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81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106篇
林业   458篇
农学   136篇
基础科学   27篇
  22篇
综合类   1631篇
农作物   80篇
水产渔业   287篇
畜牧兽医   1126篇
园艺   347篇
植物保护   355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76篇
  2013年   208篇
  2012年   315篇
  2011年   303篇
  2010年   217篇
  2009年   264篇
  2008年   331篇
  2007年   229篇
  2006年   209篇
  2005年   256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6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6篇
  1980年   5篇
  1965年   13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40篇
  1956年   12篇
  1955年   6篇
  1953年   7篇
  1952年   5篇
  195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进行阿维·甲氧虫酰肼浓乳剂防治稻纵卷叶螟药效研究,结果表明:阿维·甲氧虫酰肼浓乳剂750 mL/hm2防治稻纵卷叶螟的效果较好,与对照药剂20%康宽悬浮剂150 mL/hm2的防治效果相当,生产上可以推广使用。注意掌握在卵孵高峰期用药,若用药不及时,虫龄达2~3龄,或大发生情况下,应适当增加用量。  相似文献   
72.
中蜂囊状幼虫病是一种由中蜂囊状幼虫病毒引起的严重威胁中蜂健康的传染性疾病。目前由于该病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方式,因此,预防与及时检测对于遏制该病传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从临床诊断、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方面总结中蜂囊状幼虫病检测与鉴定的方法,包括形态诊断、RT-PCR技术、实时荧光定量PCR、巢式PCR、胶体金免疫快速诊断技术、ELISA、血清学技术和基因芯片等,为中蜂囊状幼虫病毒检测方法的改进和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3.
74.
比较了常用的烟青虫人工收集方法和新研发的烟青虫初孵幼虫快速收集方法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与人工收集方法相比,快速收集方法获得初孵幼虫所用时间少,收集的初孵幼虫存活率搞,达96.33%,且收集的幼虫发育更加整齐,雌、雄蛹单头质量(雌蛹295.33 mg,雄蛹284.66 mg)略大;还可节省大量人力,避免了人工挑虫对初孵幼虫的伤害,保障了烟青虫实验种群的大量优质扩繁。  相似文献   
75.
正马铃薯已成为陕西佳县农作物主导产业之首,近年来地膜马铃薯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耕作技术较为粗放,农民不重视病虫害的防治,马铃薯二十八星瓢虫已成为薯类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严重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笔者根据几年来的生产实践,总结推广了马铃薯二十八星瓢虫综合防治措施,效果明显。1形态特征马铃薯二十八星瓢虫成虫体长7~8 mm,赤褐色,体表有黄褐色细毛。前胸背板前缘凹陷,中央有一较大的剑状斑纹,两侧各有2个黑色  相似文献   
76.
【目的】研究人工采挖和自然坡度对冬虫夏草数量的影响。【方法】通过对不同采挖强度 S1 (2 人/hm2 )、S2 (4 人/hm2 )和 S3 (6 人/hm2 )和产区自然坡度(G1,7°;G2,17°;G3,25°)下冬虫夏草幼虫数量和采挖数量进行调查,分析采挖强度和产区坡度对幼虫数量和冬虫夏草采挖量的影响。【结果】采挖强度和坡度与幼虫数量和冬虫夏草采挖数量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 05);采挖强度和幼虫数量相关度高(r 2 =-0. 45,r 2 =-0. 58),坡度和冬虫夏草采挖数量相关度高(r 2 =-0. 74,r 2 =-0. 78),采挖强度和坡度互作对幼虫数量和采挖数量影响不显著(P>0. 05)。不同采挖强度下,幼虫数量和冬虫夏草采挖数量均为 CK=S1>S2>S3( P<0. 05);不同坡度下,幼虫数量和冬虫夏草采挖数量均为 CK=G1>G2> G3( P<0. 05);且在各个采挖强度下,随坡度的增加,幼虫数量和冬虫夏草采挖数量均呈显著降低趋势 (P<0. 05)。 此外 ,冬虫夏草采挖数量显著地受蝙蝠蛾幼虫数量的影响且呈正相关(P<0. 05)。 【结论】 S1采挖强度、G1小坡度适合幼虫数量的增长和冬虫夏草的采挖数量,且不影响翌年冬虫夏草的产量。然而,采挖活动有可能对草地的土壤、幼虫喜食性牧草、冬虫夏草真菌孢子的弹射等产生综合影响,土壤的理化性质会影响蝠蛾寄主幼虫的存活状态,冬虫夏草菌孢子的弹射量也会影响冬虫夏草的形成。  相似文献   
77.
利用生物转化方法不但能将畜禽粪便资源化,还能减少粪便对环境的污染,做到节能减排。作为饲用昆虫的一种,黑水虻的幼虫可以将畜禽粪便、餐厨垃圾等有机废弃物通过生物转化作用转变为安全、环保、优质的饲料资源。本文主要对黑水虻在畜禽粪便中的生物转化作用,以及其在动物饲料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黑水虻规模化处理畜禽粪便及日后产业化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8.
文章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黑水虻幼虫粉对建水黄褐鸭肌肉氨基酸和脂肪酸水平的影响,试验分为5组,1个对照组,4个试验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鸭子,共120只鸭子,试验为期70d(预试期10d、试用期60d)。取胸肌和腿肌进行肉质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的检测,分析不同组别的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风味氨基酸、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用黑水虻幼虫粉作为蛋白质替代物添加到配合饲料中,对建水黄褐鸭肌肉中脂肪酸含量总体影响不大,但能显著提高饱和脂肪酸中的亚麻酸(C18:3)含量(P <0.05),有提高不饱和脂肪酸中十二烷酸和十四烷酸的趋势。添加黑水虻幼虫粉能增加胸肌中的氨基酸总量,增加腿肌中风味氨基酸的含量,对改善鸭子的肉品质有一定作用。在本试验条件下,处理Ⅱ对氨基酸总量和风味氨基酸的增加效果好,而对于脂肪酸则是处理Ⅱ组和处理Ⅲ组均可。  相似文献   
79.
通过实验室研究和大田试验对收集自我国民间的土农药——南瓜叶榨取液防治芥蓝菜粉蝶幼虫的药效进行验证和经济方面的分析评价。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南瓜叶榨取液防治菜粉蝶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其取食,在12h和24h的取食抑制中浓度FRC50(Feeding Restrain Content)分别为511.3214和484.3441mg·L^-1;12h和24h菜粉蝶幼虫对浸渍过榨取液芥蓝叶片的非选择性拒食率和选择性拒食率分别为66.00%、57.75%和56.04%、56.52%。大田试验结果表明:在第2、5、7d,榨取液对于芥蓝的保叶效果分别达到了48.17%、65.82%和70.46%;对虫害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了97.58%、86.98%和90.72%。经济分析结果显示:用土农药防治菜粉蝶,亩产芥蓝利润值最高,比不进行防治生产方式增加116.35元。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