河、泾河、北洛河、渭河、伊洛河和沁河的河道生态环境需水总量分别为2.071亿m3、3.393亿m3、10.143亿m3、8.699亿m3、3.575亿m3、34.601亿m3、6.481亿m3和2.505亿m3.由于黄河中游并非一个独立的河流系统,与上、下游有着密切的水利联系,难以确定黄河中游河道生态环境需水总量,有待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958.
几种大田作物水分-产量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介绍了几种大田作物(小麦、玉米、棉花等)水分-产量模型(即水分生产函数)国内外研究现状, 阐明了各种模型之间的本质区别与内在联系.依据部分灌区的田间试验数据, 在全生育期采用二次抛物线模型、各生育阶段采用Jensen模型, 并且运用最小二乘法原理, 拟合了不同作物的水分生产函数, 得出作物不同生育阶段的水分敏感指数, 发现不同作物敏感指数值呈前期小、中期大、后期又变小的变化趋势且与农业灌溉实际相符, 这一结论可为资源性缺水区域制定优化灌溉制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59.
地理加权回归及其在土壤和环境科学上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瞿明凯  李卫东  张传荣  黄标 《土壤》2014,46(1):15-22
地理加权回归(GWR)是近些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空间局部回归技术。它是将数据的空间位置嵌入线性回归模型中,以此来探测空间关系的非平稳性。在运用于空间数据分析方面,相对于传统的普通最小二乘回归法,具有明显的优势。本文首先介绍了GWR的理论起源并描述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存在的不足以及后来的扩展;然后为了更准确地了解GWR的应用状况和研究进展,进行了一个文献调查;接着回顾了GWR在土壤和环境科学上的初步应用情况;最后对该方法在土壤和环境科学上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目的是为我国土壤和环境科学领域的同行了解和应用GWR提供参考。经过国内外研究者多年的研究和实践,GWR方法已被证明是一个理论上较为成熟,能够应用到实际研究中的优秀空间统计学方法。因此,GWR在土壤和环境科学上将会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60.
康奈尔土壤健康评价系统及其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土壤通报》2014,(6):1289-1296
土壤健康是土壤质量的可变部分,受人类利用和管理土壤方式的影响明显。因此,掌握农田土壤健康状况,对改进农田管理方式、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康奈尔土壤健康评价系统通过研究土壤健康指标,科学全面的评价农田土壤的健康状况。该系统从39个备选的土壤健康指标中选取物理指标、生物指标和化学指标各4个,作为描述土壤健康特征的量化指标;在采样分析获得各指标的指标值后,通过土壤健康评分函数,将测得的指标值转换为对应指标的分值,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土壤健康总分,用以定量评价农田土壤的综合健康状况。该测试系统面向农民、为农民服务,操作简单、易于理解,对我国开展农田土壤健康管理和评价工作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