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44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61篇
  64篇
综合类   288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67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目的分析霉菌性副鼻窦炎CT的表现和特征,了解CT诊断对该病的意义。方法对1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霉菌性副鼻窦炎的CT征象作临床回顾性分析。结果霉菌性副鼻窦炎CT主要为单侧或双侧多个鼻窦窦腔内填充软组织密度影,但以上颌窦为主和单侧多见;窦腔密度增高、不均匀、呈絮状,平均CT值为55~70Hu,其腔内可见斑点状、云絮状、条带状高密度钙化影,窦壁多呈反应性增厚。部分病例伴有鼻窦骨质吸收破坏。结论病变内钙化影是霉菌性副鼻窦炎CT的主要表现,是诊断该病较为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2.
利用CT技术无损检测葵花秆刨花板、烟秆刨花板、棉秆中密度纤维板内部结构,并系统分析和比较了3者的密度变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3种农业剩余物人造板间平均密度差异不大;3者VDP均有一定的变化趋势,即表层密度高,芯层低,均呈"V"形的变化规律,但葵花秆刨花板和棉秆中密度纤维板的VDP曲线与烟秆刨花板相比相对更为陡峭.CT技术在研发具有特定性能的农作物秸秆人造板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3.
    探讨利用CT技术对苹果内部酸度进行无损检测的可行性.使用基于X射线源的CT机,对富士苹果进行扫描,获得苹果剖面CT图像.发现图像某点的CT值与该点的pH值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性,建立相关模型,其决定系数R2为0.9775,得到苹果内部酸度立体分布图,同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的平均误差为0.11%.由此找到通过CT图像检测果蔬内部酸度分布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4.
应用CT技术对成年健康猕猴胸部进行断层扫描,通过观察、确认、标注,建立正常成年猴胸部CT断层扫描图谱,以促进猕猴解剖学的发展。方法采用:(l)选择通过普通级实验猴质量国家标准要求检测,均为健康合格的青年猴10只,公母各半,年龄分别5~10岁,进行胸部CT断层扫描试验;(2)试验猴全身麻醉后,取头前尾后俯卧位进行容积数据采集,获取正常猕猴胸部纵膈窗和肺窗CT影像图片。对具有解剖意义的扫描图像的每个层面的主要脏器(肺、心脏、食管、动脉血管、静脉血管、骨骼等)进行标注。实验观察和结果:(l)获得具有解剖意义的扫描图像纵膈窗6张、肺窗6张;(2)在断层扫描的图像中,肺、心脏、较大血管等组织器官界面清晰;较小或细小的血管、神经、肌肉组织界面不清晰;(3)肺为左右两侧,左肺分为上叶、中叶、下叶;右肺分为上叶、中叶、下叶、奇叶四部分。不同的断层面分别可见肺部左主支气管、右主支气管、支气管、血管等组织的断面;(4)两肺之间可见纵膈、气管、食管、升主动脉、降主动脉、上腔静脉、心脏及较大的血管组织;(5)心脏的不同断层面之间,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缺乏明显界限;(6)胸腔外围可以辨认胸椎、肩胛骨、肋骨、胸骨等;(7)通过三维重建肺纹理及气道,较清晰显示了支气管分布和走向。结论:(l)正常猴胸部CT纵膈窗图像显示,胸廓对称,纵膈无偏移,心影及大血管形态正常,纵膈内未见肿块及肿大淋巴结,胸腔无积液及胸膜肥厚;(2)肺窗断层扫描图像表明,双肺纹理清晰,走行自然,肺野透光度良好,双肺未见异常实质病变影像。本实验获得了正常成年猕猴胸部CT断层解剖的影像学背景资料,为建立猕猴正常CT断层解剖学数据库做了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95.
转录因子是指那些专一性地结合于DNA特定序列上、能激活或抑制其他基因转录的蛋白质(王少峡等,2004)。DREB(dehydration responsiv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转录因子是一种特异性的转录因子,当植物在干旱、低温及盐等逆境胁迫下,DREB转录  相似文献   
96.
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对电磁波在大气等离子体、吸波材料和金属层组合介质中传播进行二维的数值模拟。讨论了电磁波的入射角与极化模式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对反射率的影响,分析了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分布、等离子体层和吸波层厚度等几个重要参数对组合材料衰减特性的影响,为提高组合材料对电磁波的衰减性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7.
为探明免耕对稻油轮作系统土壤结构的影响,基于湖南省洞庭湖区4a的耕作试验(2016—2019),采用X射线CT扫描技术和常规土壤物理分析方法,研究了旋耕和免耕对水稻土0~25 cm土层土壤结构的影响。与旋耕相比,免耕处理对0~5 cm土层的土壤容重和土壤有机碳无显著影响,但免耕处理显著提高了0~10 cm土层>2 mm团聚体的含量和团聚体稳定性。不同耕作方式改变了土壤大孔隙度和孔隙大小分布,与旋耕处理相比,免耕处理增加了0~5和5~10 cm土层各个孔径范围内(>25μm)的大孔隙度,其中0~5 cm土层300~500μm孔径的大孔隙显著增加了70.5%,5~10 cm土层25~300和300~500μm孔径的大孔隙分别增加了82.8%和167.2%(P<0.05)。研究表明,稻油轮作系统免耕有利于提高表层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大孔隙度,改善水稻土结构状况。  相似文献   
98.
目的总结尤文氏肉瘤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分析9例经病理证实的尤文氏肉瘤的X线、CT和MRI表现。结果发病年龄均在30岁以下,发生在长骨者4例、骨盆3例、扁骨2例。影像学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溶骨性骨质破坏,伴层状或针状骨膜反应,3例骨膜破坏形成Codman三角,病灶内可见坏死骨或钙化,邻近软组织肿块形成。结论尤文氏肉瘤的诊断需结合X线、CT和MRI检查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比较超声与CT在良恶性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分析101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超声、CT及病理检查资料,比较超声和(或)CT诊断的准确性、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 101例甲状腺结节中,恶性结节53例,良性结节48例.超声诊断恶性甲状腺结节的准确性、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88.12%、84.91%、91.67%,C...  相似文献   
100.
黄土塬边坡植被类型对土壤孔隙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土塬边坡植被建设以固坡为目的,不同植被的土壤孔隙结构有利于增加降水入渗,从而减少坡面产流的水蚀危害。本研究以长武塬黄土塬边坡的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林地、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灌丛、草地和农地4种植被为研究对象,采集0–30 cm的原状土柱,利用CT扫描和图像处理技术,对其土壤孔隙度、孔隙数目、孔隙成圆率和孔隙分形维数进行定量分析,结合土层样品的理化性质,研究影响土壤孔隙结构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农地、侧柏孔隙的孔径大小分异不大,而草地、沙棘自身根系互动穿插生成的根孔扩展了孔径分布范围,不仅增加了孔隙度和大孔隙数目,也降低了孔隙成圆率。草地、沙棘有利于降水入渗,是固坡的优先选择。土壤有机质、粘粒含量等性质与孔隙参数之间具有极显著(P<0.001)或显著(P<0.05)相关关系,它们的改变对土壤孔隙特征变化和提高蓄水保土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