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6篇
  免费   199篇
  国内免费   155篇
林业   120篇
农学   155篇
基础科学   75篇
  373篇
综合类   801篇
农作物   171篇
水产渔业   272篇
畜牧兽医   943篇
园艺   47篇
植物保护   17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121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167篇
  2012年   185篇
  2011年   172篇
  2010年   160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53篇
  2007年   168篇
  2006年   154篇
  2005年   143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本研究以干旱半干旱区栽培面积较大的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品种"首相"和"潘多拉"为研究对象,使用人工控制灌水量的方法在生长季节使黑麦草经历"干旱胁迫-复水"的5个循环处理,研究其在不同调亏灌溉及复水处理下光合特性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两个品种黑麦草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随着土壤相对含水量(RSWC)的降低而下降,当RSWC下限值不同时,各指标的下降程度不同,且复水后的恢复程度也不同。灌溉下限在RSWC为50%时,各指标变化幅度较小;灌溉下限在RSWC为40%时,两个品种黑麦草受害程度加大;灌溉下限在RSWC为20%时,两个品种黑麦草均受到严重伤害,复水后各指标不能完全恢复。两个品种比较,"首相"比"潘多拉"抗旱性强。说明调亏灌溉对多年生黑麦草具有明显的RSWC限制范围,品种之间表现不同,"首相"最佳灌溉RSWC下限为40%,"潘多拉"为50%。  相似文献   
992.
王建兵 《草业科学》2015,32(2):203-209
利用甘肃省玛曲县气象站1971-2010年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根据Penman-Monteith模型计算了玛曲地区草地潜在蒸散量,并对近40年玛曲地区牧草生长期蒸降差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发现近40年玛曲地区牧草生长期蒸降差以12.1mm·10a-1的趋势上升,其中牧草生长初期和末期蒸降差以3.5和11.2mm·10a-1的速度上升,牧草生长中期蒸降差呈略下降的趋势,下降速度为-2.6 mm·10a-1。20世纪90年代,由于潜在蒸散量增大和降水量减少,造成蒸降差增大,牧草生长期出现了水分亏缺现象。水分亏缺是导致玛曲草地退化和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93.
为了探究镉污染条件下开发能源植物的可行性,以高生物量黍属能源植物柳枝稷和坚尼草为材料,温室中苗期水培试验,分别对柳枝稷外源施加浓度为0,0.5,5,10,20,50,100μmol/L镉(Cd),对坚尼草施加浓度为0,2,5,7.5,10μmol/L Cd,从形态、生长生理等角度,分析两种能源草对镉的响应。结果表明:随Cd浓度的增加,柳枝稷和坚尼草生物量和根伸长量均下降,Cd浓度为50μmol/L时,柳枝稷根鲜重减少达显著水平(P0.05)。而坚尼草则在Cd浓度为2μmol/L时,根和地上部分总鲜重减少达显著水平。相比于对照,Cd浓度为2μmol/L时,坚尼草的根伸长量已下降96.3%,而柳枝稷在5μmol/L Cd时根伸长量才降低55.0%,柳枝稷的耐镉性高于坚尼草。经20μmol/L镉处理,柳枝稷的地上部镉浓度达40mg/kg,生物量下降了45%。不同浓度的镉处理下,镉在柳枝稷体内的迁移指数为5.9%~14.2%,柳枝稷可以在Cd污染条件下被开发为能源和修复植物种植。此外,实验还发现,在根平均直径为0~1mm范围内,柳枝稷的总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与镉积累呈显著负相关,与迁移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该结果说明,细根在植物的镉吸收积累和转运中可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4.
果园生草技术已成为较为先进的水果园土壤管理方法之一,是果园土壤管理制度一次重大变革。果园生草能够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有机质含量、调节果园的微生态环境、增强土壤抗侵蚀能力等。本文通过简单介绍34个果园人工和自然生草培肥地力的生产实践,整理了适合沂蒙山区果园的生草模式和技术,提出了临沂市水果园人工生草选择黑麦草、紫花苜蓿、鼠茅草,自然生草以马唐、狗尾草、荠菜等为宜。生草园需做好肥水、刈割等管理环节,实现树、草的营养良性循环,以园养园。  相似文献   
995.
In this study, we aim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six levels of orchardgrass hay (GH) proportion (0%, 10%, 20%, 30%, 40% or 50% of dry matter) in finely chopped corn silage (CS)‐based diets on digesta kinetics of CS and GH in the rumen. Six non‐lactating, rumen‐cannulated Holstein cows were used in a 6 × 6 Latin square design. Ruminal digesta kinetics was measured by ruminal dosing of feed particle markers (dysprosium for CS, erbium for GH) followed by fecal sampling. The increase of GH proportion had a quadratic effect (P < 0.01) on total tract digestibility of neutral detergent fiber (NDF) and acid detergent fiber. The proportion of GH did not affect the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of rumen digesta, total weight of dry matter or NDF in the rumen. The rates of large particle size reduction in the rumen for CS tended to increase linearly with increasing GH proportion (P = 0.077). A quadratic effect (P < 0.05) was found with increasing the GH proportion for the ruminal passage rate of small GH particles, but not for CS particles.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associative effects between CS and GH could be generated on rumen digesta kinetics when cows were fed a CS‐based diet with an increased proportion of GH.  相似文献   
996.
