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24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4篇
  8篇
综合类   112篇
农作物   23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90篇
园艺   42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做好水产养殖产品市场前景分析与预测,按照市场需求确定产品定位和生产规模,合理生产布局,优化产业结构,以产品适销对路来赢得市场,获得效益,这对提升我国水产养殖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推进生产发展方式转变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2.
<正>1蚕种生产布局现状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到上世纪末,海宁市丝茧育春期饲养多丝量春用蚕品种,夏秋期饲养中丝量秋用蚕品种。蚕种生产布局为春期生产当年秋用种  相似文献   
123.
黄山毛峰是我国传统名茶,其"状似雀舌,白毫显露,色如象牙,鱼叶金黄,冲泡后,雾气凝顶,清香高长,汤色黄绿,滋味鲜浓,回味甘甜"的风格,深入国内外友人的赞赏.1955年,产于歙县的"黄山毛峰"就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1986年又入选为国家礼茶.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产销体制、消费市场变化等原因,黄山毛峰受到冲击,产品质量下降,声誉受损.特别是从2001年7月起,欧盟对进口茶叶实施新的商检卫生棕准10种农药允许残留量比此前标准严格10~20倍,使茶业经济面临更大挑战.面对新世纪茶叶市场的激烈竞争和严峻挑战,黄山市政府提出把黄山市建设成全国最大的有机茶生产基地的目标.本文就如何创建黄山毛峰有机茶基地问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24.
优质省力高效是蚕业生产的永恒主题,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行业竞争的激烈,养蚕业如何从传统的生产技术与观念中摆脱出来,走一条"优质、省力、高效"的新路子,这是稳定与发展蚕业生产,开拓茧丝绸市场,重振茧丝绸雄风的重要举措,也是建立高效农业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从1998年开始开展了一系列试验研究,将新老技术组合配套,软件与硬件优化组合,形成了养蚕优质省力化综合配套技术,系统地在我市各乡(镇)推广与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蚕茧上茧率、解舒率、干茧出丝率分别提高15.83~10.67、9.8~8.3、5.69~4.38个百分点,干茧出丝率提高5~7个等级,节省给桑时间25.06%,省叶3.6%.农工商、茧丝绸行业整体效益明显.现将养蚕优质省力化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与推广情况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5.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猪场的经营逐渐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并逐步走向现代化,但一些规模化猪场不但不赚钱,反而亏本负债。近年来笔者通过对规模猪场的出诊,技术指导,科技下乡以及对规模猪场动物防疫的审验等途径,发现规模猪场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6.
如东县养蚕布局的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养蚕布局变化情况 1994年以前,如东县推行一年五批蚕的养蚕生产布局,即5月份养春蚕、7月份养夏蚕、8月份的早秋蚕、9月份的中秋蚕和9~10月份的晚秋蚕,其中晚秋蚕饲养量较少.  相似文献   
127.
《长江蔬菜》2009,(7):1-8
我国蔬菜(含西甜瓜,下同)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保障市场供应、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劳动就业、拓展出口贸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我国蔬菜产业发展缺乏统一规划,生产布局不合理,市场供应不稳定。制定并实施《全国蔬菜重点区域发展规划》(简称《规划》,下同)将有利于促进蔬菜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优化生产布局,均衡市场供应、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8.
重庆市就其所处的纬度和大面积气候条件来看,不是发展荔枝的最适宜区。但其长江沿岸的一些地方具有荔枝栽培的历史,至今仍有成年荔枝正常生长结果。为充分利用重庆三峡库区的特殊气候条件发展晚熟荔枝,由重庆市科委、市农业局联合邀请广东、福建、广西、海南、四川等省(区)的知名荔枝专家来渝,对《重庆市特晚熟荔枝产业化发展》项目进行了可行性论证。专家一致认为:三峡工程竣工后,预计库区周围冬季气温将有所提高,库区周围低海拔地区将成为我国最北缘较适宜的荔枝栽培区。在库区周边低海拔地区规划发展特晚熟荔枝,建设我国特晚熟…  相似文献   
129.
为更好地落实奶业振兴战略,促进江苏奶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产业链养殖环节综合效益,本研究基于2010—2019年奶牛养殖统计数据和成本收益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法从养殖场户数量、年末存栏量、牛奶产量、生产布局变迁、成本收益变化等方面,阐述了江苏地区奶牛养殖业的生产结构与发展特征、养殖收益变化,并与全国奶牛养殖业发展水平相比较。结果表明,近10年来江苏地区奶牛生产总体稳定,规模养殖比例和单产水平不断提高,养殖布局逐步变化,五大主产区生产优势明显,大规模养殖场的生产水平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明显存在着奶牛养殖的单位成本逐年增加,原料奶价格起伏导致养殖场成本利润率不稳定,大规模养殖场规模量产效益不明显等问题。为进一步提升江苏地区奶牛养殖效率和产业竞争力,应进一步优化规模养殖场的成本控制体系和大规模养殖场的内部管理体系,降低养殖综合成本、提升产出效率,从全省层面优化奶牛养殖环节的组织方式,建设优质奶源基地,提高原料奶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30.
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生猪实行的是统派购生产,长期处于短缺状态,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这种状况仍在继续。我们记得出现第一次“卖猪难”是在1988年,那时的“卖难”与现在的“卖难”有本质上的区别,那时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地区封锁、流通不畅、市场不完善而出现的局部的过剩,总量上并未多余,所持续的时间也不是太长,大概半年时间过去。从那以后,大概每隔3年左右就有一次波动,并逐步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这种周期性的变化是我国生猪生产方式落后,组织化程度低,调控措施不到位的情况下不可避免的现象,我们必须用冷静的心态,理智去面对,在发展变化中把握其规律,采取适当措施去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