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15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82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正>一、保定在了解羊的习性的基础上,视个体情况,尽可能在其自然状态进行检查。必要时,可采取一定的保定措施,以便丁检查和处理,保证人、畜安全。接近羊只时,要胆大、心细、温和、注意安全。检查者应先向其发出欲接近的信号,然后从其侧前方徐徐接近。接近后,可用手轻轻抚摸其颈部或臀部,使其保持安静、温顺状态。(一)物理保定法1.握角骑跨夹持保定法。保定者两手握住羊的两角或头部,骑跨羊身,以大腿内侧夹持羊两侧胸壁即可保定。适用于临床检查或治疗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快薇乔在瘢痕切口行剖宫产手术皮内连续缝合的效果。方法将腹部有手术瘢痕需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用快薇乔缝线行皮内连续缝合皮肤切口,对照组用1号丝线间断缝合皮肤切口,观察2组的疗效。结果切口愈合情况:观察组60例甲级愈合59例、乙级愈合1例,对照组甲级愈合54例、乙级愈合6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校正χ2=2.427,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及开始哺乳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产后42d,观察组产妇术后腹壁遗留瘢痕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53.288,P<0.01)。结论瘢痕切口行剖宫产手术用快薇乔行皮内缝合,切口愈合好,瘢痕小,产妇恢复快,可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33.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慢性传染病。奶牛最易感,结核病病牛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健康奶牛可通过被污染结核分枝杆菌的空气、饲料、饮水等经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感染。以肺结核、乳房结核和肠结核最为常见。临床以牛型结核分枝杆菌PPD(提纯蛋白衍生物)皮内变态反应实验监测奶牛是否感染分枝杆菌最为常用。笔者2009年在我县奶牛结核病普查时遇到一起典型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4.
奶牛结核病是人畜共患传染病.直接危害人体健康,依据GB/T18645-2002动物结核病诊断技术,开展结核检疫工作程序为剪毛、消毒、皮内注射等。用传统的剪刀剪毛存在时间长、剪毛不平等缺陷。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采用充电式电推剪剪毛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5.
γ干扰素和变态反应试验诊断奶牛结核病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时应用欧盟比较皮内变态反应、传统皮内变态反应对200头奶牛进行试验,3天后,采集这200头牛的肝素抗凝全血,经全血培养、抗原刺激,用BOVIGAMTM干扰素(γ-IFN)试剂盒检测上清。结果200头奶牛中,比较皮内变态反应阳性牛、传统皮内变态反应阳性牛和γ-干扰素阳性牛分别为91头、98头和95头,γ-干扰素检测与传统变态反应、比较变态反应的符合率分别为92.86%和95.79%。  相似文献   
36.
2005年4月份我们对兴化市844头奶牛用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试验进行了检疫,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牛型提纯结核菌素(批号:20040605,由农业部动物生产检疫所生产),酒精棉,游标卡尺,2.5ml注射器和针头,稀释用的灭菌的生理盐水和带胶塞的灭菌小瓶等。1.2方法1.2.1注射部位及术前处理将牛编号后在颈侧中部上1/3处剪毛,三月龄以内犊牛,在肩胛部进行,直径约10cm,用游标卡尺测量术部中央皮皱厚度,作好记录。如术部有变化时,应另选部位或在对侧进行。1.2.2注射剂量不论牛只大小,一律皮内注射1万国际单位。即将牛型提纯结核菌素稀释成每毫升…  相似文献   
37.
38.
从试剂成本、人工成本、奶牛产奶量等方面,对采用皮内变态反应和γ-干扰素ELISA检测方法检测奶牛场牛结核病对经济效益的影响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测试期(11d)内,采用牛结核病γ-干扰素ELISA方法较运用皮内变态反应方法,每头奶牛产生的经济效益高374.0元(按广西当前鲜奶收购价计算)。对奶牛场进行牛结核病检测时,选择γ-干扰素ELISA方法更利于保障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39.
[目的]为达到迅速准确诊断牛结核病的目的,[方法]用2年时间对我国最常用的牛结核病检测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国标皮内变态反应试验(PPD)与皮内变态反应比较试验(SICTT)有较高符合率;国标皮内变态反应试验(PPD)阳性敏感性高于皮内变态反应比较试验(SICTT);皮内变态反应比较试验(SICTT)较国标皮内变态反应试验(PPD)有较好特异性。  相似文献   
40.
PPD(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颈部皮内变态反应法是国家检测结核病的法定方法,我县在组织开展牛结核病PPD检测方法及迟缓型变态反应时,准确把握PPD检测法和皮内变态反应方法,现将临床应用和结果进行分析,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