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381篇
  免费   1142篇
  国内免费   1382篇
林业   1856篇
农学   1852篇
基础科学   848篇
  3160篇
综合类   17895篇
农作物   1127篇
水产渔业   1556篇
畜牧兽医   10971篇
园艺   2843篇
植物保护   797篇
  2024年   370篇
  2023年   1144篇
  2022年   1285篇
  2021年   1194篇
  2020年   1024篇
  2019年   1388篇
  2018年   599篇
  2017年   1095篇
  2016年   1222篇
  2015年   1216篇
  2014年   2033篇
  2013年   2044篇
  2012年   2694篇
  2011年   2794篇
  2010年   2585篇
  2009年   2400篇
  2008年   2649篇
  2007年   2288篇
  2006年   1962篇
  2005年   1757篇
  2004年   1388篇
  2003年   1277篇
  2002年   925篇
  2001年   892篇
  2000年   714篇
  1999年   537篇
  1998年   477篇
  1997年   360篇
  1996年   399篇
  1995年   334篇
  1994年   344篇
  1993年   328篇
  1992年   249篇
  1991年   272篇
  1990年   221篇
  1989年   171篇
  1988年   59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7篇
  1957年   14篇
  1955年   6篇
  1953年   8篇
  195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施用根腐病生防颗粒剂对大豆田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以木霉菌等多种生防菌结合的生防颗粒剂为材料,探讨施于大豆田后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土壤中施入生防颗粒剂后未明显引起微生物区系变化,也没有使某些微生物明显地上升或下降.在大豆生育期间多数生防颗粒剂组合的真菌数量低于种衣剂拌种处理区;在大豆生育期间生防颗粒剂组合的放线菌数量都高于种衣剂拌种,在分枝期1号和4号生防颗粒剂处理的细菌数量高于种衣剂处理区和空白对照,开花期(R1)到成熟期(R8)多数生防颗粒剂处理的细菌数量也高于种衣剂处理和对照.生防颗粒剂在分枝期和开花期使土壤中木霉菌数量增加,生防颗粒剂组合、种衣剂处理区和空白对照在分枝期镰孢菌数量较低,除生防颗粒剂组合1号外葡萄孢菌数量在出苗期、结荚盛期都低于空白对照.除结荚期外,其它时期生防颗粒剂处理较空白对照区青霉菌多.  相似文献   
992.
刘水丽  杨其长 《大豆科学》2007,26(2):163-166
在可控环境下,以有糖培养为对照,对中黄13、中黄25和鑫豆1号三个大豆品种进行了无糖培养试验,探讨了三个品种的组培苗的生长差异和根系活力差异.结果表明,生根培养21 d后,有糖培养处理的大豆组培苗的叶片部分出现黄化现象,无糖培养条件下三种大豆组培苗生长健康,叶色浓绿,生根率均为100%(高于有糖培养),中黄25的根鲜重与根长指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02 g和481.6 cm,鑫豆1号的根系活力最高,达到78.62 UTTC·g-1FW·h-1,中黄13与鑫豆1号的根系活力与其有糖培养处理相比差异显著.因此,无糖培养提高了大豆组培苗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了组培苗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993.
为探讨填料生物膜在养殖尾水处理中对水体氮循环的影响机制,采用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和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对填料生物膜、水体细菌的群落结构及其与氮循环相关的功能基因丰度差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填料生物膜微生物主要参与氮代谢活动。在属水平上,Pseudomonas、Spirochaeta、Opitutus和Syntrophus是填料生物膜氮素转化过程的重要功能微生物类群。与水体相比,填料生物膜的碳代谢活动能力较强(P<0.05);填料生物膜上固氮功能基因nifH、硝化功能基因hao、反硝化和异化硝酸盐功能基因napA、nirS、norB、norC、nrfA、nirB和氮代谢调控基因ntrC及其相应的关键酶均显著高于周围水体(P<0.05),且对含氮污染物有显著去除效果。研究表明,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内复合填料生物膜具有比周围水环境更强的氮周转能力,主要通过关键功能物种介导的固氮和反硝化作用实现养殖尾水氮素的转化和迁移。研究结果作为野外实验证据,可为复合填料生物膜系统在水产养殖尾水治理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4.
历史遗留采石场土壤存在养分不足和生物活性低的问题.为加快矿区土壤生态重建,明确复合菌剂对土壤的改良效果,丰富受损裸地的生态修复理论.本研究选择以有机肥和天然稻壳为基肥,以胶质芽孢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BM)、细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microflavus,SM)和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TR)作为土壤改良菌剂,设置T0(基肥)、T1(基肥+BM+SM)、T2(基肥+BM+TR)、T3(基肥+SM+TR)和T4(基肥+BM+SM+TR)等5种配施方案,以采石场原状土为对照(CK),进行室内土壤培养试验,测定试验土壤pH、电导率、有机质、速效养分、酶活性以及微生物数量等14个指标,采用综合指数法(Soil Quality Index, SQI)对土壤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以探讨不同处理对采石场土壤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1)经基肥和复合菌剂处理后,土壤酸性减弱,电导率提高了24.07%~64.50%,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提升了52.96%~82.48%、761.67%~846.10%、1211.81%~211...  相似文献   
995.
