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93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120篇
林业   176篇
农学   186篇
基础科学   590篇
  201篇
综合类   1924篇
农作物   153篇
水产渔业   197篇
畜牧兽医   444篇
园艺   234篇
植物保护   84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151篇
  2014年   287篇
  2013年   224篇
  2012年   309篇
  2011年   257篇
  2010年   238篇
  2009年   243篇
  2008年   205篇
  2007年   174篇
  2006年   165篇
  2005年   171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152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121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4篇
  1974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长期以来,柿树栽植保成活一直是林业生产中一个有待解决的难题,尽管人们在生产中对整地、保水、起苗、栽植模式等多方面进行了探索,在栽植中各个环节严格把关,但其成活率仍无明显改善,造林效果不佳。近年来随着国土绿化的提速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需求,柿树抗旱、抗寒的生物学特性,观赏效果、经济效益都较好的优势而被山区、平原、城镇绿化所看好,栽植范围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992.
大豆窄行密植是美国大豆专家 RLCooper教授研究成功的一项高产栽培技术,一般可增产 23%~ 25%,每公顷最高产量可达到 4500kg以上.  相似文献   
993.
[目的]分析人工藻结皮对土壤起沙风速和风蚀速率的影响及其风蚀防控效果,探索人工藻结皮在农田土壤风蚀防控中的可行性,为农田土壤风蚀防控提供新思路。[方法]研究了400,600,800,1 000,1 200 ml/m2共5个藻液接种量对农田土壤藻结皮形成的影响,进而采用风洞试验,研究人工藻结皮对土壤风蚀的防控效应,探讨了该技术应用于农田土壤风蚀防控的可行性。[结果]在室外自然环境条件下,通过接种藻液可形成不同盖度的藻结皮。藻接种量为1 200 ml/m2时,培养14 d盖度可达30%,50 d后,其盖度可达60%以上,藻生物量、结皮厚度是对照的52和9倍,均有显著差异(p<0.05)。人工藻结皮可显著提高农田土壤的起沙风速,降低风蚀速率。当藻结皮盖度为30%左右,起沙风速(9 m/s)较裸土增加44%,风蚀速率较裸土降低80%以上。[结论]通过在农田土壤接种藻液形成藻结皮,可显著改变土壤物理属性,增强土壤抗风蚀性。农田土壤接种藻液形成藻结皮可以作为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应用于农田土壤风蚀防控。  相似文献   
994.
[目的]起沙风和输沙势特征是评估区域风能环境的关键指标。分析巴音温都尔沙漠东北缘起沙风风况和输沙势变化特征,揭示该地区近地层风动力特点及风沙活动强度,评估区域风能环境状况,为研究区风沙运动研究和科学防沙治沙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巴音温都尔沙漠东北缘气象站2017—2021年的风况数据,系统分析了该区域起沙风风况和输沙势变化特征。[结果](1)该地区年均起沙风频率为43.70%,平均起沙风速为7.57 m/s,二者均以春季最高。不同季节和年均起沙风均以偏西(W,WSW,SW)和偏南(S,SSE,SE)风向为主。(2)年均输沙势(DP)为68.36 VU,合成输沙势(RDP)为29.39 VU,风向变率指数(RDP/DP)为0.43,合成输沙势方向(RDD)为91.33°,春季输沙势(DP)和合成输沙势(RDP)显著高于其他季节。(3)研究区起沙风平均风速对输沙势的影响大于起沙风频率,风沙活动强度主要由风速大小决定。[结论]巴音温都尔沙漠东北缘整体属于低风能环境,地表沙物质全年向东输移,春季是最主要的风沙活动期。6月是人工防护林建设和飞播造林治沙的关键时期,建议栽植防护林和飞播种子...  相似文献   
995.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原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变异病毒(PRRSV),临床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卧地不起、高热稽留、精神沉郁、厌食、呕吐、腹式呼吸,大便干燥或腹泻,部分患猪呼吸急促、皮肤发红变紫,少数毛孔有出血点.主要发生于育成猪和部分母猪,发病率50%以上,病死率高达50%~90%,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96.
<正>永修县立新乡张某家四岁半水牛分娩时难产,至第二天下午产出一头49kg小母犊。由于胎儿过大导致母牛卧地不起,阴道露出像足球大小的球状  相似文献   
997.
奶牛产后瘫痪又叫乳热症,是奶牛在分娩后和泌乳开始,对钙离子突然大量需求,从肠道吸收的和从骨骼中动用的钙不能完全补充从血液中动用的钙时发生的一种急性营养代谢障碍疾病,其特征是:低血钙,精神沉郁,全身肌肉无力,知觉丧失,四肢瘫痪,卧地不起,闭目昏睡,体温降低.本病在黑龙江省萝北地区近几年成为常见多发病,给奶牛生产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对188例患牛采用了中西兽医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总治愈率为100%,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8.
针对大豆垄三栽培模式下播种机施肥开沟器土壤扰动影响种-肥、种-种的空间配置关系问题,设计了一种双锥环型种床整理装置。通过理论分析确定在典型东北黑壤土、含水率20%和仿形机构下拉弹簧刚度4.48 N/mm条件下,双锥环型种床整理装置关键结构参数取值范围;应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方法,以作业速度、收土整形环母线长度和仿形下拉弹簧预伸长量为试验因素,选择种床平整度、垄顶5 cm深度土壤坚实度变异系数、播种深度变异系数、种子横向偏移离散度和种肥间距合格率为评价指标,实施关键结构和运用参数组合优化试验及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当作业速度小于等于14.4 km/h、弹簧预伸长量为90 mm、收土整形环母线长度为42 mm时,增设该种床整理装置的播种单体可以实现种床平整度达6.22 mm、垄顶5 cm深度土壤坚实度变异系数达17.39%、播种深度变异系数达13.74%、种子横向偏移离散度7.65%、种肥间距合格率达87.86%,较未设置种床整理装置播种单体的播种深度一致性和种肥间距合格率分别提高19.71%和24.26%,种子横向偏移离散度降低44.02%。研究结果为大豆垄三栽培配套高速精量播种机的...  相似文献   
999.
为提高棉秆起拔率,实现棉秆的整株拔取,设计了一种皮带夹持式拔棉秆装置,主要由前悬挂装置、分禾器、起拔输送装置以及液压系统构成。机具关键部位为起拔输送装置,作业时通过皮带夹持将棉秆拔出,随后输送皮带将拔起的棉秆输送至机具一侧,并有序地铺放在地表上。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前进速度、主动轮转速、拔秆高度为影响因素,以棉秆拔断率和漏拔率为试验指标,开展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较优工作参数组合为主动轮转速250r/min、拔秆高度80mm、前进速度2km/h,在此工作参数组合下,棉秆拔断率为3.83%,棉秆漏拔率为5.93%,满足拔秆作业要求。研究结果可为后续棉秆收获机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为突破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模式受到播种机机械化水平低的限制并减少硬粘土及多雨条件对大豆玉米复合种植的不利影响,设计一款集旋耕、起垄、施肥、播种等作业功能于一体的2BSQF-6型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播种机。首先结合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农艺要求,提出2BSQF-6型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播种机整体结构设计方案。然后对旋耕、起垄、播种以及仿形等关键部件进行设计并确定关键参数。最后在灌云县大豆农场种植基地展开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播种试验。经田间试验表明,在作业速度为4.7 km/h时,大豆玉米播种深度合格率均为93.3%,大豆和玉米的粒距合格率分别为85%和95.2%,漏播率均控制在8%以下,机具各项指标均满足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