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41篇
  免费   206篇
  国内免费   699篇
林业   202篇
农学   368篇
基础科学   1513篇
  890篇
综合类   1742篇
农作物   201篇
水产渔业   63篇
畜牧兽医   179篇
园艺   120篇
植物保护   268篇
  2024年   70篇
  2023年   181篇
  2022年   257篇
  2021年   242篇
  2020年   229篇
  2019年   291篇
  2018年   181篇
  2017年   302篇
  2016年   390篇
  2015年   269篇
  2014年   283篇
  2013年   209篇
  2012年   344篇
  2011年   275篇
  2010年   244篇
  2009年   203篇
  2008年   172篇
  2007年   196篇
  2006年   169篇
  2005年   162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白膜、黑膜全年覆盖下的土壤水、热、盐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膜覆盖因能有效地增温保墒增产而在黄土丘陵区旱作农林生产中广泛应用。为明确不同薄膜覆盖的差异以及连续覆膜条件下的土壤水热盐变化特征,于2015年7月1日—2017年6月30日在陕北米脂进行野外连续覆膜定位观测,试验设裸地(CK)、白色薄膜(WF)与黑色薄膜(BF)3种处理,利用GS3仪器监测0~150cm深度的土壤水分、温度和电导率。结果表明:1)连续覆盖两年后,两种覆膜处理平均土壤含水量为16.9%, CK为13.6%,土壤储水量分别达314.56mm、204.44mm,具体表现为土壤含水量BF在0~15cm高于WF(P0.05),15~30cm低于WF(P0.05); 0~150 cm, WF和BF总储水量差异不显著,与CK差异显著(P0.05);在作物生育期覆膜平均较CK提高储水量60.8 mm。2)膜覆盖下近地面日温差WF大于BF, 0~150 cm,两种覆膜周年土壤平均温度无显著差异,较CK高1.3℃(P0.05);气温较高条件下WF比BF、CK缩短冻融时间分别达8d和24d,WF更有利于土壤解冻和早春土壤增温。3)周年土壤表层盐分高,其中0~30 cm土层电导率为BFWFCK, 30~50 cm土层为WFBFCK,但土壤总体盐分较低,无土壤盐渍化趋势, 50 cm以下3种处理盐分没有差异。综合而言, WF较BF更能提高表层土壤温度, BF较WF更能提高表层土壤水分,覆膜保墒增温,延长作物生长时间。研究成果可为黄土丘陵区旱作农业覆膜应用提供土壤水热盐调控依据,也为果园和林地常年连续覆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2.
为探讨东北雨养区玉米生长状况和田间水分对种植密度和地膜覆盖的响应,2015年在沈阳农业大学水利学院试验场设置了低(67 500株/hm~2)、中(82 500株/hm~2)、高(97 500株/hm~2)3个种植密度水平和覆膜、裸地2种方式的玉米田间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土壤水分、玉米根系及其产量变化。结果表明:(1)在0—20cm土层中,整个生育期内,覆膜对于低密度处理的土壤田间含水率影响显著(p0.05),生育前期、中期和末期覆膜比裸地田间含水率分别提高了9.80%,15.93%,12.77%;在20—40cm土层中,生育前期,中密度覆膜种植的玉米田间含水率比裸地高13.83%(p0.05);在40—60cm土层中,覆膜对中密度玉米土壤含水率影响显著(p0.05),生育前期、中期、后期覆膜比裸地处理的土壤含水率分别提高了15.47%,4.11%,8.96%。(2)种植密度对玉米根系的根长、总投影面积、总根体积和根系表面积均有显著影响,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四者均呈减小趋势;在种植密度相同时,覆膜相比裸地提高了玉米根系的根长、总投影面积、根系总体积和根系表面积;中密度时,覆膜对玉米根系的4项指标提高最为显著(p0.05),分别比裸地提高了44%,38%,38%,33%。(3)玉米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减小,当密度为67 500株/hm~2时,玉米产量和百粒重均最大,百粒重为36.83g,产量为12 573.69kg/hm~2。结果说明:在水肥条件相同情况下,玉米种植存在一个最优密度,在最优密度内,玉米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超过了最优密度产量呈现减少趋势。研究结果对东北雨养区种植密度和覆盖方式的优化组合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提高雨水利用效率和玉米产量也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3.
果蔬保鲜膜与自发气调包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简述果蔬自发气调保鲜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介绍了常见保鲜膜及其各种性能与作用。重点分析了果蔬保鲜袋内的气体平衡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果蔬自发气调包装设计的基本内容和方法,指出了自发气调保鲜的局限性,并分析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4.
