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88篇
  免费   572篇
  国内免费   1469篇
林业   908篇
农学   1262篇
基础科学   3078篇
  1111篇
综合类   8445篇
农作物   699篇
水产渔业   894篇
畜牧兽医   10818篇
园艺   715篇
植物保护   999篇
  2024年   240篇
  2023年   845篇
  2022年   880篇
  2021年   950篇
  2020年   849篇
  2019年   1009篇
  2018年   384篇
  2017年   814篇
  2016年   999篇
  2015年   1006篇
  2014年   1593篇
  2013年   1566篇
  2012年   1797篇
  2011年   1783篇
  2010年   1577篇
  2009年   1757篇
  2008年   1833篇
  2007年   1463篇
  2006年   1208篇
  2005年   1145篇
  2004年   815篇
  2003年   903篇
  2002年   556篇
  2001年   495篇
  2000年   341篇
  1999年   229篇
  1998年   262篇
  1997年   241篇
  1996年   196篇
  1995年   222篇
  1994年   169篇
  1993年   181篇
  1992年   149篇
  1991年   170篇
  1990年   138篇
  1989年   126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附着在猪红细胞表面或游离于血浆中引起的一种猪的传染性疾病。近几年在国内部分省份呈爆发流行,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临床上常与其他疾病同时发生,给诊断造成困难,现将近年来附红细胞体病的各种实验室检测方法进展综述如下,以期为广大兽医工作迅速确诊本病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992.
《植物医生》2006,19(1):25-25
目前国际上已有300种农药在市场上流通,但我国仅制定了48项食品中农药残留限量及检测标准,检测手段也基本局限于此,这意味着许多农药残留尚未得到有效监控。为了有效保障食品安全,专家提出,我国应尽快建立一套准确,快速,全面的农药检测体系。  相似文献   
993.
《植物检疫》2006,20(1):F0003-F0003
由中国检科院承担的“十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食品安全关键技术”课题”兽药残留检测技术研究”(课题编号:2001BA804A18)和“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研究”(课题编号:2001BA804A17)经过3年攻关,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兽药残留检测技术研究“课题建立了13大类(激素类、磺胺类、阿维菌素类、四环素类、苯并咪唑类、氯霉素类、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硝基呋喃类、β-兴奋剂类、硝基咪唑类、甲状腺抑制剂类、氨基糖苷类)108种兽药多残留检测方法和122种兽药多残留确证方法;”  相似文献   
994.
牛肉中替米考星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对国外现有报道的替米考星残留样品提取方法和检测方法进行改进和优化,建立牛肉中替米考星残留的HPLC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以及精密度进行研究。1材料与方法1.1试验仪器与试剂高效液相色谱仪(Agilent 1100系列),紫外检测器;固相萃取(SPE)柱(Waters,C18,500  相似文献   
995.
微卫星又称简单序列重复(SSR),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DNA分子标记,它因具有分布广泛,多态信息丰富,呈共显性遗传和检测快速、方便以及中性标记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遗传连锁图谱构建、系谱确认、数量性状位点定位及遗传多样性评估等方面。文章选用了10个微卫星标记,分析了我国5种家兔的DNA遗传多样性,为正确评价各品种遗传多样性的价值制定合理可行的保种方案,开展配合力测定,预测杂种优势等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6.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Light Cycler平台,利用SYBR GreenI染料能特异与双链DNA结合而发荧光的特性,建立了一种荧光PCR方法检测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V)的方法。整个检测过程2 h内可以完成,病毒的最低检出浓度为10-7,在特异性试验中,REV有特异性的扩增曲线,而禽流感病毒和阴性对照一样,没有特异性扩增。对REV患鸡各器官组织进行了荧光PCR检测,各脏器病毒含量从高到低依次是肝、脾、腺胃、肾、肌胃,肝脏中的病毒含量最高,肌胃中的病毒含量最少,肺中没有检测到病毒。基于SYBR GreenI的荧光PCR方法检测REV快速、敏感、特异性好,为开展REV病原学检测提供了一种快速、无污染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7.
对8株猪链球菌2型重庆分离株的核酸酶A全基因进行克隆测序,结果表明该基因长度为3 126 bp,与Gen-Bank发表的唯一的该基因的序列相比,核苷酸同源性高于98%,推导的氨基酸同源性高于94%。根据核酸酶A基因的测序结果建立扩增片段长度为301 bp的PCR检测方法,并用甲苯胺蓝DNA酶琼脂对猪链球菌分泌性核酸酶A的活性进行检测。检测了从病猪内脏分离的猪链球菌致病株35株,33株核酸酶A基因PCR检测阳性(阳性比例为94.3%),其中有24株分泌活性检测为阳性(阳性比例68.6%);正常猪扁桃体分离株14株,PCR检测为阳性的10株(阳性比例71.4%),其中有核酸酶A分泌活性为8株(阳性比例57.1%),检测菌株中有2型猪链球菌44株,38株扩增出核酸酶A基因的片段PCR检测阳性并且分泌活性为阳性的有32株,猪链球菌1型、7型、9型、13型、1/2型各1株,均能扩增出核酸酶A基因的片段,但只有13型猪链球菌有核酸酶A分泌活性。对猪链球菌在不同生长时期核酸酶活性的检测显示,猪链球菌在培养4、8、16、32、48 h均有核酸酶A的分泌,并且C a2 和M g2 为分泌性核酸酶A的活性必需因子。  相似文献   
998.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AFT)主要是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等真菌产生的一类有毒次生代谢物,毒性极强,主要毒害肝脏,导致肝细胞变性、坏死、出血,引起腹水,肝脾肿大及消化机能障碍。在世界不同地区都发现了这些真菌大量存在于供人类食用的食品中,黄曲霉毒素污染已导致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因此,  相似文献   
999.
经生物学软件DNAStar分析,以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Banha Nu/67)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gD基因943bp的片段,将目的片段定向克隆到pET30a表达载体中,酶切及测序鉴定均正确后,转化BL21表达菌,经IPTG诱导得到部分可溶表达的重组蛋白。用Ni柱亲和层析法在非变性的条件下纯化重组蛋白,纯化的重组蛋白浓度为0.852mg/mL,纯度为85.2%。Westem blot、间接ELISA检测证明纯化的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000.
《畜牧兽医学报》2007,38(2):183-183
2007年1月24日匈牙利向OIE通报了古典型猪瘟的情况。疫情始于2007年1月10日,1月22日确诊,病原为猪瘟病毒。此次发生属于临床病例。疫区分布于NOGRAD省的3个地方,两处分别位于Salgótarán地区的Ipolytarnóc和Litke,一处位于Balassagyarmat地区的Csesztve。发病动物为野猪,3个疫区各有疑似猪1071头、病例1头(均已销毁),未发现死亡。诊断方法有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验。负责诊断的实验室为布达佩斯的农业部兽医诊断局(原中央兽医研究所),方法为ELISA和PCR,结果均为阳性。流行病学情况:2007年1月10日在Csesztve附近猎得一头临床健康的野猪,经血清学检验和病毒学检测(PCR),该猪为猪瘟阳性,同日在Litke附近猎得一头临床表现健康的野猪,该动物的血样不适合血清学检验,但扁桃体样品的病毒学检测(PCR)呈阳性;第3头猪因表现神经症状等反常行为而于2007年1月12日在Ipolytarnóc附近被猎取,尸体被送往兽医诊断局,病毒学检测(抗原捕获ELISA和PCR)呈阳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