生物炭是秸秆、粪便等生物质在限氧及低温条件下热解炭化得到的一种富碳固体物质,以生物炭为基础载体,与N、 P、 K等营养元素复配,并加入生物菌剂制成炭基微生物肥料,是一种可以实现农作物增产增收和土壤改良的生态环保型肥料。基于此,本文主要从炭基微生物肥料的制备、应用及前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96.
汉麻脱胶技术作为衔接汉麻种植与后续应用的关键节点,是充分发挥汉麻经济价值的核心技术.汉麻脱胶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传统沤麻法、工业生产常用的化学法、发展中的微生物接种法和酶法的演变过程.以微生物作为主要脱胶媒介的汉麻生物脱胶技术与化学法脱胶相比,其整体资源投入较少、环境污染小、反应条件相对温和、汉麻纤维品质优异.文章重点介绍...  相似文献   
997.
少免耕土壤生态学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国内外少免耕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少免耕对土壤理化性状、生物性状、土壤水分利用的效应以及对作物病虫草害的影响和控制水土流失的作用,提出我国推行保护耕作应注意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998.
通过大田试验,探究噻虫嗪和噻虫嗪-苯醚甲环唑混剂2种玉米种衣剂在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及对根际土和非根际土酶活性变化、土壤可培养细菌数量的影响,以揭示噻虫嗪和苯醚甲环唑对土壤微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结果表明,以推荐使用剂量(6 mL/kg种子)分别将噻虫嗪单剂和噻虫嗪-苯醚甲环唑混剂施入土壤后,土壤中噻虫嗪均主要残留在0~10 cm土层,研究期内最高质量分数分别为0.068μg/g(2020年6月19日)和0.036μg/g(2020年5月27日);而在玉米收获期噻虫嗪在土壤中的残留量均低于检出限(0.004μg/g),在玉米不同生长时期,土壤中的苯醚甲环唑均未检出;相比对照,噻虫嗪和噻虫嗪-苯醚甲环唑混剂处理均能抑制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可培养细菌的数目增长,对根际土可培养细菌的抑制作用会随着玉米的生长逐渐减弱;2种种衣剂均能激活根际土和非根际土中过氧化氢酶和脱氢酶的活性,且土壤酶活性的激活效应会随生长时间而逐渐降低,直至达到对照水平.  相似文献   
999.
微生物基因组研究计划(MGP)正在全球被快速地推行,作者综述了微生物基因组研究的策略,并对微生物基因组研究进展及前景展望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1000.
利用Biolog-ECO技术、WinRHIZO扫描仪及其图像分析技术,研究了对照CK(施肥量为0)、施复合肥F(施肥量为600 kg·hm-2)、施有机肥O(施肥量为7 500 kg·hm-2)、有机无机肥配施OF(施肥量为复合肥300 kg·hm-2+有机肥3 750 kg·hm-2)处理下煤矸石复垦区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及苗期玉米根系形态等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下煤矸石复垦区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差异显著,OF处理下土壤微生物多样性Shannon-wiener指数与Simpson指数最高,分别为3.22和0.96, Eveness指数最低,为0.21,而CK处理与之相反,Shannon-wiener指数与Simpson指数最低,分别为3.07和0.95,Eveness指数最高,为0.23;影响该区域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多样性的关键碳源包括6种氨基酸(L-精氨酸、L-天冬酰胺酸、L-苯基丙氨酸、L-丝氨酸、L-苏氨酸、甘氨酰-L-谷氨酸)、4种酯(D-半乳糖酸γ内酯、丙酮酸甲酯、吐温40、吐温80)、1种胺(腐胺)、5种酸(D-半乳糖醛酸、2-羟苯甲酸、4-羟基苯甲酸、r-羟基丁酸、D-苹果酸)、3种糖(-甲基D-葡萄糖苷、葡萄糖-1-磷酸盐、a-环状糊精)、3种醇(I-赤藻糖醇、D,L-a-甘油、D-甘露醇);OF处理下玉米根系形态参数如根长、根体积、根系分形维数及玉米生物性状如生物量、茎粗、株高等与CK处理差异最为显著,说明OF处理有利于煤矸石复垦土壤质量的恢复与提高,利于煤矸石复垦区玉米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