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62篇
  免费   630篇
  国内免费   1119篇
林业   2008篇
农学   1816篇
基础科学   732篇
  1644篇
综合类   13899篇
农作物   792篇
水产渔业   31篇
畜牧兽医   1478篇
园艺   8748篇
植物保护   863篇
  2024年   180篇
  2023年   640篇
  2022年   737篇
  2021年   749篇
  2020年   725篇
  2019年   800篇
  2018年   506篇
  2017年   748篇
  2016年   1000篇
  2015年   1065篇
  2014年   1638篇
  2013年   1533篇
  2012年   1963篇
  2011年   2024篇
  2010年   1670篇
  2009年   1727篇
  2008年   1715篇
  2007年   1579篇
  2006年   1418篇
  2005年   1450篇
  2004年   1212篇
  2003年   1165篇
  2002年   1027篇
  2001年   867篇
  2000年   510篇
  1999年   412篇
  1998年   394篇
  1997年   399篇
  1996年   287篇
  1995年   306篇
  1994年   275篇
  1993年   263篇
  1992年   250篇
  1991年   239篇
  1990年   206篇
  1989年   220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63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7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通过绿盲蝽对11个不同葡萄品种的新梢和叶片为害调查,结果表明绿盲蝽对不同葡萄品种具有选择偏好为害特性。绿盲蝽对于美人指、香妃、爱神玫瑰品种新梢为害率均达100%;对香妃、火焰无核品种叶片为害率分别达76.01%和68.72%。  相似文献   
22.
从油茶的品种入手,涉及到缺素以及容器3方面对幼苗根系生长特性的影响,并重点列举出对油茶幼苗根系生长危害严重的两大危害和预防解决办法,对油茶幼苗根系地更好生长做出了初探。  相似文献   
23.
以云南、四川主栽的4个葡萄品种为试材,在常规用药方式基础上辅以微生态制剂,测定其对葡萄酸腐病和黑曲霉病防控效果及对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有效防控葡萄酸腐病和黑曲霉病的发生,解决生产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提供科学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微生态制剂能提高葡萄果粒大小和百粒质量,同时增加糖酸比。在传统用药基础上使用绿康威,对葡萄酸腐病和黑曲霉病的防效最佳,分别达52.3%和42.4%;在传统用药基础上使用绿地康3号,其防效为31.3%和21.9%,均表现出良好的防效;前期使用化学药剂,后期单独使用微生态制剂对酸腐病的防效不太明显。  相似文献   
24.
为了提高民勤旱沙区黑果枸杞栽植成活率,并提高枸杞品质和产量,本文以民勤黑果枸杞为研究对象,进行人工驯化栽培,通过对苗木根系的不同处理探讨对成活率及生长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5.
朱自果  阴启忠  张庆田  韩真  张倩  李勃 《园艺学报》2020,47(12):2290-2300
以欧洲葡萄‘粉红亚都蜜’(Vitis vinifera‘Yatomo Rose’)为材料,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和转基因技术研究葡萄NAC转录因子DRL1基因对逆境的响应。欧洲葡萄‘粉红亚都蜜’在激素和逆境胁迫下,DRL1表达呈下降趋势,其中以ABA和干旱胁迫处理最为显著。在ABA处理下DRL1转基因烟草株系种子萌发率和根长均高于野生型。干旱处理下,转基因植株对干旱的耐受性降低,同时胁迫相关基因NtLEA5、NtP5CR1、NtPSCS1、NtERD10C和NtDREB3的表达水平比野生型显著下降。此外,DRL1转基因烟草茎中柱发育受到抑制,尤其是导管横切面积仅为野生型的58%。以上结果表明,DRL1基因可能作为1个负向调节子参与植物的干旱胁迫。  相似文献   
26.