南方席草生产机械化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席草生产在南方部分县(市、区)是农业支柱产业之一。本文在论述席草生产机械化现状,分析其存在问题和近期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席草业机械化发展需要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997.
不同草带空间分布对坡面细沟侵蚀调控机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为了研究植被对坡面细沟侵蚀调控机制,采用模拟降雨试验,结合激光扫描方法,分析了不同草带分布沟坡面细沟侵蚀发生、发展过程。结果表明:草带位于梁峁坡下部60%,植被调控侵蚀效果最优,相比裸坡减少径流量7.4%,减少产沙量62.9%,相比蓄水减沙功效而言更具直接拦沙的功能。植被通过调控细沟侵蚀的发生、发展、发育过程实现了对土壤侵蚀的调控作用,尤其是对沟坡侵蚀产沙的调控作用;而且这种对侵蚀的调控作用不仅改变了细沟侵蚀发生的位置,而且改变了径流和侵蚀过程以及侵蚀方式;细沟侵蚀已经向面蚀(片蚀)转化,大幅度降低侵蚀程度。研究结果揭示了植被可以通过影响侵蚀方式来调控侵蚀输沙过程,有助于加深坡面植被对细沟侵蚀发育形态作用机理的理解。  相似文献   
998.
不同草被格局下的坡面流水力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放水冲刷试验,研究不同草被格局(随机格局、草方格、带状、斑块状及光滑玻璃对照)下的坡面流水力学特性变化。试验在8种流量(0.15,0.30,0.45,0.60,0.75,0.90,1.05,1.20 L/s)和3种坡度(3°,6°,9°)下进行。结果表明:(1)与光滑玻璃面相比,草被覆盖坡面可以雍高水位1.02~1.38倍,减缓流速6.52%~36.73%;随着流量和坡度的增大,流速呈幂函数递增(R~20.95)。(2)雷诺数与流量间存在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R~20.99),与坡度和草被格局无明显相关关系;草被覆盖可以有效降低坡面弗劳德数。(3)随流量和坡度的增大,草被覆盖下的坡面流型态从层流—缓流或急流过渡到紊流—急流。(4)随着流量的增大,坡面流阻力系数呈幂函数递减(R~20.86),坡度对坡面流阻力系数无显著影响(p0.05)。(5)不同草被格局雍高水位的作用为随机格局斑块状草方格带状,对流速的减缓作用为随机格局带状斑块状草方格,坡面弗劳德数为斑块状带状草方格随机格局,抗蚀能力为随机格局草方格带状斑块状。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研究城市化背景下草地土壤水分运动规律,为提升海绵城市建设水平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 以江苏省扬州大学扬子津校区农水与水文生态试验场的人工草地为研究区,利用实测降雨和同期土壤含水量数据对不同降雨事件下的雨水入渗深度进行分析。通过HYDRUS-1D模型对研究区土壤含水量变化过程进行模拟。[结果] 在小雨(<10 mm)和中雨(10~25 mm)事件中,研究区草地的雨水入渗深度分别小于15 cm和30 cm;在大雨(25~50 mm)到暴雨(>50 mm)事件中,雨水入渗深度通常超过30 cm,或可达60 cm以上;土壤含水量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均方根误差范围为0.012~0.034 cm3/cm3。[结论] 不同等级降雨事件下的草地雨水入渗深度存在明显差异,入渗深度总体上随着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加;HYDRUS-1D模型能够准确模拟不同等级降雨事件下的城市人工草地区雨水入渗深度。  相似文献   
1000.
为明确三峡库区消落带草被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作用,采用野外放水冲刷试验,分析草带对地表径流中氮磷的拦截率和冲刷前后氮磷含量在土壤内的空间变化,研究消落带典型草被对氮磷污染物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1)草带拦截污染物的效率总体较好,对NO_3~--N的拦截率最高,达93.5%~99.3%。拦截率与草带宽度成正比,与冲刷强度成反比。(2)冲刷前后TN、TP、NO_3~--N和NH_4~+-N污染物含量的变化率最大值分别为2.30,1.96,5.01,4.75,均出现在小区下坡。随着草带宽度增加以及冲刷强度的减弱,污染物含量的变化率增大。(3)各氮磷污染物在0—10 cm土层的变化率较大,变化范围为0.91~5.01。TN、TP和NH_4~+-N在10—30 cm土层的变化率普遍接近1,而NO_3~--N在该土层依然存在较大的变化率。(4)RDA结果显示,影响冲刷前后污染物变化最大的因子是土层深度,其次是坡位、草带宽度、冲刷强度。综上,消落带草被能够有效拦截污染物并促进其向土壤内部迁移,在消落带草本植物恢复及面源污染防治过程中应注意增加消落带草被覆盖宽度,减小高强度降雨径流的影响,促进污染物在上坡位被拦截并进一步向土壤内部迁移,降低污染物向上覆水释放的风险,为三峡库区消落带草本植被恢复及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