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5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11篇
  33篇
综合类   163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40篇
畜牧兽医   280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61.
<正>犬的精液冷冻保存,是将采集的新鲜精液,经过品质评定、稀释和冻前处理,按特定的程序降温,最后在超低温(-79℃~-196℃)下的长期保存。精液冷冻的实质就是精液与其周围的冷源环境进行能量交换的过程。精液在冷冻过程中放出一定的能量后,使由液相变化到固相。在这个过程中,对精子最有害的温度区是-20℃~-70℃的冰晶化温度区。精液  相似文献   
562.
不同解冻方案对牛冷冻精液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解冻是冷冻精子复苏的关键步骤,解冻方案的选择则是冷冻精子复苏的关键点。为筛选出适合目前我国规模化牧场冷冻精液的解冻方案,本研究分别采用6种解冻方案对冷冻精液进行解冻并观察其解冻活率。结果表明,随着解冻温度的升高和解冻时间的缩短,精子活率呈上升趋势,并且当解冻温度达到40℃,解冻时间为20s时,冷冻精子解冻后的活率达到最高。关于6种解冻方案对精液存活时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采用38~39℃解冻30s方案时,精子存活6h的活率最好。  相似文献   
563.
在概述常见水产品解冻技术原理的基础上,归纳了不同解冻技术在虾蟹类、软体类和鱼类中的应用,探讨了不同解冻方式对水产品感官、物理、化学及微生物指标的影响。传统解冻技术适用于大部分水产品,是目前最常用的解冻方式,但存在解冻时间长、效率低、微生物污染较严重等缺点。新型解冻技术解冻时间短,能够很好地减少微生物污染,尤其对于一些大型、高价值水产品的解冻颇具优势,但成本和能耗较高。与此相比,传统+新型组合解冻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单一技术的负面影响,但同时对于成本和安全性方面仍需要开展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64.
研究了在绵羊冻精稀释液中添加不同浓度(0、1、2、2.5、3 mmol/L)的谷胱甘肽(GSH)对细管冻精质量及体外受精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绵羊精子的冷冻稀释液中添加1 mmol/L GSH具有最好的效果,可以显著地增加冷冻解冻精子的活力以及精子质膜、顶体膜和DNA的完整性,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体外受精的卵裂率及囊胚率。  相似文献   
565.
为了考察应用从日本引进的高压静电解冻装置解冻的复鲜肉,按冷却肉生产方式进行加工、销售的质量,本文作了解冻复鲜肉与冷却肉质量的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感官质量评定和理化、微生物测定指标等方面两者基本上淡生差异,质量十分接近。本研究为高压一胸电解冻复鲜肉作为新品种上市,补充上海市冷却内的供应不足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66.
反复试验证明,维生素B12注射液是理想的布尔山羊鲜精室温保存稀释液和冷冻精液解冻液;A液和脱脂羊奶可用于4~5℃低温条件下精液保存,G液和I液是较好的冻精稀释液。但各种条件下的布尔山羊精液保存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精液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