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8篇
林业   18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9篇
  86篇
综合类   141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本研究旨在明确影响肉兔断奶后窝生长性状和料肉比的重要因素。利用一般线性模型分析了来自5个不同肉兔品种(新西兰白兔,加利福尼亚兔,比利时兔,青紫蓝兔和福建黄兔)的909只173窝肉兔断奶后窝生长和料肉比性状。结果表明,品种和断奶数对断奶窝重(5周龄窝重),窝增重,窝上市体重(10周龄窝重),个体平均上市体重,窝采食量和料肉比的影响极显著(P<0.01)。出生月份对窝采食量影响极显著(P<0.01),对断奶窝重和窝上市体重的影响显著(P<0.05)。比利时兔的断奶窝重、窝增重、窝上市体重、窝采食量和平均上市体重显著高于其他品种,而福建黄兔的上述5项指标显著低于其他品种(P<0.05)。断奶数与断奶窝重、窝采食量、窝增重、窝上市体重和料肉比的回归系数为正且显著。品种、断奶数和出生月份是影响肉兔断奶后窝性状和料肉比的重要因素。本研究的结果为将比利时兔作为杂交的终端父本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2.
扬州古运河风光带绿地生态环境效应测试表明,绿地树木对空气微尘有着显著的阻挡、截留和吸滞作用,复层林分的滞尘效应优于园路、优于草坪.绿地群落可较硬质园路区降低噪音约7 dB,可较草坪区降低噪音约4 dB.落叶树种的平均固碳释氧量显著高于常绿树种,且常绿乔木的平均固碳释氧能力是落叶乔木的71%,常绿灌木的平均固碳释氧能力是落叶灌木的67%;不同类型树种的平均固碳释氧能力,总体趋势为:落叶灌木>落叶乔木>常绿乔木>常绿灌木.  相似文献   
103.
崇明东滩湿地土壤生物活性差异性及环境效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不同类型滩涂湿地土壤生物活性和生态环境效应,以及不同农业利用模式对围垦滩涂土壤肥力和生物活性的影响,在崇明东滩选取堤内为不同农业利用模式、堤外为不同类型湿地的3个实验样区.分别采取湿地土壤样品,测定土壤中微生物量、有机质含量、土壤酶活性,分析不同类型土壤的生物活性和生态环境效应.结果表明,3类堤外湿地土壤中,沙质型的芦苇湿地土壤(A区)有利于微生物的呼吸、代谢与繁殖,具有较高的有机污染物净化能力.而粘土型的芦苇,米草混合湿地土壤通过微生物呼吸作用降解有机物的能力较弱,但是具有较高的碳积能力以及氮磷等农业污染物的转化、吸收能力.堤内通过框围养鱼、水稻耕种以及果蔬种植等程序式农业利用模式,围垦滩涂土壤<巴力和生物活性可以得到逐步提高.同时在上述各农业利用阶段町分别获得经济效益,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湿地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104.
陕北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变化环境效应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1986,1993,2003年3期Landsat TM遥感影像,在构建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借助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陕北农牧交错带1986-2003年土地利用变化环境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陕北农牧交错带耕地、未利用土地和沙地面积不断减少,主要转化为林地和草地;居民及建设用地大幅增加,水体面积不断缩减。与此相应,生态系统功能严重退化,但环境逐渐好转,主要是人文因素逐渐增强了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土地利用格局中,耕地、林地、草地和沙地是影响环境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其中林地、草地面积的增加是改善环境的主要原因,而沙地面积大、降水稀少成为城市化快速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环境保护的瓶颈,是限制环境改善或导致生态恶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5.