研究了11个葡萄品种3年生树在四川乐山地区避雨栽培条件下的花芽分化表现。结果表明,结果母枝的花芽分化率,魏可、维多利亚、黑芭拉多、金手指、金优2号和巨玫瑰6个品种的都高于50%,较易形成花芽;户太8号、巨峰、夏黑的在43%~48%;美人指和红指较难形成花芽。结果母枝不同节位的花芽分化率,多数品种在第3节位≥50%;结果枝上花穗着生节位在第3.8~4.9节,其中双花率以巨玫瑰、巨峰和户太8号较高,分别为83.45%、73.61%和73.06%。以结果母枝的花芽分化率≥50%节位作为冬剪的最低节位,则金优2号、户太8号、巨玫瑰、金手指、维多利亚5个品种在第3~4节,黑芭拉多和巨峰2个品种在第2~3节,魏可在1~2节。夏黑表现花芽分化率较低,为43.33%,可能与夏黑不耐弱光有关,设施栽培时应加强透光性。  相似文献   
27.
28.
【目的】河北昌黎酿酒葡萄园生草制度下新发一种害虫,经鉴定该虫为黑额光叶甲[Smaragdina nigrifrons(Hope)],该虫在酿酒葡萄园内发现尚属首次。黑额光叶甲在酒葡萄园生草区连年发生,具有一定的风险性。鉴于此,笔者详细研究了酒葡萄产区黑额光叶甲的形态特征、危害状况、生活习性、发生规律和控制等。【方法】田间系统调查和室内饲养相结合。利用Primo Star显微镜观察黑额光叶甲各虫态的形态学特征,明确其分类地位。利用黄板诱集技术对其种群动态和发生规律进行监测。【结果】该酒葡萄产区黑额光叶甲成虫体长椭圆形,头黑色,前胸及鞘翅黄褐色至红褐色,鞘翅上具黑色宽横带。雄虫腹部倒数第二腹板凸起,雌虫倒数第二腹板凹陷。成虫具假死性,无趋光性,昼出夜眠,一般于葡萄架上端啃食幼嫩新叶,被害叶片呈不规则缺刻,发现地酒葡萄株被害率达100%。此害虫出现于7—8月,8:00—11:00 am,3:00—6:00 pm为成虫发生危害盛期。【结论】黑额光叶甲的发生危害与酿酒葡萄果园自然生草制度关系密切,应在全面评估利弊及采用先进管理方式的基础上实施果园生草制度。黄板对黑额光叶甲有一定的诱集作用,田间顺行均匀放置于葡萄树篱架上部和下部杂草中央,用于该虫的监测与绿色防治。  相似文献   
29.
为探讨不同种类盐胁迫对马蔺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研究总质量浓度为0.3%的NaCl、NaHCO3单盐溶液及其不同配比的混合盐溶液胁迫对马蔺(Iris lactea var. chinensis)幼苗生长量、地上部干鲜重比值、地下部干鲜重比值以及根系构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0.3%NaCl溶液对叶数和株高增长量的影响最小,其次为3种混合盐溶液,各处理在第14天时株高增幅达到最大。经0.3%NaHCO3处理后的幼苗地上部干鲜重的比值为空白对照的2.17倍,地下部干鲜重则为空白对照的56.61%,随着混合溶液中NaHCO3浓度的上升,地上部干鲜重比值表现出上升的趋势,地下部干鲜重比值则表现出下降的趋势。经35天处理后,0.3%NaHCO3胁迫的马蔺幼苗根系总长、根系表面积较对照均显著下降,降幅分别为39.73%、26.08%,而各处理间的根系体积却无显著差异。研究结果显示,0.3%NaHCO3溶液对马蔺幼苗的胁迫作用最强,2种单盐对根系的胁迫作用强于混合盐胁迫,而0.3%NaCl溶液对生长量的胁迫作用最弱。  相似文献   
30.
据研究,赤霉酸对于葡萄果实的生长具有关键意义。赤霉酸不仅能够促进其成熟,也能促进培育无核果实的生成。赤霉酸(GA3)是生物活性很强的一种赤霉素,也是应用最早、最广泛的一种赤霉素。农业生产上应用的GA3 是通过赤霉菌发酵后提取获得的,属微生物自身代谢的天然产物,且其结构与植物体内的内源赤霉素结构一致,对人体安全,因此在农业生产上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对葡萄生产中的赤霉酸应用进行了总结探讨,以期提高葡萄生产行业的赤霉酸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