覆膜、沟垄作对旱作农田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叠加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揭示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玉米(Zea mays L.)种植中覆膜、沟垄作的增产作用和水分利用特征, 布设大田定位试验, 包括全覆膜沟垄作、全覆膜平作、半覆膜平作和不覆膜平作4个处理。结果发现, 连续3个平水年中, 全膜沟垄作集成了全覆膜与沟垄作的优点, 产生明显的叠加效应, 较半膜平作分别增产2282.9、2460.2和2765.5 kg hm-2, 增产率为32.3%、49.8%和46.5%。其中, 全覆膜的贡献分别为59.3%、90.3%和20.9%, 沟垄作的贡献分别为40.7%、9.7%和79.1%。叠加效应中全覆膜与沟垄作对产量的贡献呈此消彼长态势, 连作前两年, 全覆膜的作用大于沟垄作, 连作第3年, 沟垄作的作用大于全覆膜。玉米的水分利用效率, 全膜沟垄作较半膜平作的增幅为10.6%~25.2%。在同等降水条件下, 全覆膜沟垄作、全覆膜平作处理播前土壤贮水量较不覆膜平作增幅分别达6.3%~15.1%和3.5%~11.5%。收获期土壤贮水量明显低于不覆膜平作, 降幅达6.0%~12.9%和4.7%~7.5%。随着连作年限的增长, 土壤贮水量呈递减趋势, 连作第2、第3年收获期全覆膜沟垄作、全覆膜平作较连作开始土壤贮水量分别降低37.1%、44.0%和35.5%、40.9%, 连作第2年全覆膜沟垄作在50~200 cm出现干燥化现象, 第3年各处理30~200 cm土层均出现干燥化现象。综上所述, 全覆膜沟垄作具有明显的增产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作用, 但其较高的产量以高耗水为代价, 在连续低降水条件下, 3年玉米连作会导致土壤干燥化, 存在生态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125.
装载机工作装置结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装载机工作装置设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其作业性能的好坏,进而影响整机工作效率。本文基于有限元分析理论,研究了工作装置的静力分析问题,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对6种典型载荷工况进行了分析,为工作装置的设计提供了依据。采用自由度耦合模拟销轴的铰接为类似结构边界条件的处理提供了一种实用方案。  相似文献   
126.
日光温室内置式太阳能集热调温装置试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了提高冬季日光温室内的温度,研究开发了贮蓄太阳热能用于夜间温室内加温的太阳能集热调温试验装置.该装置垂直固定在日光温室内靠近北墙的钢筋拱架上,利用冬季晴天时北墙部位的太阳辐射热量使水增温,并把水储存在蓄热水箱内;夜间温室内温度降到一定程度时,利用所贮蓄的热量再给温室加温.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白昼贮热与夜间加温效果明显,白昼集热可使水温提高20℃以上,夜间用蓄积的热量加温,可以使室内气温平均提高约1.7℃以上.  相似文献   
127.
为了利用排种器实验台进行精密播种机排种器的试验研究,设计了排种器实验台的调速系统.首先,介绍了排种器实验台变频调速系统的硬件构成;然后,基于计算机与变频器之间的串行通讯协议,利用VC 的MSComm通讯控件,用VC 6.0语言开发了排种器实验台变频调速系统的控制程序,实现了排种器实验台计算机与变频器的串行通讯.该系统具有操作方便、调速手段多、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可以满足排种器实验台需要对速度进行实时调节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8.
苗期地膜回收机的起膜轮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现有苗期地膜回收机都是采用弹齿扎入地膜再回收,容易造成地膜的破损而不便于整体回收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柔性弹齿起膜轮,能够在不挑破地膜的前提下,将地膜由下向上整体托起并卷到收膜轮上,从而达到较完整地收集地膜的目的;同时,提出了一种计算滚筒驱动功率的方法.试验表明,该起膜轮能够实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29.
以活性炭纤维为载体厌氧处理牛粪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活性炭纤维为载体,在10%、7.5%和5%等3个载体填充率水平下,对反应器的容积产气率、COD去除率以及所能达到的最佳效果做了比较试验,并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载体挂膜前后的微观结构.实验结果显示:添加载体的反应器内的物料,经过一段时间的启动运行以后,其内容积产气率逐渐增大,并超过了不加载体的反应器.当进料量为3.2L/d时,7.5%填充率的反应器达到最高产气率1.15m3/m3·d,比空白对照提高了20%,vs产气率为1.5L/g[vs],COD去除率达到70%以上,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0.
1MC-70型地膜回收起茬机铲刀结构和参数确定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1MC-70型地膜回收起茬机起膜、起茬铲刀的作业情况分析,推导出铲刀满足生产要求主要参数的求取方法和公式,并经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确定了铲刀对玉米茬地进行起膜、起茬时主要参数的取值范围和减小牵引阻力的取值规律。通过多副铲刀的对比试验,选取出对玉米茬地进行起膜、起茬作业时,性能良好,牵引阻力较小的铲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