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5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281篇
林业   215篇
农学   159篇
基础科学   680篇
  290篇
综合类   900篇
农作物   188篇
水产渔业   33篇
畜牧兽医   45篇
园艺   32篇
植物保护   33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115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133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136篇
  2016年   184篇
  2015年   122篇
  2014年   169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210篇
  2011年   157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91.
By the defini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directional elemental pixel sets, a method for getting the directional image from the binary fingerprint image using the sta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DEPS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his method is better than traditional methods in processing speed, computing complexity and resisting noises. The directional image got by this method is used to the matching of ridges frame in a fingerprint verification system, and the testing result shows that the method is effective.  相似文献   
992.
Guidance of a Forage Harvester with GP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recision agriculture requires automatic control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in order to cope with the large amount of information which has to be applied during site specific field work. The driver is occupied with operating and supervising the controlled and non-controlled implements as well as with vehicle guidance. Steering, in particular, is monotonous and tiring. This can result in reduced operation quality. This was the motivation to develop a concept of a guidance system for agricultural vehicles. A self-propelled forage harvester was the test vehicle for this research. The harvester was equipped with an automatic steering system. Real Time Kinematic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RTK-GPS) was used as the only positioning sensor due to high absolute accuracy within the field and its high reliability. The system performance was investigated under various test conditions. Additionally a guidance-path-planning for swath harvesting operations was developed. Both the automatically steered forage harvester and the path planner could be examined under real field conditions. The 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driving performance was better than 100 mm under all conditions. The swaths could be collected reliably with the automatically steered forage harvester.  相似文献   
993.
在已介绍过检测、控制系统基础上,该文主要介绍自动引导行走车的自动引导行走实验。在进行了直线、直角转弯行走实验的基础上,又进行了直线的抗干扰、路径变更、正弦曲线的自动行走实验。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994.
于2008年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对人工手插和机插2种水稻种植方式下CH4和N2O排放进行田间观测,研究稻麦轮作条件下机插水稻CH4和N2O的排放特征及其温室效应。结果表明,水稻生长季CH4排放通量人工手插水稻和机插水稻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N2O仅在水稻搁田期间有明显排放,机插和人工手插水稻CH4平均排放通量分别为4.68、4.39 mg.m-2.h-1,N2O平均排放通量为92.80、111.33μg.m-.2h-1。与人工手插水稻相比,机插水稻增加CH4排放总量14%,减少N2O排放总量11%,使稻季排放CH4和N2O所产生的全球增温潜势(GWP)和"单位产量的GWP"分别提高8%和10%。在稻麦轮作条件下采用机插水稻种植方式,水稻生长期间排放的CH4和N2O所形成的温室效应有提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995.
分别在75000,90000,105000株hm-2种植密度下,研究了密度与种植方式对夏玉米郑单958冠层结构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展开叶叶面积指数,穗位叶叶绿素含量呈单峰曲线变化,散射辐射透过系数减小,群体消光系数在天顶角7.5°~67.5°内表现为增大的趋势;在同一密度下,宽窄行双株种植具有中后期衰老慢的优势,高密度下等行距双株具有较大的平均叶簇倾角,达到56.72°,叶片挺立.  相似文献   
996.
采用精准饲养技术评估生长育肥猪的赖氨酸需要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国华  PomarC  杨公社 《中国农业科学》2011,44(18):3840-3849
 【目的】通过测定日粮赖氨酸水平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和体蛋白沉积的影响,评定生长育肥猪个体赖氨酸的日需要量,为精准饲养营养需要量的估计和应用奠定基础。【方法】按每日赖氨酸维持需要为0.036×BW0.75,蛋白质的需要量为体增重的16%(其中,赖氨酸的需要量为7%,日粮可消化赖氨酸存留率为72%)计算生长育肥猪赖氨酸预期日需要量,以该需要量的60%—110%设计6个赖氨酸水平组;(28 ± 2.2)kg的生长猪和(68±5.8)kg的育肥猪各60头,每个群体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10头,试验期28 d。智能精准饲喂器将配制的4种预混日粮以不同比例混合,得到每头猪每日相应赖氨酸水平的日粮。【结果】当生长育肥猪日粮赖氨酸供给量由预期日需要量的60%增加至110%时,日增重、蛋白沉积及饲料转化率呈增加趋势,且生长猪的日增重、蛋白沉积及饲料转化率在赖氨酸供给量达需要量的100%时出现平台阶段。赖氨酸摄入量差值分析发现,当生长猪和育肥猪赖氨酸的供给量达预期日需要量的110%时,赖氨酸摄入量差值最接近于0。精准饲养与传统三阶段饲养相比,25—55 kg生长猪氮、磷的摄入量及排泄量分别减少13%和35%以上;68—100 kg育肥猪氮、磷的摄入量及排泄量分别减少约10%和20%。【结论】在体重25—55 kg生长阶段,精准评估每头猪只每天的赖氨酸需要量方法准确;而对体重68—100 kg的实验猪,该方法可能低估了赖氨酸需要量。此外,精准饲养可以显著降低氮、磷的摄入量和排泄量。  相似文献   
997.
