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5篇
基础科学   99篇
  10篇
综合类   13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1.
为了提高离心泵的水力性能,采用拓扑优化方法对离心泵蜗壳进行拓扑优化设计,建立了优化数学模型,优化目标函数为最小化流体的总压损失,约束条件为流体域的体积约束.基于OpenFOAM,编制了优化问题分析和求解程序,通过连续伴随法求得目标函数对设计变量的灵敏度,采用移动渐近线法(MMA)求解优化问题.二维蜗壳优化结果表明,提出...  相似文献   
92.
为实现同时提高双流道泵水力性能和结构性能的研究目标,采用均匀试验设计、高精度流固耦合计算、人工神经网络建模以及多目标遗传寻优相结合的方法,选取蜗壳的进口直径、进口宽度、隔舌安放角和扩散段长度为优化变量,利用均匀试验设计方法设计了50组试验,通过流固耦合计算方法得到双流道泵设计工况点的效率以及蜗壳段的最大应力,并以此为优化目标,通过BP人工神经网络训练建立近似函数,设计了离心泵专用的多目标多学科遗传寻优策略对目标函数进行寻优,得到了蜗壳几何参数组合的Pareto前沿。结果表明:相对于原始方案,优化方案的扩压效果明显改善,并且减少了隔舌处及扩散段的回流现象;优化方案的效率得到提升;优化方案的最大应力和最大应力点的平均振动速度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93.
针对ES250-370型双蜗壳式双吸离心泵隔板设计不合理导致泵效率不高和径向力过大,使轴发生变形引起密封部件磨损的问题,依据双蜗壳泵设计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叶轮径向力产生的原因及原双蜗壳泵存在的问题,提出了3种不同隔板位置的改进方案。基于CFX软件提供的RNG k-ε湍流模型及Simple算法对3种不同改进方案的双蜗壳进行定常数值模拟,得到了不同方案蜗壳中截面静压分布云图,并进行了轴应力和径向力分析。模拟和试验结果表明:3号方案双蜗壳泵比原双蜗壳泵额定点效率提高了7%,同时能够有效平衡叶轮的径向力,轴所受到的应力也最小,因此确定3号方案双蜗壳式双吸泵为最优设计,隔板起点为蜗壳的第4断面终点为第8断面,曲线方程为对数螺旋线。  相似文献   
94.
在离心泵蜗壳的设计过程中,由于其断面的多变性,如扩散管是由梯形断面到圆形断面过渡的不规则曲面,使得三维设计比较困难.利用Pro/ENGINEER的实体建模功能和Pro/Toolkit二次开发工具,在VC++6.0编程平台上,对其进行了三维参数化设计研究,同时创建了相应的菜单和对话框,以便于对其进行参数化设计操作.  相似文献   
95.
为研究双蜗壳泵内压力脉动情况,该研究以某大型双蜗壳双吸泵为研究对象,通过三维非定常计算对不同隔板起始位置对水力性能、叶轮径向力、蜗壳内各点压力脉动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双蜗壳结构后,设计点效率下降4%~5%;径向力大小在叶轮旋转过程中呈周期性变化,径向力大小受隔板起始位置影响较大,因此需要合理布置隔板起始位置;隔舌附近各点压力分布均呈现明显的周期性波动变化,隔舌后测点压力峰值、平均值及脉动值要远小于隔舌前测点,仅为隔舌前测点相应值的25%~50%,而且随着隔板起始位置后移,隔舌附近各点压力波动逐渐减弱;综合考虑水力性能及压力脉动影响,隔板起始点应布置于自隔舌点以叶轮中心为圆心向蜗壳出口方向旋转200°位置,该结构下水力效率最高,径向力最小,研究结果可以为大型双蜗壳双吸泵水力性能改进及结构优化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6.
蜗壳可减小离心泵的叶轮径向力,但数值模拟及试验结果均表明,不合理的隔板设计会导致双蜗壳泵较单蜗壳泵在原设计工况点处的扬程、效率分别相对下降21.8%和41.3%,不能满足实际工程需要.对隔板重新进行优化设计,取隔板起始位置、曲线方程中的常数、蜗壳第Ⅷ断面至隔板末端的长度3个参数为影响因素,每个因素各取两个水平,制定L4(23)标准正交试验,并对每一试验方案进行数值模拟,试验结果表明隔板起始位置(因素A)对泵的水力性能和径向力影响最为显著.由正交试验得到隔板的最优方案,并对其构成的双蜗壳泵进行内部流场分析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最优隔板应为隔板起始位置旋转至与蜗壳隔舌成180°对称结构、曲线方程中的常数为蜗壳基圆半径、隔板终止位置与隔舌处于同一铅直线,由此隔板构成的双蜗壳泵在保持泵原有的水力性能的同时,平均削减1/2的叶轮径向力.  相似文献   
97.
增压器无叶蜗壳内三维可压湍流流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心形线表征了一种增压器无叶蜗壳双梨形流道截面轮廓,用有限差分法对蜗壳内三维可压湍流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通过与IFA300型热膜风速仪的测量结果相比较,表明两者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分析了其喷嘴出口处及流道截面上的速度分布,结果表明,蜗壳尾段喷嘴出口处的速度较低,其余部位处速度分布较均匀;在蜗壳与初始截面处的流道中存在涡流。  相似文献   
98.
泵过流部件三维造型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炜巍  李红  李安虎 《排灌机械》2004,22(3):11-13,24
在泵三维造型的基础上,论述了实体造型在流场分析中的用途。以蜗壳流道为例,建立了控制方程,设定了计算区域及边界条件,给出了分析过程和分析结果;介绍了利用实体生成二维视图、数控加工、装配、生成3D图像等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99.
采用球族包络面的方法推导出蜗壳曲面方程,将方程应用于计算蜗壳的外形曲线、剖面形状、表面面积及展开,并与工程实例的相应值进行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0.
采用球族包络面的方法推导出蜗壳曲面方程,将方程应用于计算蜗壳的外形曲线,剖面形状,表面面及开,并与工程实例的相应值进行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