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72篇
  免费   159篇
  国内免费   383篇
林业   93篇
农学   464篇
基础科学   1634篇
  620篇
综合类   3049篇
农作物   24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71篇
园艺   411篇
植物保护   322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65篇
  2022年   194篇
  2021年   235篇
  2020年   226篇
  2019年   231篇
  2018年   155篇
  2017年   252篇
  2016年   349篇
  2015年   282篇
  2014年   437篇
  2013年   489篇
  2012年   519篇
  2011年   508篇
  2010年   447篇
  2009年   449篇
  2008年   351篇
  2007年   279篇
  2006年   232篇
  2005年   214篇
  2004年   207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2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31.
温州市涂园土壤属淡涂粉砂质粘土,pH 7.80~8.62,土壤表层氯化钠含量0.12%~0.15%,灌溉水盐分含量0.13%~0.25%,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偏低,但速效钾含量很高。由于土壤盐分含量过高,结构性差,夏秋栽培大白菜极易发生干烧心病(叶球外部正常,内部叶顶变干、黄化,呈干纸状),尤其在酷暑干旱的天气条件下,其发病率达95%以上。 针对此,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蔬菜研究所成立了夏秋大白菜干烧心病的综合防治及高产栽培技  相似文献   
32.
玉米节水灌溉铺管铺膜播种机械化作业技术,是为了通过改变传统种植模式来达到节水、增产、节肥、节省机力费、节省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玉米品质、局部排盐、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目的。改变"靠天吃饭",用少量的水,满足作物生长需求,就是滴灌技术的最终目的和最终效果。  相似文献   
33.
<正>2013年,乌苏市百泉镇小农场种植无壳南瓜18.6公顷,品种为金苹果无壳南瓜。此品种秧长仅30厘米,自然授粉,生育期100天左右,籽需20~40天后熟方可饱满,667米2产瓜籽130~160千克,并产老熟瓜肉3 000千克左右,瓜肉是牲畜的优质饲料。一、地块选择选择土层深厚、疏松、有灌溉条件的沙质壤土。二、施足底肥结合秋翻,667米2施优质农家肥3 000千克、磷酸二铵30千克、南瓜专用肥20千克、硫酸钾5千克。有条件还可667米2施入100千克腐熟油渣。  相似文献   
34.
园林苗场对滴灌系统的要求与一般种植果树、菜园等大大不同。文章以台山苗场自动化滴灌系统建设为例,探讨现今园林行业山坡地自动化滴灌系统水肥一体化建设。  相似文献   
35.
灌溉施肥技术节肥节水、省工节本、增产提质、保护环境,在现代农业中的推广前景广阔。以设施草莓水肥一体化田间试验为基础,详细叙述了灌溉施肥系统设计、设备选择、工程安装及技术要点,为基层农技人员进行草莓及类似作物滴灌施肥技术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6.
为探明拔节期氮肥运筹对不同滴灌量下冬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在大田滴灌技术条件下,以‘新冬4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4种拔节期氮肥运筹处理[N0(0 kg/hm2)、N1(90 kg/hm2)、N2(180 kg/hm2)、N3(270 kg/hm2)]对3种不同滴灌量[W1(1500 m3/hm2)、W2(3000 m3/hm2)、W3(3450 m3/hm2)]下冬小麦叶绿素含量(SPAD值)、叶面积指数(LAI)、叶片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种滴灌量下各氮肥处理冬小麦拔节至乳熟期叶片SPAD值均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规律,最大值均在灌浆期;LAI呈现“先增后降”的变化规律,在孕穗期达最大。在同一施氮水平下,滴灌量增加,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均增加,而胞间CO2浓度(Ci)则降低。滴灌量较低时(W1处理),增加拔节期施氮量能有效提高滴灌冬小麦的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产量和收获系数;水分充足时(W2、W3处理),增加拔节期施氮量反而不利于产量的提高。综合考虑各项产量指标及氮肥利用效率得出,在滴灌量3000 m3/hm2条件下,拔节期施氮量180 kg/hm2时,滴灌冬小麦籽粒产量较高,氮肥利用率最大,可供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37.
为明确在覆膜滴灌条件下玉米品系(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应用DPS软件对15个玉米杂交品系(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进行相关性、灰色关联度等分析,结果表明:籽粒重、穗重、产量的变异系数较大;玉米产量与生育期、籽粒水分含量、穗重、籽粒重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聚类分析可将参试的15个品系(种)划分为3类,第Ⅲ类表现良好,值得进行推广种植。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玉米籽粒重、穗重、生育期、籽粒水分含量等性状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主导因素,在玉米高产育种中,应以其为主攻目标,提高玉米后代的有效选择,加速高产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38.
兰州大片籽瓜在芳草湖垦区种植3年,表现植株生长势较旺盛,具有明显的抗旱作用,中抗枯萎病,坐果性较好,产量高,籽粒壳薄、肉厚、品质好,平均667米^2产量达180千克。  相似文献   
39.
阐述了温室滴灌技术的组成、优点、运行中注意的相关事项,并结合实践对温室滴灌节水效益及经济效益作了相关分析,为进一步发展温室滴灌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0.
种植密度对滴灌马铃薯生长、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耕培土滴灌条件下种植密度对马铃薯生长、产量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共设密度分别为7.28×104 株/hm2(RS25),6.67×104 株/hm2(RS35),5.55×104 株/hm2(CK)3个处理.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株高、茎粗、干物质积累量以及商品薯率均有降低的趋势;产量、水分利用效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少,其中RS35处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表现最高,分别达到47 325 kg/hm2和12.05 kg/m3;在马铃薯品质方面,种植密度对马铃薯粗蛋白含量的影响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淀粉和维生素C随着密度的大幅增加而降低,其中RS25处理的淀粉较CK降低了5.57%,RS25处理的维生素C较CK降低了7.96%,同时RS35与CK处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种植密度为6.67×104 株/hm2的RS35处理马铃薯高产优质,且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为黑龙江地区滴灌马铃薯较为适宜的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