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54篇
  免费   204篇
  国内免费   352篇
林业   652篇
农学   297篇
基础科学   445篇
  1877篇
综合类   2707篇
农作物   142篇
水产渔业   252篇
畜牧兽医   335篇
园艺   242篇
植物保护   461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49篇
  2022年   152篇
  2021年   159篇
  2020年   191篇
  2019年   188篇
  2018年   143篇
  2017年   230篇
  2016年   256篇
  2015年   263篇
  2014年   368篇
  2013年   379篇
  2012年   390篇
  2011年   430篇
  2010年   419篇
  2009年   368篇
  2008年   411篇
  2007年   304篇
  2006年   264篇
  2005年   251篇
  2004年   206篇
  2003年   276篇
  2002年   173篇
  2001年   179篇
  2000年   143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118篇
  1997年   109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95篇
  1994年   94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63篇
  1990年   81篇
  1989年   81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5篇
  1975年   3篇
  1965年   5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气象观测从人工观测走向自动观测,自动观测数据较为精准,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亟需改善,本文就地面气象观测数据的计算机审核疑误、人工审核疑误数据处理技术进行了初步探究,并就如何提高质量控制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92.
介绍了建湖县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及防治现状,对赤霉病发生的主要相关气象因子进行分析,提出改进预报方法及完善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3.
高杰 《北京农业》2016,(5):140-141
随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也在不断提高,但目前天气预报服务需求与准确性之间不符的现象较为突出。基于此,探讨如何有效提升天气预报准确性,为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94.
新疆草原辽阔,畜牧业生产是新疆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主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草原蝗虫是新疆草原最主要的重大害虫之一。新疆草原蝗虫一年发生1代,主要蝗虫种为意大利蝗(Calliptamus it alicus)、红胫戟纹蝗(Dociostaurus kr aussi)、西伯利亚蝗(Gomp hocerussibir icus)以及亚洲飞蝗(Locusta migr ator ia)等[1-2]。草原蝗虫为较典型的气候型害虫,高温干旱的天气利于草原蝗虫的发生发展[3-9]。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新疆气候变暖的趋势也逐年加剧,导致蝗害面积不断扩大。2006年新疆草原蝗虫发生面积已达203.1万hm2,使草地生态环境更加恶化。在大的生态环境非常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的现实情况下,必须制定出短期、中长期的应急与应需规划及策略。对蝗虫的预测预报由被动变主动,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及时准确地预测预报蝗虫发生的区域、时间、趋势是新疆防治蝗虫的关键。笔者就目前蝗虫防治中的一些理论与技术问题进行梳理,虽然不尽详细,但希取抛砖引玉之意,与广大同行及同事交流。  相似文献   
95.
利用2005—2015年兰州市榆中县大气能见度的观测资料,分析了影响榆中县能见度的气象因子,利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建立榆中县能见度的预报方程,并将2016年的数据代入预报方程进行检验,最后得到2016年榆中县能见度的预报值,将2016年榆中县能见度的实测值和预报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榆中县能见度夏季和秋季相对较好,而春季由于沙尘天气的出现和比较多的大风天气对能见度的影响比较大;冬季则主要是雾、霾天气的影响和农村燃煤取暖而产生的烟雾对能见度的影响比较大。  相似文献   
96.
利用东北农作区58个气象站点1961—2010年的逐日气象数据,基于Simulation of Evapotranspiration of Applied Water(SIMETAW)模型分析气候变化背景下东北农作区春小麦生育期内作物需水量(Crop evapotranspiration,ETc)和灌溉需要量(Evapotranspiration of applied water,ETaw),以及典型站点春小麦的灌溉需求指数(Irrigation demand index,IDI)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0年来,东北农作区日平均温度呈显著上升趋势,平均降水量下降趋势不明显,平均太阳辐射及作物蒸散量呈显著下降趋势。春小麦生育期作物需水量和灌溉需要量呈下降趋势,其分布均表现为西多东少。50年来春小麦作物生育期需水量下降主要集中于松辽及兴安岭南部地区,东部地区变化趋势不明显;生育期灌溉需要量下降集中于松辽及兴安岭地区,三江平原地区略有增加,长白山地区多年保持平稳。  相似文献   
97.
春尺蠖在二二四团危害已有多年,根据调查发现2013年的越冬羽化量较大,预计今年在部分防护林上将会爆发,并可能对森林资源和造林绿化成果造成了严重危害.为了及时掌握春尺蠖发生动态,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提高防治效果,保护造林绿化成果,病虫鼠害预测预报站,对春尺蠖进行预测预报.  相似文献   
98.
本文选取米林县本站及扎贡沟黄牡丹物候资料及生长期气候观测资料,对比分析花期与当地气象条件的关系,建立野生黄牡丹花期预报模型,以2016年观测数据作为独立样本检验预报模型,得出通过观测萌动期运用该模型,预测2017年扎贡沟野生黄牡丹盛花期为5月22日至6月4日,在"5·28"文化节当天通过实地观测确定属于黄牡丹盛花期。  相似文献   
99.
<正>春尺蠖(Apochemia cineraraius Erschoff)属鳞翅目尺蛾科,又名春尺蛾,主要危害杨、柳、榆、槐、桑树和果树。该虫具有发生早、危害期短、幼虫发育快和食量大的特点,以幼虫取食寄主的嫩芽、幼叶为主。幼虫达到3龄后进入暴食阶段,常将整树叶片吃光,幼虫再通过吐丝借助风力转移到附近树上继续危害,如果防治不力很有可能爆发成灾,被春尺蠖危害的林地树叶被吃光,树势衰弱,还容易引起蛀干害虫危害,导  相似文献   
100.
2014年12月23-25日,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工作站在呼和浩特成功举办了全区草原鼠虫害监测与防治技术培训班,来自全区各盟市、旗县的122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技术培训,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工作站站长高文渊、副站长赵英出席了培训班开幕式。本次培训特邀中国农业大学、国内鼠类研究领域专家施大钊教授重点对内蒙古自治区主要草原鼠害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等内容a进行了详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