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10篇
  免费   225篇
  国内免费   505篇
林业   522篇
农学   463篇
基础科学   1120篇
  1195篇
综合类   4302篇
农作物   242篇
水产渔业   179篇
畜牧兽医   1977篇
园艺   482篇
植物保护   258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87篇
  2022年   219篇
  2021年   223篇
  2020年   223篇
  2019年   282篇
  2018年   133篇
  2017年   218篇
  2016年   283篇
  2015年   307篇
  2014年   521篇
  2013年   553篇
  2012年   661篇
  2011年   676篇
  2010年   627篇
  2009年   647篇
  2008年   753篇
  2007年   700篇
  2006年   536篇
  2005年   493篇
  2004年   394篇
  2003年   340篇
  2002年   236篇
  2001年   253篇
  2000年   205篇
  1999年   157篇
  1998年   127篇
  1997年   99篇
  1996年   109篇
  1995年   104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3篇
  1957年   10篇
  1955年   2篇
  195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以樟子松针叶床层为例,初步研究可燃物结构床层结构特征对其失水过程中时滞和平衡含水率参数(基于Nelson模型)的影响。通过对15个不同厚度、载量、密度的樟子松可燃物床层的失水过程的分析,估计这些床层的时滞和平衡含水率参数,利用这些参数进行可燃物含水率模拟的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均不超过0.01,所估计的可燃物含水率参数有效。对可燃物床层结构特征对这些参数的影响的研究表明,可燃物床层厚度和载量对时滞和平衡含水率的2个参数a、b具有有显著影响,与时滞和平衡含水率参数b正相关,与平衡含水率参数a负相关,据此建立可燃物含水率参数的预测模型。该模型高估了时滞和平衡含水率参数b,低估了平衡含水率参数a。所得结果还有一些不确定性,特别是可燃物结构特征对平衡含水率参数的影响,需要在更宽的温湿度范围内、针对其他平衡含水率模型和在失水吸水2个过程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92.
以早实核桃香玲种子为试材,对其萌发过程的生理生化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香玲核桃种子浸种4天吸水达到饱和,吸水量达干重的70.99%,7天后开始露白,16天后开始出土。随着核桃种子吸水量的增加,种仁内的贮藏物质与酶均发生变化,淀粉含量一直降低,在第14天时含量最低为5.62‰,第16天略有上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分别于12天和14天时达到最低,分别为1.08%和10.71mg/g。脂肪含量在第8天以后开始大幅下降,到第16天时较少了16.1%。脂肪酸含量开始有少量减少,第10天后开始上升,第16天时达到60μmol/g。淀粉酶、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按顺序依次动员,淀粉酶活性在整个过程先增大后较少,而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不断增大。因此,在播种前要选择粒大而饱满的种子,浸种天数要达到4d,才能使种子更好地吸收水分,快速动员体内储存的营养物质,促进种子顺利萌发和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993.
水资源问题是民勤荒漠化问题的本质.通过对民勤县水资源利用与现有水资源量缺口的对比分析,认为上游超量用水、破坏植被,下游大规模超采地下水是民勤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因素.提出解决民勤生态用水不足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超大规模的跨流域调水,通过移民、减少灌溉面积等政策措施及改良耐旱植物进行植被恢复.  相似文献   
994.
太行山山前平原冬小麦生长季硝态氮的淋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太行山山前平原冬小麦生长季NO3- N淋失结果表明 ,该区现有灌溉施肥制度冬小麦生长季存在NO3- N的淋失 ,且主要发生在底墒水和返青水灌溉时期。整个冬小麦生长季施N水平为 1 0 0kg hm2 、2 0 0kg hm2 和 4 0 0kg hm2 时 ,通过 1 80cm土层界面的NO3- N淋失量分别为 0 1kg hm2 、2 2 1kg hm2 和 1 1 0 1kg hm2 。  相似文献   
995.
林州市水资源利用现状与可持续利用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改善林州市水资源管理落后状况、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背景 ,在对林州水资源利用现状进行大量调查、分析和研究基础上 ,结合社区实际情况 ,系统提出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 8条对策。对我国严重干旱缺水的北方地区进行水资源优化管理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6.
