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81篇
林业   17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209篇
  79篇
综合类   121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7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在花椰菜莲座后期,测定了低容量吹雾法和高容量喷雾法雾滴在花椰菜上的沉积分布。结果表明,两种喷撒技术形成的雾滴在叶片上的单位面积沉积量均以中层叶较高,内层与外层叶上较低;但吹雾法雾滴在内层和中层叶上的沉积量明显比喷雾法高,在中层叶背面的沉积机率亦比后者大。  相似文献   
112.
为了初步探究单旋翼电动无人机对莲雾与荔枝果树航空喷施的雾滴沉积效果,论证航空作业方式的可行性。针对2种果树设计了包含4个独立作业架次的喷施验证试验,研究了HB-Y-15L与DN-18N单旋翼电动无人机以常规作业参数对莲雾与荔枝果树进行往复式喷施作业时,对应果树冠层各层正反面采样区域的雾滴沉积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在0.3~1.5 m/s的微风条件下,当2种型号的单旋翼电动无人机分别以距果树冠层顶部1 m的飞行高度、2 m/s的飞行速度对莲雾与荔枝果树进行往复式航空喷施作业时,机型对于莲雾、荔枝果树垂直各层采样区域的雾滴沉积水平的影响并不是很显著;经对比分析,HB-Y-15L型无人机喷施雾滴在莲雾树树冠各层间的雾滴穿透性(18.69%)较佳,DN-18N型无人机喷施雾滴在荔枝树树冠各层间的雾滴穿透性(21.25%)较佳;但2种机型在莲雾、荔枝果树各层正反面采样区域测得的雾滴分布均匀性值普遍处于50%以上水平,最高值高达210.06%,均表现出了较差的雾滴分布均匀性,果树沉积均匀性方面研究亟需加强;同时,在未来进行莲雾、荔枝果树航空喷施作业时,为了保证最佳的喷施有效沉积量,建议无人机配套使用喷雾角为80°的小喷雾角度的喷头。该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单旋翼电动无人机应用在莲雾与荔枝果树上的喷施效果,可为合理喷施农药、提升农药利用率提供参考,对进一步推动莲雾、荔枝果树飞防作业普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3.
李雪  陆岱鹏  王士林  范道全  周浩  吕晓兰 《农业机械学报》2020,51(S2):261-267,315
为了进一步研究固定管道式常温烟雾系统的风场分布特性和雾滴沉积分布特性,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非稳态模拟,通过建立固定管道式常温烟雾系统在温室内作业的气流速度场仿真模型及雾滴沉积分布仿真模型,分析了该系统在3组作业参数(液压为0.05MPa,气压为0.2、0.3、0.4MPa,3组作业参数分别对应的喷头出口截面平均气流速度为200、400、600m/s)〖JP2〗下的气流速度分布特征及在3组作业参数、4组高度水平(0、40、60、80cm)和2个〖JP〗雾滴沉积区域(喷头正下方区域和喷头中间区域)下的常温烟雾系统的雾滴沉积分布特性,并对雾滴沉积分布特性进行了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固定管道式常温烟雾系统作业时可在棚室内形成涡旋气流,有益于雾滴在整个棚室内的漂浮、弥散和沉积,根据仿真和试验结果得出本系统的最优作业参数为气压0.3MPa、液压0.05MPa。喷头正下方和喷头中间区域的雾滴最大沉积量分布在喷头喷射方向前方1m区域(采样点5),且沿喷头喷射方向呈逐渐降低趋势。相同试验条件下,雾滴沉积量随着气流速度的增加呈降低趋势。喷头正下方的雾滴地面沉积量低于中间区域的雾滴地面沉积量,而在高度水平40、60、80cm下,喷头正下方相应的雾滴沉积量高于中间区域。正下方区域的雾滴主要沉积分布在60~80cm的高度区间,中间区域的雾滴主要沉积分布在高度40、80cm区域。不同作业参数下雾滴在不同高度的仿真和实测沉积量相关系数范围为0.990~0.924。雾滴沉积量仿真值和实测值的相对误差范围为0.008~0.374, 说明CFD仿真可较准确地预测模拟常温烟雾系统气流速度场与雾滴沉积分布特性,指导实际作业参数优化。  相似文献   
114.
锥形风场式防飘移装置雾滴沉积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军  刘昶希  初鑫  李宇飞  孙舒仪  张伟 《农业机械学报》2020,51(12):142-149;174
喷雾机械在进行植保作业时雾滴飘移和沉降是影响作业效果的重要因素。为减少雾滴飘移和非靶标区域内的无效沉降,设计了一种锥形风场式防飘移装置,以锥风风速、侧风风速、喷雾压力为因素,通过三因素三水平室内雾滴飘移沉积试验,明晰锥形风场对雾滴沉积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3种因素对雾滴的沉积特性都有较为显著的影响,其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锥风风速、侧风风速、喷雾压力。当侧风风速为2m/s时,有锥风作用的雾滴体积中径较无锥风平均降低了11.7%,雾滴覆盖率、沉积密度、沉积量分别提高了21.9%、26.7%、22.6%。响应曲面模型优化结果显示,当侧风风速2m/s、喷雾压力为0.34MPa、锥风风速为16.53m/s时,雾滴沉积量最优值为3.14μL/cm2。当侧风风速大于2m/s时,应该降低喷雾压力、增大锥风风速,从而保证较优的雾滴沉积量。试验验证结果与模型预测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15.
