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54篇
  免费   204篇
  国内免费   352篇
林业   652篇
农学   297篇
基础科学   445篇
  1877篇
综合类   2707篇
农作物   142篇
水产渔业   252篇
畜牧兽医   335篇
园艺   242篇
植物保护   461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49篇
  2022年   152篇
  2021年   159篇
  2020年   191篇
  2019年   188篇
  2018年   143篇
  2017年   230篇
  2016年   256篇
  2015年   263篇
  2014年   368篇
  2013年   379篇
  2012年   390篇
  2011年   430篇
  2010年   419篇
  2009年   368篇
  2008年   411篇
  2007年   304篇
  2006年   264篇
  2005年   251篇
  2004年   206篇
  2003年   276篇
  2002年   173篇
  2001年   179篇
  2000年   143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118篇
  1997年   109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95篇
  1994年   94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63篇
  1990年   81篇
  1989年   81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5篇
  1975年   3篇
  1965年   5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中国水产》2014,(10):55-55
<正>10月份天气转凉,水温渐渐下降。我省白天平均气温19℃,夜晚平均气温10℃,昼夜温差大,池塘平均水温12℃~17℃。鱼类还有少量进食,病害发生几率虽有减少但仍不能忽视。据往年我省水产养殖病害数据分析及今年水产养殖病害发展趋势,10月份水产养殖易发生细菌性败血  相似文献   
992.
<正>7月份我省各地将持续高温,水产养殖动物进入生长旺盛期,残饵及排泄物增多,病原体繁殖加快,并且期间会有雷阵雨、台风等突变天气,气温变化幅度大,水质易变、易恶化,是水产养殖病害的高发期。一、警惕病害1.南美白对虾:易发桃拉综合征、白斑综合征、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等病毒性疾病及弧菌等细菌性疾病,重点关注浙北、浙东对虾养殖区域。2.海水蟹类:易发黑鳃病、纤毛虫病等,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993.
以谷子( Setaria italica)、冬小麦( Triticum aestivum Linn 。)为研究对象,利用人工模拟降雨测定了不同降雨强度和生长阶段两种作物植株的穿透雨,采用人工喷雾法测定了不同生长阶段的冠层截留,根据水量平衡法计算了不同观测阶段的茎秆流。结果表明:谷子、冬小麦冠层对降雨的再分配作用显著,谷子冠下穿透雨率平均约为79%,茎秆流率平均约为20%,冠层截留率平均约占1%;冬小麦冠下穿透雨率平均约为79%,茎秆流率平均约为19%,冠层截留率平均约占2%。在其全生育期内,两种作物冠下穿透雨与茎秆流呈彼此消长趋势。穿透雨量和茎秆流量与降雨强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但是穿透雨率和茎秆流率与降雨强度的关系不显著。茎秆流量和冠层截留量及其二者占总降雨量的比率均与作物叶面积指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但穿透雨量及穿透雨率随叶面积指数增加呈显著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994.
温度是影响蝗虫滞育的重要环境因子,为明确有效积温对东亚飞蝗卵滞育的影响,本文设置6个有效积温梯度处理饲养2代飞蝗,结果表明544.3、662.2、678.8、760.2、840.0、843.5日度处理下蝗卵滞育率为73.1%、58.6%、48.6%、12.1%、0、0;越冬蝗卵部分滞育,滞育率(D)与越冬前卵期有效积温(Y)负相关,D=-0.719Y+82.75,R2=0.774,Y≥115.1日度时蝗卵全部孵化。进一步分析越冬前不同温度积累有效积温对蝗卵滞育影响,结果表明27℃以上有效积温(E)对滞育率(D)影响最显著,呈线性负相关,D=-0.058E+0.732,R2=0.967。越冬蝗卵经历负积温(X)越小,滞育率(D)越低,呈线性负相关:D=-0.155ln(|X|)+1.136,R2=0.970。本文明确了不同时期越冬蝗卵滞育率与有效积温关系,为飞蝗发生期、发生量预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5.
<正>据甘肃省各地植保部门监测调查,当前全省马铃薯晚疫病已发生84万余亩,重发面积8万亩。结合当前发生情况、天气情况及品种抗病性等综合分析预测,8月上旬,马铃薯晚疫病将偏重发生,局部地区有暴发流行危害的可能。防控措施如下: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各地严  相似文献   
996.
