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9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144篇
林业   256篇
农学   233篇
基础科学   92篇
  329篇
综合类   1222篇
农作物   120篇
水产渔业   101篇
畜牧兽医   200篇
园艺   86篇
植物保护   127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151篇
  2012年   245篇
  2011年   208篇
  2010年   192篇
  2009年   169篇
  2008年   146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氧化还原条件对土壤磷素固定与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5  
张桃林  高超  吴蔚东 《土壤学报》2002,39(4):542-549
为探讨水稻土由氧化环境转为还原条件时对土壤磷素固定与释放的影响,选择18种水稻土样品进行室内模拟实验,通过测定不同条件下磷的等温吸附曲线和采用氧化铁试纸测定法进行多次提取以对比淹水前后土壤磷的累计解吸量,发现大部分供试样品的固磷能力在淹水条件下有了显著的提高,全部样品在淹水后磷的释放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淹水条件下土壤对磷的固定与释放的变化主要与淹水后土壤Eh的降低和pH的升高而导致的大量无定形铁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62.
植酸酶基因PhyA对陆地棉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工控制(培养基、水培、沙培)条件下,植酸酶基因PhyA具有分解利用培养基质植酸磷、提高磷素利用效率的功能,但在田间的表现目前尚未明确。在前期完成的PhyA转基因陆地棉新材料盆栽试验基础上,将其种植在田间条件下,研究PhyA基因对棉花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部分转基因棉花新材料的单株结铃数、铃重、衣分、籽棉产量、皮棉产量与野生型对照存在显著差异,PhyA在田间条件下具有改良转基因棉花部分产量性状的能力。在此基础上,遴选出2个转PhyA棉花优良新品系G3、G2,可用作今后转植酸酶基因棉花新品种培育的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63.
离心泵叶轮内变工况三维湍流数值模拟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7  
李龙  王泽  徐峰  韩丹 《农业机械学报》2004,35(6):72-74,89
采用工程上广泛使用的标准k—ε两方程湍流模型,对离心泵最佳工况和大流量工况、小流量工况进行了叶轮内部流动的数值模拟,对3种工况下叶轮内的相对流动、径向流动及切向流动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轴向旋涡的特征、叶片流道的挟持约束作用、叶片流道内的压力分布与流量的关系等流动特性。  相似文献   
64.
药用植物的化感自毒作用与连作障碍   总被引:34,自引:4,他引:34  
本文阐述了药用植物化感自毒作用的概念、产生机理和作用特点,指出药用植物的药用活性成分与化感自毒物质的同源性是药用植物栽培中连作障碍与化感自毒作用更重要的根本原因.文章分析了连作障碍产生的原因与药用植物化感自毒作用的关系,结合作者运用DGGE和T-RFLP技术对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的系统研究结果,提出综合运用农艺措施减缓连作障碍与化感自毒作用的危害.  相似文献   
65.
以河西走廊东部1998—2007年麦红吸浆虫和气象资料为基础,分析了麦红吸浆虫的发生关键期、动态和气象成因,运用SPSS统计软件建立了气象预测模型。结果表明:(1)影响河西走廊东部麦红吸浆虫发生的主要气象因子是温度和水分,特别是后冬(2月)温度越低麦红吸浆虫破茧、化蛹、成虫始见越迟;2—5月水分因子促进麦红吸浆虫的发生发展;10cm地温与麦红吸浆虫的活动相关性显著,10cm地温指标高于平原地区渡河两岸6~8℃。(2)麦红吸浆虫越冬基数受9月平均最低温度制约显著。(3)1月极端最低地温和6月中旬-7月上句平均气温是影响当年麦红吸浆虫发生面积的前期和后期的主要气象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66.
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与气-质联用方法,测定分析了3种养殖模式水体中氯酚化合物(CPs)的污染特征。结果表明,19种CPs类化合物在一般四大家鱼养殖水体(A)、猪-鱼综合养殖模式水体(B)以及鸭-鱼综合养殖模式水体(C)表层水中的分布特征相似。总CPs及10种CPs化合物在不同养殖方式水体中浓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为A〉B〉C。表层水中残留浓度比较高的一氯酚、二氯酚、三氯酚和四氯酚分别是3-CP和4-CP、2,4-DCP、2,4,6-TCP、2,3,4,6-TCP。回归分析表明,铁、锰总含量与总CPs和PCP含量存在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67.
为探索不同覆膜材料对旱地农田土壤理化性质以及春玉米产量的影响,试验设置五种覆膜处理(T1: 0.01 mm普通聚乙烯地膜, T2: 0.01 mm降解地膜, T3: 0.007 mm降解地膜, T4: 0.006 mm降解地膜, CK: 裸地),研究不同覆膜材料对土壤水热状况、养分含量、以及春玉米产量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T1和T2处理的0~25 cm土层的土壤温度较其他处理高0.82~6.05℃,0~40 cm土层的土壤水分高于其他处理0.42%~ {4.44% }。在0~20 cm土层中,T2处理的土壤碳、氮含量及腐殖酸含量较其他处理高 {4.69%~ }59.24%。T1和T2处理下春玉米的产量指标和水分利用效率均显著高于CK处理(P<0.05)。并且T2处理的穗粗和穗粒数最高,秃尖率最低。研究表明,T2处理有助于改善旱地春玉米农田土壤理化性质,增加产量、提高品质,可作为春玉米高产环保栽培的覆膜材料。  相似文献   
68.
银杏内生镰刀菌GI024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内生镰刀菌Fusarium sp.GI024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内生镰刀菌Fusarium sp.GI024在20~37 ℃下生长较好,最适生长温度为25 ℃,4 ℃时不能生长.该菌在pH值为5.5~7.5菌落生长较好,最适生长pH值为5.5,pH值4.0~7.5产孢较多.光照对菌落生长和产孢有一定影响,黑暗、连续日光灯照射(24 h)、黑暗与日光灯(14 h)交替处理对菌落生长影响差异不显著,2 h紫外线照射对菌落生长和产孢无抑制作用.该菌能利用多种碳源和氮源,糊精、麦芽糖、DL-丙胺酸和L-α-丙胺酸有利于该菌生长和产孢.表4参14  相似文献   
69.
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土壤入渗分布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野外土壤入渗试验,分析了3种入渗公式中参数在该流域不同地貌特征与不同土地利用条件下的变化规律,探讨了不同地貌耕作措施,初始土地壤含水率,积水深度等因素对土壤入渗的影响。  相似文献   
70.
蚕蛹蛋白双酶水解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蚕蛹脱脂后,用微生物酶进行双酶水解,确定其最佳工艺条件为:3942中性蛋白酶反应温度为40℃,pH为70,固液比为20∶100,加酶量为20%,反应时间为2h;1398中性蛋白酶反应温度为50℃,pH为75,固液比为20∶100,加酶量为20%,反应时间为1h.在该条件下水解,水解率高达2375%,水解液中的18种氨基酸质量浓度为1564g·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