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78篇
  免费   332篇
  国内免费   568篇
林业   529篇
农学   789篇
基础科学   300篇
  828篇
综合类   2826篇
农作物   323篇
水产渔业   262篇
畜牧兽医   663篇
园艺   121篇
植物保护   237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41篇
  2022年   277篇
  2021年   258篇
  2020年   275篇
  2019年   307篇
  2018年   207篇
  2017年   312篇
  2016年   402篇
  2015年   286篇
  2014年   301篇
  2013年   326篇
  2012年   447篇
  2011年   394篇
  2010年   331篇
  2009年   309篇
  2008年   287篇
  2007年   301篇
  2006年   251篇
  2005年   177篇
  2004年   149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0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为了分析叶片营养元素对黔南州核桃优树坚果品质的影响,通过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研究了叶片营养元素与坚果品质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核桃优树单株的坚果品质指标间存在显著差异;叶片钙、铜和锰显著影响核桃坚果品质。可以通过核桃叶片营养元素的诊断来提高坚果品质。  相似文献   
32.
基于熵值法对常州市城市化水平进行评估,以2005~2014年数据为基础观察当地工业废水排放量变化趋势,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城镇化对常州工业废水排放量的具体影响。结果表明:经济、人口和社会城镇化是影响工业废水排放量的主要因素;第二产业在工业中占据的比例是影响工业废水排放量的最主要的指标;城镇化的发展对工业废水排放量的影响处于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33.
为选育出优良的毛薯种质,本研究以海南大学薯蓣种质资源圃里的80份毛薯为材料,以河南焦作温县的垆土铁棍山药为对照,采用苯酚硫酸法、考马斯亮蓝法以及蒽酮比色法对其干物质、粗多糖、蛋白、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进行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毛薯的干物质含量介于18.62%~38.88%,粗多糖含量介于2.88%~15.82%、蛋白含量介于5.14%~10.71%、可溶性糖含量介于0.1%~13.84%、淀粉含量介于11.94%~64.28%。与对照山药相比,Ds96所测品质均优于对照,可优先选择推广。此外,毛薯各营养品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干物质与糖类存在显著负相关,与蛋白和淀粉表现为正相关。通过对80份毛薯的营养品质进行聚类分析,在欧式距离为3.17时,可将其分为八类,按类群来看,类群Ⅳ各营养价值适中,其他类群在某些营养上比较优秀,可根据需要进行优良资源选择。   相似文献   
34.
利用1980~2013年南京国家基本气象站的地面常规气象要素和能见度观测资料,剔除相对湿度和天气现象对能见度的影响,采用等级分析法、"非常好"能见度出现频率法、累积百分率法、Ridit中值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南京地区大气能见度的年际和季节变化趋势;并利用偏相关分析法分析了能见度与气温、气压、平均风速和相对湿度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能见度有明显日变化和季节变化,一天中,8:00最差,14:00最好;一年之中,能见度夏季最好,冬季最差。1980~1984年南京能见度呈上升趋势,1985~2004年呈波动下降趋势,2005~2013年则呈缓慢上升趋势;"较差"和"一般"能见度出现频率呈现上升趋势,"较好"能见度出现频率则明显下降。能见度水平逐年代下降但降幅减小;能见度等级分布的季节差异逐年代减小。能见度与平均风速呈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由于南京地区气候条件的影响,能见度与气压和气温均存在季节性差异,能见度与气压在冬季呈较好的正相关,与气温夏季呈正相关、冬季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5.