<正>纽发姆公司近日公布2014财年上半年(2013年8月31日至2014年1月31日)公司业绩预报,预计息税前利润达5000万至6000万美元,基本达到此前的预期范围,但接近下限。澳大利亚地区上半财年的表现预计与去年类似。关键种植区十二月及一月炎热干旱的不利气候持续。这导致了  相似文献   
997.
<正>根据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发布的《2014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针对近年来冬季气候偏暖,雾霾偏重等特点,需做好小麦赤霉病、白粉病、蚜虫、粘虫等常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工作。结合2013年小麦病虫发生的情况,加之2013年冬季气温较往年偏高,降水少,有利于粘虫和蚜虫的越冬生存,据冬季的田间调查来看,田间残存的虫口基数大,对今年的害虫发生有利。此外,小麦赤霉病是长江流域常发性的病害,近年来随着冬季温暖和雾霾多发,有向北扩散和加重危  相似文献   
998.
在孟津黄河漫滩的河岸带上开展了野外定位观测,研究了自然降雨情况下,河岸林地转变成农耕地前后降雨地表径流产流的污染特征。结果表明,河岸滩区具有较强的土壤人渗能力,径流产流的次降雨量临界值为20mm;滩区径流系数相对偏小:耕地平均3.5%,林地平均2.0%;在耕地开垦初期,由于雨滴的直接溅蚀,表土存在“板结”现象,径流系数增加较为明显。河岸滩区的降雨径流呈弱碱性(pH=8.0—9.5),且盐分含量偏高;耕地径流和林地径流水质的差异表现在耕地径流具有较低的高锰酸盐指数和总氮含量;由于耕地的径流产生量明显大于林地,耕地径流的污染物(土壤颗粒物、有机物、总氮和总磷)产生总量约是林地径流的1.5-3.0倍。土壤翻动后的首次降雨通常会引起耕地较平时5—10倍的土壤颗粒物和总磷流失。林改耕后,径流颗粒物和总磷含量较参照耕地平均增加3倍,成为滨河漫滩农田开垦初期的应首要控制的污染物。河岸滩区在河岸缓冲、屏障和面源污染物削减方面具有重要的水文生态功能,因此在河岸滩区的开发进程中,应注重加强对原生河岸带的生态保护与管理。  相似文献   
999.
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降雨产流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延安燕沟试验区建立草地、刈割草地、翻耕草地、灌木地、刈割灌木地、翻耕灌木地径流小区,通过对30场人工模拟降雨产流试验中产流历时、径流强度、径流深、入渗率数据的分析,得出草灌地产流历时远大于翻耕地和刈割地。翻耕灌木地径流强度及波动幅度最大,为翻耕草地的1.5倍、草地的3.4倍、灌木地的15.7倍。在各次降雨过程中,草地平均径流深、入渗率分别为17.1 mm和75%,刈割草地为25.3 mm和62%,翻耕草地为38.4 mm和35.6%,灌木地为3.2 mm和97%,刈割灌木地为5.6 mm和92%,翻耕灌木地为46 mm和35%。研究结果表明,植被能有效地拦蓄径流,而对草灌地的破坏可引发黄土丘陵区严重的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Bayes判别分析法的密云县山洪泥石流预报模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密云水库上游密云县境内山洪泥石流灾害多发的特点,首次将Bayes判别分析法原理运用于自然灾害的预测预报.运用系统科学和山洪泥石流预报原理,对密云水库上游密云县境内影响山洪泥石流发生的系统内部要素和系统外部环境条件进行分析,确定用影响山洪泥石流发生的前15 d的实效雨量和当日雨量作为预报模型因子,并建立起一组山洪泥石流预报模型,经自身验证法和交互验证法对模型进行检验,其判断正确率均为82.4%,达到了Bayes判别分析要求的判别模型自身验证正确率>80%的要求,两种方法检验结果一致,模型表现稳定,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可靠,可以投入使用.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的山洪泥石流预测预报提供一种较为简单易行的方法,为密云县山洪泥石流灾害防治提供一定的支撑,以减少山洪泥石流发生所导致的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