生物炭对退化蔬菜地土壤及其修复过程中N_2O产排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高氮投入的设施蔬菜地土壤易发生次生盐渍化、酸化、板结化等土壤退化现象,也会引起地下水污染、N_2O大量排放等环境后果,严重影响了蔬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强还原土壤灭菌(reductive soil disinfestation,RSD)作为新兴的退化设施蔬菜地土壤修复方法,能够有效缓解土壤退化,但也导致N_2O大量排放。本研究选用生物炭作为调节剂,评估不同生物炭施加量对退化设施蔬菜地土壤及其强还原修复过程中N_2O排放的影响,并测定反硝化功能基因(一氧化氮还原酶基因nor B和氧化亚氮还原酶基因nos Z)丰度来反映反硝化微生物活性。结果显示:RSD法显著降低了土壤硝酸盐含量、提高了土壤p H,缓解了土壤退化,但其N_2O累计排放量是非修复土壤的950倍以上;施加生物炭具有减排效果,其中施加5%的生物炭显著降低了退化设施蔬菜地土壤及其强还原修复过程中的N_2O排放,其减排量分别为68.7%和16.0%;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非强还原修复过程和强还原修复过程中土壤N_2O排放速率均与p H显著负相关,而在强还原修复过程中土壤N_2O排放速率还与NO_3~--N含量显著正相关;施加生物炭显著改变了土壤nor B和nos Z基因,线性回归分析表明,非强还原修复过程和强还原修复过程中土壤N_2O排放的微生物机理不同,前者显著受nos Z基因丰度影响,而后者显著受nor B基因丰度影响。在退化设施蔬菜地土壤中施加5%生物炭可有效减低退化设施蔬菜地土壤及其强还原修复过程中的N_2O排放。  相似文献   
106.
以随机交配的孟德尔群体为对象,用Lyapunov和De Moivre-Laplace中心极限定理证明,当基因位点数n充分大时,在一般孟德尔群体和p=q=1/2的Hardy-Weinberg平衡群体中,基因型值(G)均呈正态分布;用Lyapunov中心极限定理证明,当环境因子n充分大时, 以个体数众多为特点的孟德尔群体的小生境环境效应E)呈正态分布。从概率论角度阐述G、E之间的独立性。 由相互独立正态分布的可加性得出了P=G+E呈正态分布,即孟德尔群体的数量性状呈正态分布。从基因型和环境两方面讨论了数量性状的遗传问题。  相似文献   
107.
华南红土从岩石到表土,普遍表现为微量元素B、Mo、Pb、Zn、As和Cr都有不同程度的富集。同族微量元素相比,原子量小的元素含量大于原子量大的元素。偶数微量元素含量均高出奇数的2~10倍。从空间上看,以上表生地球化学特征、红土化学成分、淋溶系数、土壤湿度和土壤温度等环境因素均受母岩和气候纬度效应制约。相关分析表明,华南红土中的水含量和土壤温度均与Cr、As等含量呈正相关。初步研究表明,华南红土微量元素的表生地球化学特征和环境效应特征,是全球变化事件在华南红土地区的具体响应。  相似文献   
108.
本研究在对山西自然生态条件下影响考力代、夏洛莱及其杂种绵羊的生长、繁殖、剪毛性状的主要系统环境效应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生长性状和产毛性状进行相关分析。通过分析表明,随年龄增大,体尺性状、毛丛长度、剪毛量、剪毛后体重均呈增长趋势(毛丛长度、剪毛量达到一定年龄呈下降趋势);性别对体尺性状、毛丛长度、剪毛量、剪毛后体重均有影响;不同群体,体尺性状、毛丛长度、羔羊初生重均不同;品种因其生产方向不同,各性状也不相同;羔羊出生年份、出生类型对羔羊初生重也有影响。体长、体高和胸围之间有较高的正相关;毛丛长度与体高、胸围、管围,胸围和管围之间均 具有较高正相关;体长与管围呈负相关;剪毛量和剪毛后体重呈较 高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9.
根据黄河流域棉花区试泗阳试验点数据,结合国家棉花育种攻关要求,对黄河流域棉花品系的产量、品质等主要经济性状及环境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黄河流域育成的杂交棉品系在产量、纤维改良方面成效显著,且多数参试品系可在泗阳及其相同生态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0.
孔梅  黄海军  马立杰  侯洪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184-10185
海岛具有丰富的资源,能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但是海岛对外界人类活动的影响十分敏感,因此海岛在开发的同时要注意保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根据"压力-状态-响应"(P-S-R)指标体系模型,探讨了长岛县海岛开发活动的环境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并用熵值法计算了海岛各个指标的权重,最后用计算得到的综合指数对海岛开发活动的环境效应进行了综合评价,为海岛资源环境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