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44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62篇
  65篇
综合类   288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67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针对当前常用的逆向工程方法不能处理水泵零件内部结构的局限性,提出了利用医用多层螺旋CT对水泵叶轮进行透视扫描的方法,并在VC++ 6.0开发平台上,利用一系列数字化图像处理算法对获得的含有叶轮设计与内部构造信息的CT断面图像进行处理,通过预处理、二维图像处理、二维几何处理以及三维图像重建等实现了水泵叶轮的三维表面重建以及表面模型到实体模型的转换,为水泵叶轮的逆向工程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2.
为了探讨富士苹果内部主要成分与其剖面CT值之间线性关系在贮藏期内的变化,使用X射线CT技术,对处于不同贮藏期的苹果进行扫描,获得CT图像及CT值,并测量苹果内部的主要成分含量,建立不同贮藏期CT值与苹果内部主要成分含量的线性模型。经过比较发现,苹果内部pH值及糖度随着贮藏期的增长而增大,而含水率及可滴定酸含量随着贮藏期的增长而降低,同时各成分与CT值的线性相关模型随着贮藏时间的变化也发生了相应变化。将贮藏时间参数引入苹果内主要成分含量的预测模型,并验证其准确性及可行性,结果表明预测模型的平均误差率小于10%,利用以上预测模型进行苹果内部主要成分的无损检测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83.
应用CT技术扫描不同贮藏期的富士苹果,获取含有不同贮藏期信息的CT图像,并对CT图像及图像直方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苹果的CT图像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呈现增亮的趋势,直方图呈现明显的双峰特性,其中代表果肉区域的右峰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呈现右移的趋势.设计了一种简单快速的图像处理算法,计算CT图像的特征点灰度均值,将其与贮藏时间相对照,建立图像平均灰度值与贮藏时间的线性关系.实验验证表明该模型的预测误差较低,平均误差1.08 d.  相似文献   
84.
基于高频探地雷达的土壤表层含水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精度快速探测土壤表层水分状况,对于精准农业生产、水资源精确管理及防治坡耕地水土流失具有重要意义。现有探地雷达(ground penetrating radar,GPR)低频探测技术不能满足表层土壤含水量高精度要求,需要发展和应用高精度探测技术。本研究采集江宁某蔬菜地水稻土表层(0~20cm)土壤(粉砂质黏壤土),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利用高频(1 GHz和2 GHz)探地雷达在不同土壤含水量状况下进行探测,获取GPR数据图像信息,提取电磁波谱特征参数,分析其与土壤含水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1 GHz和2 GHz频率GPR探测的土壤介电常数ε与实测土壤含水量θ拟合的ε~θ模型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4与0.97,高频探地雷达技术预测粉砂质黏壤土表层土壤含水量是可行的;与低频探地雷达技术相比,高频探地雷达技术能够高精度探测表层土壤含水量。  相似文献   
85.
目的:观察脑星形细胞瘤CT增强扫描特征与其恶性程度的关系,研究CT对星形细胞瘤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117例经病理证实的脑星形细胞瘤CT增强扫描特征进行对照研究。结果:CT增强扫描肿瘤强化的形态分6型:(1)囊性伴壁结节型。占20%;(2)假囊伴壁结节型,占14%;(3)实质型,占9%;(4)环型,占16%;(5)多环型,占15%;(6)混杂型。占26%。囊性伴壁结节型及实质型为Ⅰ级和Ⅱ级星形细胞瘤,两者约各占50%;多环型为Ⅱ-Ⅳ级星形细胞瘤,假囊伴壁结节型、环型及混杂型绝大部分为Ⅱ-Ⅳ级星型细胞瘤.分别占92.9%、81.3%、92.3%,其余为Ⅰ级星形细胞瘤。结论:根据CT增强扫描肿瘤强化的特征,对诊断和鉴别星形细胞瘤良恶性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探讨肠系膜脂膜炎(mesenteric panniculitis,MP)的临床症状和CT影像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37例MP患者的临床资料和CT征象,其中10例行腹部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MP患者肿块多位于腹腔左侧(32/37).CT平扫病灶呈不均匀脂肪密度,10例行三期增强扫描,增强后CT值强化单位均低于10 ...  相似文献   
87.
在25℃±1℃的空调环境下,用含水率约10%的棉花秆为测量对象进行试验分析,对比物料堆放密度、料层厚度、测量距离与高频电磁波水分测量精度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测量距离对测量精度的影响最大,测量距离相差20mm,反射电磁波强度相差450%以上,而对堆放密度的影响约为16%。  相似文献   
88.
目的分析霉菌性副鼻窦炎CT的表现和特征,了解CT诊断对该病的意义。方法对1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霉菌性副鼻窦炎的CT征象作临床回顾性分析。结果霉菌性副鼻窦炎CT主要为单侧或双侧多个鼻窦窦腔内填充软组织密度影,但以上颌窦为主和单侧多见;窦腔密度增高、不均匀、呈絮状,平均CT值为55~70Hu,其腔内可见斑点状、云絮状、条带状高密度钙化影,窦壁多呈反应性增厚。部分病例伴有鼻窦骨质吸收破坏。结论病变内钙化影是霉菌性副鼻窦炎CT的主要表现,是诊断该病较为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89.
利用CT技术无损检测葵花秆刨花板、烟秆刨花板、棉秆中密度纤维板内部结构,并系统分析和比较了3者的密度变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3种农业剩余物人造板间平均密度差异不大;3者VDP均有一定的变化趋势,即表层密度高,芯层低,均呈"V"形的变化规律,但葵花秆刨花板和棉秆中密度纤维板的VDP曲线与烟秆刨花板相比相对更为陡峭.CT技术在研发具有特定性能的农作物秸秆人造板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0.
    探讨利用CT技术对苹果内部酸度进行无损检测的可行性.使用基于X射线源的CT机,对富士苹果进行扫描,获得苹果剖面CT图像.发现图像某点的CT值与该点的pH值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性,建立相关模型,其决定系数R2为0.9775,得到苹果内部酸度立体分布图,同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的平均误差为0.11%.由此找到通过CT图像检测果蔬内部酸度分布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