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7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9篇
  52篇
综合类   69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采用样方调查法及SPSS分析法,对安太堡露天矿开采后排土场植物的生长、多样性的变化及其立地条件等环境因子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复垦地土壤的改良和植物的恢复都需要时间的积累;立地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植物的生长,立地条件好,含有一定量石砾的样地,植物生长就较好,多样性指数较高;植物均匀度与土壤容重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总孔度呈极显著正相关,植物香农-威纳指数与土壤速效Cu呈显著正相关;草灌乔配置模式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更大的生态位,其样地内的植物多样性指数较高。  相似文献   
152.
黑龙江垦区现有耕地2020khm2,在农业持续发展中存在的土壤方面的问题主要有:由于农田基本建设的欠帐。土壤抗灾能力弱;由于土壤侵蚀和土壤有机质得不到补充、更新,肥力有所减退以及化肥施用数量不足,比例不当,利用率较低。这些问题虽有不同程度的解决,但仍不能满足农业持续发展的需要;必须提高认识,探索可行措施,逐一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53.
阳泉煤矸石山矸石风化物剖面水分变化特征初探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1991年经过 8个月矸石风化物剖面水分含量与植物生长状况的野外实地调查与降雨年变化的比较研究表明 :矸石风化物具有一定的保水性能 ,矸石风化物中的水分含量随降雨量的多少而增减 ,矸石风化层 0~ 10cm、 10~ 2 0cm、 2 0~ 30cm的水分含量随降雨量增减的幅度依次减少。矸石山上生长的植被也随剖面水分的丰缺而荣枯。水分对矸石山的植物生长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4.
草原开垦及其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历经了4次草原大开垦,约有1930多万hm2优质草原被开垦,结果引起了草原大面积的退化、沙化和荒漠化。  相似文献   
155.
邵玉芬  钱金平  靳玲艳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829-10831
[目的]为更好地治理颜料生产废水。[方法]用Al2(SO4)3、硝酸、烧碱和硝酸铅溶液等铅铬黄生产原辅材料作为药剂,治理颜料生产废水,并与硫酸亚铁还原法的治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铅铬黄生产工艺的可行性分析表明,废水中的总铅浓度为0.018 mg/L,铬的浓度为4.160×10-8mg/L,均符合排放标准。采用铅铬黄生产工艺实际治理污水后,6价铬浓度为0.361 mg/L、pH值为6.24,总铬浓度为0.963 mg/L,CODcr为67.200 mg/L,各项指标标准指数均小于1,可以实现达标排放。铅铬黄生产工艺与硫酸亚铁还原法相比更适合企业的生产需要,不仅治理了重金属污染,同时回收利用了铅、铬资源,减免了二次污染,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论]采用铅铬黄生产工艺对废水进行回收治理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6.
对湖积平原区的粘土渍害稻田,采用暗管与鼠道双层组合排水,在小麦、油菜生育期的雨季中,鼠道能有效地排除稻田的耕层滞水,减小田间地下水位上涨幅度;雨停后,在暗管排水作用下,地下水能迅速回降到离田面0.6~0.7m;稻田淹灌期,鼠道排水可增加两暗管之间的入渗强度,排泄土壤中有害物质。在渍害稻田改造中,适当加大暗管间距(24m),中间辅以鼠道排水,可起到工程投资省,改土效果明显,增产效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7.
对采煤塌陷区不同复垦年限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是合理开发和利用沉陷土地资源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因此,对河南省永城市煤矿塌陷复垦区复垦1、3、5年和附近正常农田的0~20 cm表层土壤样品进行分析,测定了土壤容重、比重、土壤孔隙度、pH和有机质5个指标,比较不同复垦年限的土壤质量。结果表明,复垦1、3、5年后的土壤容重分别为1.81±0.03、1.75±0.02和1.60±0.02 g/cm3,土壤比重分别为2.40±0.03、2.70±0.04和2.86±0.02 g/cm3,土壤孔隙度分别为22.60%±0.08%、34.93%±0.11%和43.82%±0.13%,土壤pH分别为7.20±0.10、6.90±0.10和7.10±0.10,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为0.32%±0.01%、0.49%±0.01%和0.83%±0.02%。复垦后的土壤比重、土壤孔隙度和土壤有机质3个指标逐年升高,土壤容重逐年下降,土壤pH变化不大。永城市采煤塌陷复垦区随着复垦时间的推移,土壤质量逐步提高,但仍未达到塌陷前水平,土壤有机质极其缺乏,建议进行秸秆还田或种植绿肥,增加土壤有机质。  相似文献   
158.
绿洲化过程中阿拉尔垦区土壤粒径分形变化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绿洲化过程中阿拉尔垦区的7种典型土地利用类型样地的取样,以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不同土层深度的土壤粒径分布PSD(soil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数据为基础,利用单重分形方法,分析土壤粒级与分维值D(fractal dimension valus)的关系以及绿洲化过程中土壤粒级分维值[WTBX]D[WTBZ]的变化特征及机理。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属于砂质壤土。不同深度的分维值D介于1.88~2.41。D与<0.05 mm 和0.05~1 mm范围的颗粒体积百分含量分别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和负相关。0.05 mm粒径是决定绿洲化过程中土壤粒级与分维值D关系的临界粒径。绿洲腹地的土壤粒级主要集中于0.01~0.05 mm的细粉砂粒级,沙漠边缘土壤粒级主要集中于0.05~0.25 mm的细砂粒级。绿洲化过程中土壤细粒物质增多,粗粒物质减少,分形维数呈现逐渐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159.
江苏省海涂土壤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海岸带北起锈针河口(北纬35°07'),南抵启东咀(北纬31°46'),岸线长1039.7公里。海涂土壤分布于海陆交界的潮间带,属滨海盐土土类。下分三个亚类:原始滨海盐土,面积为5,183,665亩;单甸滨海盐土,面积为656,540亩;沼泽滨海盐土,面积为297,960亩。三者总面积为6,138,165亩。其中已围未垦的面积为67.55万亩,堤外平均高潮线以上未围面积为124.75万亩。从统一规划、综合利用、因地制宜和生态平衡的要求出发,根据区内类似性、区间差异性的划区原则,把江苏省海涂土壤划分为四个开发利用区,即1.南通原始滨海盐土农、渔区;2.斗南草甸滨海盐土综合农业区;3.斗北沼泽滨海盐土苇、牧、渔区;4.淮北原始滨海盐土盐、渔区。  相似文献   
160.
本试验选取崇明东滩的光滩湿地和芦苇湿地为对照,比较研究不同围垦年限(19、27、51、86 a)的围垦区稻田耕层土壤CH4好氧氧化的速率和固碳量以及对氮肥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围垦稻田土壤有机碳(SOC)含量随围垦年限增长而显著增加,而湿地土壤的酸碱度(pH)、硫酸根离子(SO42–)浓度和电导率(EC值)则均随围垦年限增长而呈逐渐下降趋势。围垦稻田的CH4好氧氧化速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围垦27 a稻田最高,为32μg/(g·d),但远低于芦苇湿地(82μg/(g·d))。CH4好氧氧化驱动的固碳净增量(13C-SOC)介于10.3~19.6μmol/g,与CH4氧化速率显著正相关。围垦86 a稻田CH4好氧氧化的固碳效率(13C-SOC净增量/13CH4转化量)为61%,显著高于围垦19 a和27 a稻田。添加3种氮肥(NH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