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5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08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7篇
  23篇
综合类   167篇
畜牧兽医   34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7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乌兰布和沙漠天然梭梭种群径级结构及种群动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乌兰布和沙漠天然梭梭种群调查数据和材料为基础,编制特定时间静态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期望寿命曲线和亏损度曲线,并用4个生存函数值(生存率、积累死亡率、死亡密度和危险率)进一步分析说明梭梭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梭梭径级结构属于正金字塔增长型;存活曲线为Deevey-Ⅲ型凹曲线,结合生存函数曲线,能充分说明乌兰布和沙漠梭梭种群数量结构和动态变化,表现为前期增长、中期稳定、后期衰退的特点;幼龄期Ⅰ、Ⅱ径级和衰亡期Ⅺ径级的梭梭种群死亡概率和死亡速率都较高,第Ⅴ~Ⅶ径级梭梭种群生存质量较好,生命活动达到旺盛期,属于成年旺盛梭梭种群.  相似文献   
82.
以生长在中国科学院吐鲁番沙漠植物园荒漠干旱胁迫下的梭梭属植物为研究对象,结合地下水位变化及高温持续天数,定期测定生长季内梭梭属植物同化枝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初期(4,5月),梭梭属植物同化枝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明显增加,随着地下水位的下降和持续高温时间的延长(6-8月),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继续增高,在生长季末期(9,10月)胁迫减弱时又缓慢降低;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6-8月随着持续高温时间的延长和胁迫强度的增加,其活性急剧下降直至为0。在整个生长季内,梭梭和白梭梭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对高温干旱反应敏感;白梭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高于梭梭,表明梭梭抗旱性比白梭梭强。  相似文献   
83.
从不同种源梭梭种子特性、育苗以及生长表现等方面出发,对不同种源梭梭种子千粒质量、发芽率、发芽势及出苗率、保苗率等指标进行了测定,同时对1~2年生梭梭苗木的生长量与生物量进行了观测,研究了不同种源梭梭在种子和苗木生长方面的差异及不同种源梭梭的年生长规律。最后综合各项指标选择出了2个优良的梭梭种源,它们分别为阿拉善右旗种源、民勤种源。  相似文献   
84.
85.
为指导柴达木盆地梭梭人工抚育,以梭梭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萌发时滞、发芽率、发芽势、胚根长度等指标,研究梭梭种子萌发对浓度为1%~10%的NaCl、NaCl和KNO3混合盐、NaCl和NaHCO3混合盐的耐受性。结果表明:梭梭种子萌发对3种盐的耐受性差异明显。相同浓度下,对NaCl耐受性最强,对NaCl和KNO3混合盐的耐受性较强,且这2种盐浓度达到10%时,梭梭种子仍能萌发;对NaCl和NaHCO3混合盐的耐受性最低,其浓度达到10%时,梭梭种子不能萌发。  相似文献   
86.
北方干旱地区一般在春季进行人工造林。但由于北方干旱地区春季风沙大、气候干旱、蒸发量大、土壤水分少,导致造林地立地条件差,影响了造林成活率。笔者于2008~2011年在阿拉善左旗南部的腾格里沙漠地区进行了十几种乔、灌木树种的秋季造林试验,造林地为沙壤土。现就不同树种的秋季人工造林技术及思路进行总结。一、灌木树种试验树种有梭梭、花棒、沙拐枣、红柳、宽叶沙木蓼。梭梭秋季造林成活率较高,并经过连续3年的秋季造林试验后,于2011年秋季在腾格里地区进行了推广,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相似文献   
87.
石羊河下游干旱荒漠区梭梭林害虫种类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石羊河下游干旱荒漠区梭梭人工林害虫的调查,结果表明:梭梭人工林发生的害虫有24种,其中:叶梢害虫有17种,枝干害虫有7种;害虫种类数量分布次序为:直翅目>鞘翅目>同翅目>鳞翅目>半翅目,其中梭梭绵蚧造成梭梭死亡率较高,是一种新发生的危险性较高的害虫.针对该区域梭梭林害虫发生现状,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8.
梭梭采种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梭梭是我国西北和内蒙古干旱荒漠地区防风固沙能力极强的优良树种。近年来,在国家开展的退耕还林、荒山荒地等大规模工程造林中,梭梭被大量种植,由于其优良的特性,所种植的梭梭已大面积成林并日益显露出它的巨大作用。阿勒泰地区在荒造工程中,就把梭梭作为先锋树种加以种植,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相似文献   
89.
一走进甘家湖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会看到,近6万公顷的戈壁沙滩上,生长着白梭梭梭梭、胡杨、红柳、沙拐枣、铃铛刺等,湖边湿地的芦苇郁郁葱葱,迎风摆动,犹如一片绿色的海洋,都在发挥着生态效益功能。当你进入保护区地界时,醒目的大型标志牌树立两旁,敦实的界碑告诉你已进入保护区。那分布有序的林班界桩时而可见,新建的中心管理站、  相似文献   
90.
肉苁蓉采挖坑对梭梭根际土壤水分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新疆吉木萨尔县林木良种试验站的肉苁蓉良种繁育基地内,选择立地条件、梭梭树龄、林分密度、林木株行距、接种肉苁蓉方式以及管理措施等基本一致的梭梭人工林为试验地,开展肉苁蓉采挖坑对坑侧土壤水分和采挖肉苁蓉后不回填采挖坑、采挖肉苁蓉后回填采挖坑、不采挖肉苁蓉(对照)等对梭梭根际土壤水分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采挖肉苁蓉后形成的采挖坑对坑侧土壤水分具有明显的影响,其影响范围因土壤层次而异。在0~20cm的土层内,离采挖坑越近,土壤含水率越低;在20cm以下的土层中,这种变化趋势依然存在,但在距采挖坑45cm处以远,土壤含水率受采挖坑的影响逐渐减弱。肉苁蓉采挖坑不同处理方式之间的土壤含水率存在显著差异。在0~10cm土层内,土壤含水率从大到小的排列次序是:对照>回填坑侧>回填坑内>不回填坑侧;在10~30cm土层内,回填坑侧>对照>回填坑内>不回填坑侧;在30~50cm土层内,对照>回填坑内>回填坑侧>不回填坑侧。不回填坑侧土壤含水率低的主要原因是采挖坑增加了土壤水分蒸发的界面,使深层土壤直接暴露于大气之中,从而引起采挖坑坑壁土壤水分不断蒸发所致;采挖肉苁蓉后回填采挖坑,可以延缓或阻止坑侧土壤水分向大气中扩散,但是,由于回填土的土壤结构在回填过程中已经发生改变,所以回填土的土壤含水率随时间的变化与未破坏土壤结构的对照、回填坑侧以及不回填坑侧的土壤含水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