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4篇
林业   11篇
农学   43篇
基础科学   6篇
  13篇
综合类   312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280篇
园艺   22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樊永红  金湘  毛培宏 《安徽农业科学》2012,(29):14183-14184,14215
[目的]探讨重组异常汉逊酵母菌N6076次生代谢产物中红色组分的制备及其GC-MS检测方法。[方法]应用薄层层析色谱方法大量制备重组异常汉逊酵母菌N6076次生代谢产物中的红色组分,通过无水乙醇溶解、GC-MS检测以及化合物结构比对,分析其类别。[结果]该红色组分为醌类化合物,在WILEY、Nist和Nbs化合物库中均未发现与其结构完全相同的化合物。[结论]该研究为所得红色组分的NMR结构鉴定及结构与生物学效应关系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2.
聂凌鸿  樊璐  季方 《安徽农业科学》2012,(2):1036-1038,1122
[目的]初步探讨Biolog微生物自动分析系统在大曲细菌、酵母菌鉴定中的应用。[方法]利用稀释平板法,采用营养琼脂培养基和麦芽汁培养基,分别对单粮型大曲样品中的细菌和酵母菌进行分离培养。对分离纯化的细菌和酵母菌,经菌落观察和镜检后,利用Biolog微生物自动分析系统对其进行鉴定。[结果]从大曲单个菌落样品中分别分离出7株纯化的细菌菌株和4株纯化的酵母菌株,经Biolog微生物自动分析系统,确定其中5株细菌分别为:M1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M2为青岛芽孢杆菌(Bacillus qingdaonen-sis)、M3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M4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M5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确定其中2株酵母菌分别为:N1为产香酵母(Zygosaccharomyces cidri);N2为布拉酵母菌(Saccharomyces boulardii)。[结论]该研究为大曲中的微生物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3.
[目的]初步探讨Biolog微生物自动分析系统在大曲细菌、酵母菌鉴定中的应用.[方法]利用稀释平板法,采用营养琼脂培养基和麦芽汁培养基,分别对单粮型大曲样品中的细菌和酵母菌进行分离培养.对分离纯化的细菌和酵母菌,经菌落观察和镜检后,利用Biolog微生物自动分析系统对其进行鉴定.[结果]从大曲单个菌落样品中分别分离出7株纯化的细菌菌株和4株纯化的酵母菌株,经Biolog微生物自动分析系统,确定其中5株细菌分别为:M1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M2为青岛芽孢杆菌(Bacillus qingdaonensis)、M3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M4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M5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确定其中2株酵母菌分别为:N1为产香酵母(Zygosaccharomyces cidri);N2为布拉酵母菌(Saccharomyces boulardii).[结论]该研究为大曲中的微生物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4.
在阐述应用于果蔬生物防治的拮抗酵母菌的特点与种类的基础上,综述了酵母菌对果蔬病害的拮抗机理与提高拮抗酵母菌生物防治效果方法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生物抑菌剂商业化应用的局限性与拮抗酵母菌研究与应用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5.
酸马奶的营养成分与保健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酸马奶是以鲜马奶为原料,经乳酸菌和酵母菌共同发酵而成的古老的乳饮料.蒙医学中很早就有用酸马奶治疗疾病的记载,能够舒筋活血、通络、排毒、消食健胃、促进新陈代谢、增强肝脾功能、提高人体免疫力,能预防和治疗多种慢性疾病.酸马奶之所以具有如此良好的医疗保健功能,主要是因为鲜马奶在微生物发酵的作用下产生了大量的生物活性物质.本文通过对内蒙古锡林郭勒地区牧民传统工艺发酵的酸马奶营养特性进行分析,旨在让更多的消费者认识酸马奶的医疗保健价值.  相似文献   
66.
时代 《绿色科技》2012,(5):164-166,168
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了应用低成本吸附剂废酵母菌在微波改性后去除废水中重金属铜(Ⅱ)离子,并通过改变反应过程中的pH值、反应时间、初始浓度、废酵母菌投加量、反应温度等因素来影响吸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pH值为7.0、反应时间为90min、温度为55℃、Cu2+初始浓度为40mg/L、微波改性废酵母菌投加量为4g/L时,微波改性酵母菌的最大吸附容量为41.84mg/g。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式。吸附过程的热力学常数△G0、△H0和△S0分别为-6.12kJ/mol、9.2kJ/mol和48.19kJ/mol。说明废酵母菌对Cu2+的吸附是自发的吸热反应。微波改性废酵母菌对Cu2+的吸附动力学模型能够较好地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67.
时代 《绿色大世界》2012,(5):164-166,168
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了应用低成本吸附剂废酵母菌在微波改性后去除废水中重金属铜(Ⅱ)离子,并通过改变反应过程中的pH值、反应时间、初始浓度、废酵母菌投加量、反应温度等因素来影响吸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PH值为7.0、反应时间为90min、温度为55℃、Cu2+初始浓度为40mg/L、微波改性废酵母菌投加量为4g/L时,微波改性酵母茵的最大吸附容量为41.84mg/g。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式。吸附过程的热力学常数△G0、△H0和△S0,分别为-6.12kJ/mol、9.2kJ/mol和48.19kJ/mol。说明废酵母菌对Cu2+的吸附是自发的吸热反应。微波改性废酵母菌对Cu2+的吸附动力学模型能够较好地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68.
王凯  胡福良 《蜜蜂杂志》2012,32(11):9-10
2011年4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蜂蜜(GB14963-2011),并于2011年10月20日起实施。此标准代替了《蜂蜜卫生标准》(GB14963-2003)以及《蜂蜜》(GB18796-2005)中的对应指标[1]。  相似文献   
69.
母猪在哺乳期喂给活酵母菌,可以提高其繁殖力,缩短断奶到发情的间隔时间,减少母猪体重损失,提高仔猪的初生重。本文重点介绍母猪在哺乳期饲喂活酵母菌对提高仔猪断奶体重、改善断奶后生产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0.
饲用微生物的种类与作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目前,食品安全和养殖污染是影响饲料畜牧业稳定持续发展的两大问题,这两大问题又与动物疾病、动物生产潜能的发挥息息相关。饲用微生物作为综合解决以上问题的方案之一,已经得到业内较大范围的认可,本文对普遍使用的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菌的作用作简略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