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96篇
  免费   405篇
  国内免费   797篇
林业   942篇
农学   483篇
基础科学   695篇
  1310篇
综合类   3305篇
农作物   124篇
水产渔业   228篇
畜牧兽医   376篇
园艺   118篇
植物保护   217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161篇
  2022年   269篇
  2021年   271篇
  2020年   249篇
  2019年   307篇
  2018年   186篇
  2017年   302篇
  2016年   328篇
  2015年   271篇
  2014年   393篇
  2013年   367篇
  2012年   495篇
  2011年   501篇
  2010年   412篇
  2009年   348篇
  2008年   313篇
  2007年   383篇
  2006年   360篇
  2005年   285篇
  2004年   230篇
  2003年   205篇
  2002年   128篇
  2001年   122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97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以机载LiDAR离散点云数据为数据源,基于植被冠层孔隙率与叶面积指数的关系,提出一种反演大田玉米叶面积指数的方法。对反演LAI和实测LAI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Axelsson改进的不规则三角格网加密方法可以将地面点和非地面点分开,结合高分辨率影像能够提取出玉米冠层点云;基于孔隙率反演LAI,尼尔逊参数的选择对结果影响很大,利用扫描天顶角模拟尼尔逊参数,LAI反演结果接近于真实情况。利用机载LiDAR点云数据能精确地反演大田玉米LAI,该研究方法适用于中等高度的农作物,可以扩展到甜菜、甘蔗等其他中等高度农作物。  相似文献   
62.
采用磷酸改性木屑后用于含铬废水吸附处理,探讨废水pH值、处理时间、木屑投加量、处理温度4个因素对铬去除率的影响;并拟合25℃改性木屑吸附处理含铬废水的动力学、等温线方程,估算热力学数据。结果表明:木屑对含铬废水有较强去除力,改性木屑去除力加强;改性木屑处理20ml浓度为50mg/L含铬废水的适宜条件为pH值=1~4,处理时间90min,木屑投加量1g,处理温度20~30℃;改性木屑吸附处理含铬废水的动力学特性符合颗粒内扩散方程和二级吸附速率方程;吸附等温线方程符合Langmuir吸附;25℃吸附过程ΔH=-20.489kJ/mol,ΔS=-78.426J/(mol.K),ΔG=2.89kJ/mol。  相似文献   
63.
基于河南省人居环境现状,分别对郑州、洛阳、商丘和漯河四地市进行了实地调研,通过建立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了影响居民垃圾分类意愿高低的因素。结果表明:文化程度、经济发展、政策支持对提高居民垃圾分类意愿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影响,而居民人居环境满意度对提高垃圾分类意愿具有负相关影响;女性相比男性的垃圾分类意愿更高,城市居民相比农村居民的垃圾分类意愿更高。基于此结论,从政府和社会两个方面分别提出了相关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4.
对空间数据内外业一体化作业过程中数据双向同步技术进行研究。阐述GIS数据双向同步的原理、数据还原原理,提出了基于最优差异化机制的双向数据同步模型,并给出此模型基础上的技术实现案例。实践表明,此方案能很好地解决GIS内外业一体化的数据同步需求。  相似文献   
65.
为从宏观层面探索我国茶园机械化发展道路,使我国茶园机械化早日走出步履维艰的发展困境,深入分析了我国茶园机械当前的应用推广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最近研究进展。通过对我国茶园机械化发展现状的深层次分析,发现除技术原因外,茶园分布广而散,地理地形复杂,是阻碍我国茶园机械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此,提出"分形而治"的机械化作业模式与理论,从根源上肃清我国茶园机械化盲目发展的局面,促使其从此迈入健康的发展道路,对加快我国茶园机械化发展意义非凡。  相似文献   
66.
