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1篇
基础科学   2篇
  5篇
综合类   43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生态环境友好型水电站建设是水利工程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工作举措。岷江上游水电开发引发了诸多生态环境问题,急需开展更加深入更加系统的研究。系统总结并分析了岷江上游水电建设中生态敏感因子的构成,建议了一套针对岷江上游生态环境友好型水电站建设内容及技术体系,包括理论研究、规划论证、工程技术体系和运行监管等4个方面。  相似文献   
22.
节能环保型园林建设的意义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园林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部门,完成国家环保、节能、降耗的强制性目标,是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本文结合园林行业的特点,建设部门的实际,国家及全球的发展目标,研究、探讨、提出节能环保型园林建设的意义、策略与方向。  相似文献   
23.
基于产量及环境友好的玉米氮肥投入阈值确定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为了寻求河套灌区玉米高产与环境友好双赢的氮肥投入阈值,该文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化验相结合的方法,在内蒙古五原县连续三年定位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对河套灌区玉米产量、土壤N素残留量及氮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籽实产量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2 m土壤矿质氮质量分数呈指数增加趋势。随着施氮量及施氮年限的增加,土壤剖面N素含量呈增加趋势。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在0~80 cm土层间土壤N素含量呈下降趋势。盈余率为0时,施氮量为237 kg/hm2,籽实产量为13.7 t/hm2,2 m土壤矿质氮为478 kg/hm2,土壤氮素回收率为24%,植株氮素回收率为41%,土壤-玉米系统总回收率为65%;95%最高产量到最高产量为13.2~13.9 t/hm2,对应施氮量为193~291 kg/hm2,2 m土壤矿质氮为419~563 kg/hm2,氮素盈余率为-19%~23%,土壤氮素回收率为21%~26%,植株氮素回收率为41%,土壤-玉米系统总回收率为62%~67%。施氮量193~291 kg/hm2是既保证玉米产量又满足土壤氮素盈余较少、土壤-玉米系统氮素回收较高的合理施氮阈值。该研究为河套灌区玉米合理施用氮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4.
经济林在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经济林(非木材林产品)在中国丘陵山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乡村社区)建设中具有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而国家林业局等中央部委决定,从2006年起,在全国开展"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的行动,以绿色显生机,以绿化促文明、促富裕。经济林是五大林种之一,它收益快,效益高,是一种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最好的林种。主要阐述了经济林在社会主义新农村(乡村社区)建设中的两个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是保护和建设新农村(乡村社区)的生态环境,创绿色家园,建造人居环境和农、牧、水天然生态屏障,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二是依托经济林产品特有的资源优势,依靠科技进步,建立产业化体系,进行批量生产,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使丘陵山区社会主义新农村(乡村社区)建设走上可持续发展的文明富裕之路。  相似文献   
25.
基于健康农业理念的光伏生态农业园区规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油农业的快速发展使地球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农业产业需要向着现代化、绿色化和健康化升级,现代农业的核心问题和重要任务是发展健康农业。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低碳循环、产出高效、绿色安全的健康农业发展道路成为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共同选择。分析了健康农业的内涵及意义,阐述了光伏农业的概念、主要应用领域及未来发展趋势,并以四川射洪光伏生态农业园区为例,提出了以健康农业理念为引领的园区创新发展思路与功能区规划设计,指出将绿色光伏和生态农业跨界融合的光伏生态农业园区是一种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对于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实现生态农业与绿色能源双赢,助推大健康农业发展都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将为我国两型社会建设、低碳经济发展、实现绿色崛起探索出一条创新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6.
我国化肥产业政策对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我国化肥产业政策对化肥企业的产品创新、化肥替代技术研发机构创新和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机制形成的影响效应,对我国化肥产业政策的决策机制、补贴体系、化肥企业定位和农资流通机制改革提出建议,以促进化肥产业政策改革与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的协同推进。  相似文献   
27.
周艳  葛大兵  王丹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360-20362
小城镇生态功能区的划分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实现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以长沙市宁乡县夏铎铺镇为例,分析了两型社会城郊型小城镇镇域内不同地域生态环境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遵循生态功能区划原则,根据夏铎铺镇人类经济活动和生态环境特征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生态功能分区,全镇划分为7个生态功能小区,分别为饮用水源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生态工业区、生态农业区、生态旅游区、生态住宅区和中心集镇区,并为每个生态功能小区提出了生态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28.
设施蔬菜灰霉病无公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设施蔬菜灰霉病的发生规律以及病害的田间识别,并从无公害角度提出了综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9.
环境与人是互动的关系,环境对人有塑造作用,人也可以作用和改变环境。公众参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项基本要求。我国公众参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是逐渐发展的,取得了许多成绩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在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过程中,要进一步发挥公众参与的作用,就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公民观教育,发展非政府环保组织,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完善诉讼机制等等。将公众参与政府行为程序制度化,确保公众能够表达自身利益,多方利益能平衡,政府行为受制约。  相似文献   
30.
无公害渔药的安全使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水产养殖方式由粗放型逐渐向集约型转换,为了提高产量,在水产养殖中大量使用饵料,导致了爆发性鱼病的泛滥,渔药的使用也越来越普遍,本文就目前渔药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使用现状,提出了无公害渔药的概念,强调了渔药“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使用原则和渔药正确的使用方法。并将目前使用的渔药按来源分为了生物源、矿物源、有机合成渔药,列举了目前受到禁用的渔药,根据无公害渔药安全、高效、经济、方便等特点,提出了几种具有发展潜力的无公害渔药,包括被称为祖国医学瑰宝的中草药,目前正大量推广使用的新型保健渔药微生态制剂和对某些鱼病具有特效的疫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