收集和鉴定了云南省和贵州省共46份灯盏花种质资源,筛选出适合生产不同药品的成分专用型种源,为专用型品种选育提供参考。利用HPLC测定了灯盏花种源10种活性成分含量,相关分析阐明各成分含量间的相关性,聚类分析对种质资源进行分类。结果表明:16份灯盏花种源灯盏乙素(scutellarin, SE)含量在2.5%以上,是培育灯盏花素专用型品种的优良材料,其中4份种源同时含有高含量(>1.0%)的双咖啡酰奎宁酸酯(dicaffeoylquinic acids, diCQAs),是培育灯盏细辛专用型品种的优良材料;同时,筛选出8份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TFs)含量高于3.5%的种源,适合选育总黄酮专用品种。相关性分析表明,SE含量与diCQAs和TFs含量均显著正相关,是灯盏花品质育种的标志性成分。聚类分析将灯盏花种源分为三大类,除1个种源的SE含量和diCQAs含量接近(第Ⅲ类)外,其他种源SE均占总活性成分的60%以上,其中第Ⅰ类为高TFs型种源,TFs占到总活性成分的80%以上,diCQAs占总成分的15%以下;第Ⅱ类为高diCQAs型种源,diCQAs占总成分的16.9%~28.9%,TFs占到总活性成分的80%以下。该结果表明灯盏花种源活性成分组成存在多种类型,为专用型品种选育提供了可能,灯盏乙素含量可以作为专用型种源筛选的首要指标。  相似文献   
36.
大白菜花青素含量及色差指标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寻大白菜花青素含量快速测定的方法,本文利用pH差计法和色差仪分别测定了‘城阳青’(普通大白菜)、‘秋宝黄’(黄心白菜)和‘彩凤’3个不同叶色大白菜品种花青素含量以及色差指标,并对6个色泽参数与花青素含量进行了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6个色泽参数均能反映白菜叶片间叶色的细微变化,‘城阳青’和‘秋宝黄’不含花青素,紫色白菜‘彩凤’的花青素主要分布于由外向内的第1~4层叶片。色泽参数L,b,h和C分别与花青素含量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85**,-0.58**,-0.49*,-0.58**)。以色泽参数值L、a、h与花青素含量建立了多元回归方程:y=90.24-1.07x1+5.65x2-142.71x3(x1为L值,x2为a值,x3为h值,y为花青素含量),该回归方程相关系数为0.9629。通过色差计依据建立的回归方程可快速测定紫色大白菜花青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37.
总结了花椰菜的单球质量、成熟期、株高株展、花球品质等主要性状的遗传规律以及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并得出结论:花椰菜主要性状遗传规律以及性状相关性研究对育种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但必须注重与田间调查相结合,只有将遗传规律与田间调查有机结合才能提高育种效率,提高育种水平。  相似文献   
38.
本试验中旨在比较PRKAG3基因在不同品种猪不同生长阶段骨骼肌中的表达差异,并探讨PRKAG3基因与肉质的关系。挑选15 kg左右的汉普夏阉公猪17头和长撒阉公猪16头,饲喂相同饲粮,当体重分别达到20和50 kg时,2个品种的猪分别屠宰5头,体重达到100 kg时分别屠宰7和6头。各生长阶段屠宰后均测定骨骼肌pH、肌糖原含量以及PRKAG3基因表达量,且在100 kg阶段屠宰后同时测定肉质性状。结果表明:1)在不同生长阶段长撒猪骨骼肌中PRKAG3基因的表达量均高于汉普夏猪,特别是在100 kg阶段,长撒猪骨骼肌中PRKAG3基因的表达量是汉普夏猪的6.81倍(P0.05)。长撒猪与汉普夏猪骨骼肌中PRKAG3基因的表达量均随体重的增加而增加,但汉普夏猪不同生长阶段PRKAG3基因的表达量差异不显著(P0.05),而长撒猪PRKAG3基因的表达量在100 kg阶段时显著高于20和50 kg阶段时(P0.05)。2)汉普夏猪和长撒猪的肉质存在差异。汉普夏猪的滴水损失和失水率显著高于长撒猪(P0.05),而熟肉率、黄度(b)值极显著低于长撒猪(P0.01),剪切力和pH2(屠宰后24 h的pH)显著低于长撒猪(P0.05)。与长撒猪相比,汉普夏猪具有较高的肌糖原含量(P0.05)。3)猪骨骼肌中PRKAG3基因的表达量与肉质的相关性存在品种效应。汉普夏猪骨骼肌中PRKAG3基因表达量与滴水损失呈正相关,与熟肉率呈负相关,与pH2呈显著负相关(P0.05)。长撒猪骨骼肌中PRKAG3基因表达量与滴水损失和失水率呈正相关,与pH2呈负相关。上述结果表明,猪骨骼肌中PRKAG3基因具有品种和生长阶段表达差异;猪骨骼肌中PRKAG3基因的表达量与肉质性状相关,特别是与pH2,二者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39.