杂交中籼稻钵苗机插群体特征及产量形成优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杂交中籼稻钵苗机插的群体特征及产量形成特点,加快杂交中籼稻机插栽培技术的发展,以大穗型品种广两优1128、Y两优900和穗粒兼顾型品种徽两优6号、徽两优996为试材,设置钵苗机插与毯苗机插2种栽插方式进行大田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与毯苗机插相比,杂交中籼稻钵苗机插方式秧苗茎基宽、百株干重、发根力显著增加,秧苗素质提高;分蘖早生快发、群体茎蘖消长平稳,成穗率提高5.11%;中后期LAI与光能利用率高,干物质积累能力强,其中抽穗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提高7.17%。钵苗机插产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毯苗机插,其中大穗型品种增产9.52%~10.78%,穗粒兼顾型品种增产5.03%~5.86%,群体颖花量的增加是增产的主要原因。因此,杂交中籼稻钵苗机插群体质量优良,产量形成优势显著,穗大粒多,而大穗型品种更适宜于钵苗机插,增产优势更明显。研究结果为机插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的推广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8.
为了实现自主导航拖拉机离开卫星定位系统时能够持续可靠工作,该文提出了基于三目视觉的拖拉机行驶轨迹预测方法。该方法将三目相机分解为长短基线2套双目视觉系统分时独立工作。通过检测相邻时刻农业环境中同一特征点的坐标变化反推拖拉机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矢量,并通过灰色模型预测未来时刻的运动矢量变化,最终建立不同速度下的前进方向误差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拖拉机行驶速度为0.2 m/s时,46.5 s后前进方向误差超过0.1 m,对应行驶距离为9.3 m。行驶速度上升到0.5 m/s时,该时间和行驶距离分别降低到17.2 s和8.6 m。当行驶速度上升到0.8 m/s时,该时间和距离分别快速降低至8.5 s和6.8 m。行驶速度越高,前进方向误差增速越高。该方法可用于短时预测拖拉机的行驶轨迹,为自主导航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9.
起身肥改善水稻根际土壤氮素分布与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起身肥对移栽后水稻根际土壤氮素分布与利用的改善作用,为氮肥的精确合理施用奠定基础。【方法】以宁粳2号为材料,通过塑盘穴播育秧带土、带肥移栽,研究不同起身肥水平下植株周围土壤矿质态氮浓度的时空变化及起身肥对水稻氮肥利用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施起身肥后均能显著提高移栽后水稻根际土壤氮素浓度。随移栽后时间推移,距植株1 cm处土壤氮素浓度呈下降趋势,而距植株4和7 cm处土壤氮素浓度呈先升后降态势。与非起身肥处理相比,起身肥能够极显著地促进水稻对氮肥的吸收和利用。水稻吸氮量、基蘖氮肥利用率和水稻产量以施适量起身肥处理最高。其基蘖氮肥利用率高达27.17%,比非起身肥处理高15%,差异极显著。产量为8 814.0 kg•ha-1,比非起身肥处理高529.5 kg•ha-1。【结论】秧田施起身肥310.5 kgN•ha-1,可以提高水稻生育前期根际土壤矿质态氮浓度,促进分蘖的早生发快,增加分蘖成穗率,显著提高氮肥利用率和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