盆栽试验以混合肥料的碳氮比值为指标基施等量硫铵(15N)和不等量稻秆,在同一盆内连续植稻三季,研究稻秆对15N硫铵氮素的去向和水稻生产的影响,以及被固定氮的残效。结果表明,稻秆显著地抑制硫铵的肥效及延缓水稻生长和发育的作用仅发生于植稻的第一季,并和混合肥料的碳氮比有关。对二、三季水稻氮的贡献很小,但高碳氮比处理能回收较多的硫铵氮素并取得较大的水稻反应。植稻三季后,硫铵混合和不混合稻秆处理的水稻生物产量间及稻穗中硫铵氮素的总和间(不含最高稻秆用量处理),均没有显著差异。 硫铵氮素的固定作用在第一季作物表现十分明显。残留土壤中的硫铵氮素颇为稳定,在连续植稻过程中不易释放出来被水稻吸收,尤其是在第三季。硫铵氮素的损失主要发生于植稻的第一和笫二季,稻秆对其固定具有防止硫铵氮素损失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7.
渭北旱原冬小麦不同覆盖栽培模式的节水效益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陕西渭北旱原区,通过田间试验对冬小麦不同覆盖栽培模式的水分利用效率、节水增产效果和投入产出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对不同覆盖栽培模式的节水增产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渭北旱原区冬小麦不同覆盖栽培模式均优于常规栽培,垄覆膜沟覆秸秆更为突出。垄覆膜沟覆秸秆栽培模式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到11.59 kg·mm-1·hm-2,单位粮食生产节水量达到37.21%~39.85%,单位耗水量增产达到58.68%~66.25%,产投比为1.34∶1,均高于其它覆盖栽培模式。垄覆膜沟覆秸秆模式栽培技术是提高旱地冬小麦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98.
华北地区采用无机氮测试和植株速测进行夏玉米氮肥推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 field experiment with a split-plot design was carried out at Dongbeiwang Farm in Beijing Municipality to establish reliable N fertilizer recommendation indices for summer maize (Zea mays L.) in northern China using the soil Nmin(mineral N) test as well as the plant nitrate and SPAD (portable chlorophyll meter readings) tes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Nrnin sollwert (NS) 60 kg N ha^-1 at the third leaf stage and N rate of 40 to 120 kg N ha^-1 at the tenth leaf stage could meet the N requirement of summer maize with a target yield of 5.5-6 t ha^-1. Sap nitrate concentrations and SPAD chlorophyll meter readings in the latest expanded maize leaves at the tenth leaf stage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NS levels, indicating that plant nitrate and SPAD tests reflected the N nutritional status of maize well. Considering that winter wheat subsequently utilized N after the summer maize harvest, the 0-90 cm soil Nmin (74 kg N ha^-1) and apparent N loss (12 kg N ha^-1) in the NS60+40 treatment were controlled at environmentally acceptable levels. Therefore NS60+40, giving a total N supply of 100 kg N ha^-1, was considered the optimal N fertilizer input for summer maize under thes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999.
基于水盐平衡的绿洲灌区次生盐碱化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次生盐碱化是威胁新疆绿洲灌区持续发展的关键因子。以位于塔里木河流域的渭干河灌区为例,在简要分析灌区水盐运移的控制因素基础上,以水盐均衡原理为指导,深入剖析了灌区-田块-作物根系3个尺度的土地盐分均衡特点及其相互关系,重点估算了淋洗需水量,简要讨论了次生盐碱化的驱动因子,最后从政策、技术与经济方面给出了控制次生盐碱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00.
文摘     
高加索的棕色森林土根據棕色森林土的土壤形成條件和世界土壤分佈區的資料,作者斷言:棕色森林土是發育在温帶(在充分濕热的海洋性氣候條件下,冬季沒有長期而穩定的冰凍天氣)森林下,特徵是:(ⅰ)風化過程的强烈速度,導致鐵的積聚和少量鋁的積聚,質地粘重,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