旨在解析仔猪脑海马背、腹侧区域参与氧化应激反应的小RNA(miRNA)靶基因及可能的调节机制。本研究基于前期投放到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中的miRNAs和转录组数据包,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氧化应激荣昌仔猪脑海马背、腹侧区域差异表达的miRNA进行靶基因预测,并将预测的结果和转录组数据进行重叠筛选,将筛选得到的miRNA-mRNA构建互作网络图,并对靶基因进行GO分类和KEGG分析,以期探索仔猪脑海马背、腹侧区域中参与氧化应激调控的分子机制。结果表明,氧化应激分别引起了仔猪脑海马背侧309对和腹侧247对负向调控的miRNA-mRNA差异表达,其中,已知的差异表达miRNAs(DE miRNAs)负向调控差异表达mRNA(DE mRNAs)的互作网络背侧有67对(2对上调miRNA-下调mRNA,65对下调miRNA-上调mRNA),腹侧有41对(3对上调miRNA-下调mRNA,38对下调miRNA-上调mRNA)。GO分类和KEGG分析结果显示,miRNA靶向上调的基因主要调节氧化应激损伤和维持机体稳态;而靶向下调的基因,背侧主要调节细胞凋亡,腹侧主要调节细胞增殖、迁移等。并且部分DE miRNAs能够通过对基因的靶向调节协同或发散地参与对氧化应激相关神经系统疾病的调控。本研究首次描述了仔猪脑海马中与氧化应激相关的miRNA-mRNA的相互作用网络和信号通路,剖析了仔猪海马背、腹侧对氧化应激调节的差异性和一致性,为氧化应激介导的神经性疾病病理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0.
This study compared ensiled sorghum (ES) from two varieties (first and second cuts) with corn silage (CS) for chemical analysis, total-tract nutrient digestibility, ruminal variables and blood biochemistry metabolites in sheep. Five experimental silages representing first cut ES var. Pegah (PS1), second cut ES var. Pegah (PS2), first cut ES var. Speedfeed (SS1), second cut ES var. Speedfeed (SS2) and CS were assessed for chemical analysis, silage fermentation and anti-quality compounds. Diets consisted of lucerne hay, silage and a premix (at the ratio of 53.5:46:0.5 on a dry matter [DM] basis). Feed consumption, total-tract nutrient digestibility, microbial nitrogen supply (MNS), ruminal variables and blood biochemistry metabolites were determined in a Latin square design of five periods with five male sheep. Compared to sorghum, CS had lower (p < 0.01) concentrations of ash, water-soluble carbohydrates and crude protein, but higher starch, lignin (sa), 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s and apparent nutrient digestibility. The measurements of pH, lactic acid, NH3-N and volatile fatty acids (VFA) confirmed that all silages were well-preserved. The anti-quality compound levels in the silages were below the safe limits for ruminants. No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in feed consumption (p > 0.05) and total-tract digestibility of DM and nutrients (p > 0.05). Rumen pH, NH3-N, VFA concentrations and acetate to propionate ratio showed no difference among treatments (p > 0.05). Sheep fed on sorghum silage showed a decrease (p < 0.01) in total protozoa, and particularly in the Entodiniae population. There were no differences in cellulolytic bacteria counts (p > 0.05) among treatments. Urinary N, MNS and blood biochemistry metabolites showed no difference among treatments (p > 0.05). Silages from both cuts of sorghum had comparable total-tract nutrient digestibility to CS, therefore, these varieties could be used as a more drought resilient silage source in the feeding of shee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