针对传统作物生长环境数据获取手段实时性差、劳动强度大以及部署微型自动气象站和商用Zigbee产品成本高、开放性较差等问题,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WSN的油菜生长环境数据采集系统。提出了轻量级的能量感知路由协议CLFP,并给出了软硬件的相关设计方法。仿真和大田试验结果表明,系统温度采集精度最高可达0.01 ℃,测湿精度达±5%,光强采集范围为1~65 535 lx,可并发的数据传输达到36路,可满足农业现场环境数据的较高测量要求。在标称电源供电情况下,系统实际有效生存周期超过142 d,由于采用AT89C51和nRF2401作为基础硬件平台,成本低廉,有助于大规模部署和应用。  相似文献   
67.
本研究采用网格计算技术使进销存系统从简单的计算资源集中上升到数据共享层面,并且实现了协作处理和网络节点的高质量的服务,能极大的提高连锁超市间计算资源的效率和利用率,有效破解因计算能力差、数据来源单一或存储资源欠缺而无法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8.
本文根据变量理论分布对区试中b值及CV值参数的数量分类,提出了适于目前普及推广的查表计算法。在此基础上,对区试品种提出了按主要生产性能指标以量定性的评定分类体系。从而推出可排除主观随意性干扰、较为完整严密的区试汇总模式,并以范例作了运用说明。  相似文献   
69.
Genomic selection (GS) is now practiced successfully across many species. However, many questions remain, such as long-term effects, estimations of genomic parameters, robustness of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GWAS) with small and large datasets, and stability of genomic predictions. This study summarizes presentations from the authors at the 2020 American Society of Animal Science (ASAS) symposium. The focus of many studies until now is on linkage disequilibrium between two loci. Ignoring higher-level equilibrium may lead to phantom dominance and epistasis. The Bulmer effect leads to a reduction of the additive variance; however, the selection for increased recombination rate can release anew genetic variance. With genomic information, estimates of genetic parameters may be biased by genomic preselection, but costs of estimation can increase drastically due to the dense form of the genomic information. To make the computation of estimates feasible, genotypes could be retained only for the most important animals, and methods of estimation should use algorithms that can recognize dense blocks in sparse matrices. GWASs using small genomic datasets frequently find many marker-trait associations, whereas studies using much bigger datasets find only a few. Most of the current tools use very simple models for GWAS, possibly causing artifacts. These models are adequate for large datasets where pseudo-phenotypes such as deregressed proofs indirectly account for important effects for traits of interest. Artifacts arising in GWAS with small datasets can be minimized by using data from all animals (whether genotyped or not), realistic models, and methods that account for population structure. Recent developments permit the computation of P-values from genomic best linear unbiased prediction (GBLUP), where models can be arbitrarily complex but restricted to genotyped animals only, and single-step GBLUP that also uses phenotypes from ungenotyped animals. Stability was an important part of nongenomic evaluations, where genetic predictions were stable in the absence of new data even with low prediction accuracies. Unfortunately, genomic evaluations for such animals change because all animals with genotypes are connected. A top-ranked animal can easily drop in the next evaluation, causing a crisis of confidence in genomic evaluations. While correlations between consecutive genomic evaluations are high, outliers can have differences as high as 1 SD. A solution to fluctuating genomic evaluations is to base selection decisions on groups of animals. Although many issues in GS have been solved, many new issues that require additional research continue to surface.  相似文献   
70.
朱鸣鸣  徐镀涵  陈光燕  李平  成启明  陈超 《草地学报》2021,29(10):2323-2331
为了探究贵州喀斯特区域不同土壤利用方式对土壤质量的影响,我们对该地区的林地、人工草地、天然草地、农田、弃耕地5种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研究。基于最小数据集对该区域的土壤质量进行评价,构建的最小数据集包括:土壤pH值、容重、全盐、阳离子交换量、全氮、有效铜、有效铁等指标。结果表明:全量数据集和最小数据集获得的土壤质量均表现为林地 > 人工草地 > 天然草地 > 农田 > 弃耕地;人工草地、天然草地、农田、林地的土壤质量等级为二级,位于土壤质量分级中的"较高"水平,弃耕地土壤质量为三级,位于"中等"水平。以上结果表明,人为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开垦降低了土壤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