为明确助剂与静电对背负式静电喷雾器喷雾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影响,研究了两种助剂及静电配合喷施40%戊唑醇·咪鲜胺悬浮剂在小麦上的雾滴沉积及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结果 表明:助剂能够增加雾滴表面黏度,降低雾滴表面张力,提高施药质量;静电能够使带电雾滴向靶标定向移动,提高施药效果.在同一作业条件下,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静电在提高雾...  相似文献   
116.
风洞实验室喷雾飘移试验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飘移性是衡量喷雾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风洞试验能够有效地控制喷雾条件,从而可对环境因素和使用参数对飘移性的影响进行更为系统的研究。该文通过对不同类型喷头的测试,分析了不同因素对飘移性的影响程度和趋势,并对飘移雾滴在空间的分布状态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7.
为探究装配离心雾化喷头的喷杆喷雾机在小麦田植保作业中的适用性,研发了一种基于低容量离心雾化技术的喷杆喷雾机(BSC),以添加诱惑红示踪剂的3种药剂(5%己唑醇悬浮剂、40%氧乐果乳油和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的混合复配制剂为供试药液,与装配液力式喷头的背负式喷雾器(KSH)、喷杆喷雾机(BSH)以及装配离心雾化喷头的背负式喷雾器(KSC)进行田间施药对比试验,分析了4种机具的主要作业效果指标——雾滴沉积分布均匀性、小麦冠层药液穿透性、作业效率以及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对于沉积均匀性,离心雾化低容量喷杆喷雾与常量喷雾无显著性差异,而装配离心雾化喷头的背负式喷雾器的沉积均匀性低于其他3种机具;与常量喷雾相比,离心雾化方式有效提高了药液的冠层穿透性,最多可提高2.9倍;与常量喷杆、低容量离心背负和常量背负式喷雾器相比,低容量离心喷杆喷雾机的作业效率分别提高0.5倍、5.6倍和18.6倍;对比空白处理,低容量离心喷雾和常量喷雾方式防治效果显著,但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该研究可为低容量施药技术、超低容量施药技术和离心雾化技术在喷杆喷雾机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8.
近年来,农业航空植保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其喷雾效果的好坏与雾滴粒径大小、雾滴飘移及沉降速度等因素密切相关。其中,雾滴粒径主要是由喷头类型决定的,是农药喷雾技术中相对容易控制的参数,也是直接影响到农用无人机喷雾质量及作业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减少环境污染,节约农药资源,提高喷施效率,解决当前农用无人机在农业领域的发展问题,课题组阐述了农业航空喷洒中常用的喷头种类,并且指出了不同喷头类型对农业航空喷施质量产生的不同影响,最后根据农业航空喷施的特点,提出了可控雾滴施药技术是无人机喷头发展重要趋势的论断。研究结果表明:在农药喷洒技术中,雾滴直径是最容易控制的因素,它的大小对喷洒的品质和病虫害的防治效果有很大的影响;为了减少环境污染,达到最好的病虫害防治效果,还应对喷雾颗粒尺寸进行适当的控制。  相似文献   
119.
管道自动顺序喷雾可解决果园种植管理中病虫害防治作业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及人工喷药中的安全问题。为此,设计了管道自动顺序喷雾架的主体支撑部分及喷头支撑与定位部分,并以满足喷头雾滴范围既能覆盖果树树冠且不能喷在树冠外边为原则,对喷头的布置方式进行了定量的设计及计算。以管道自动顺序恒压喷雾系统为试验平台,在梅州柚子园进行了雾滴穿透性及有效性的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树冠的前冠面、中膛、后冠面都有雾滴附着,喷雾有效率分别为88.9%、100%、83.3%;雾滴沉积量分别为0.032、0.033、0.029mL。通过试验,测试了果园管道自动顺序喷雾系统的性能及喷雾效果,为果树病虫害防治减量施药提供了新方法,为管道自动顺序喷雾架的优化和喷头布置的优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0.
为深入分析无人机进行施药作业过程中飞行高度和飞行速度对喷药效果带来的影响,对无人机喷药系统进行了设计。以无人机整体施药运作机理为载体,结合作业过程中的喷雾流量、雾滴粒径及飞行速度等核心参数,选择雾滴沉积密度、雾滴沉积覆盖率、雾滴沉积均匀度为衡量指标,建立喷药系统理论控制模型,并进行喷药系统的硬件系统设计和软件程序编写,展开无人机施药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施药流量控制条件下,不同飞行高度的雾滴沉积平均覆盖率整体呈现出下降趋势,且当无人机选择飞行高度H=1.4m、飞行速度V=0.5m/s组合参数条件下,该喷药系统的雾滴沉积覆盖率为26.9%,雾滴粒径分布均匀度达90%以上,雾滴沉积密度保持在70%以上,为最佳施药参数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