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3篇
林业   12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15篇
  39篇
综合类   49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村镇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及技术路线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国村镇生活垃圾的年产生量已经超过城市的生活垃圾清运量,但现状处理水平低下。基于国内村镇生活垃圾产生状况的调查结果,分析了村镇生活垃圾的可处理特征,结合对国内外村镇生活垃圾处理模式的综述,重点探讨了我国村镇生活垃圾的处理模式选择。以不同物流(组织)模式下的环境、资源和经济效应比较为依据,认为按村镇生活垃圾产生的面积密度为划分指标,我国村镇生活垃圾分别适合采用"全集中"和"村镇县协同"的处理物流模式。"村镇县协同"模式是协调人口(垃圾产生)低密度区域生活垃圾处理环境和经济效益的有效方式,其实施的适宜技术路线为:收集人员分类,可降解与渣土组分分别就地生物处理和(简易)填埋,其他组分由县以上政区有关部门集中处理,且无需"日产日清"。  相似文献   
32.
生物有机肥对土壤-水稻系统中Cd形态及迁移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究稻田土壤中Cd形态转化与生物有机肥施用量之间的关系,及水稻植株体内各器官Cd的累积分配特征,以期为研究区提供经济安全的水稻生产指导方案。[方法]在湖南省长沙市红壤稻田进行了2 a的田间定位试验,期间设置了0,10,20,30与40 t/hm~2共5个生物有机肥施用量处理,在水稻成熟期采集土壤和水稻样品,分析了生物有机肥对Cd在土壤中形态变化、水稻器官中的分配以及持续效应的影响。[结果]①生物有机肥施用后可将土壤中酸溶态Cd钝化为可还原态Cd,降低了水稻体内Cd的累积、土壤—根系间富集系数和茎秆—籽粒间转运系数。②高施用量生物有机肥处理下2017和2018年土壤酸溶态Cd较CK均显著降低,最大减少幅度分别为22.42%和7.05%,Cd在水稻不同器官含量的分布为:根系茎秆叶片籽粒。③水稻籽粒Cd含量受土壤酸溶态Cd的直接影响,且酸溶态Cd受pH值、土壤有机质和阳离子交换量的调控。[结论]施用生物有机肥可以提高Cd污染稻田土壤肥力和稻谷产量,降低土壤酸溶态Cd的生物有效性。综合总体表现,当施用量为30 t/hm~2时,有机质含量为255.32 mg/kg的秸秆生物有机肥可以发挥出较好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33.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石灰、生物质炭、海泡石、钙镁磷肥等单一和复合钝化剂对小米椒吸收和积累Cd的影响,结合土壤性质和养分含量变化,以期筛选出能有效降低小米椒果实中Cd含量的钝化剂类型。结果表明:供试辣椒品种艳椒425对土壤中Cd有较强的吸收积累能力,不同部位的Cd含量为茎叶>根>果实;不同处理辣椒果实的Cd含量介于0.049~0.106 mg·kg-1,除生物质炭处理外,其他钝化剂处理辣椒果实的Cd含量显著降低,降幅在25%~54%,其中,海泡石处理降幅最高,其次为复合钝化剂。除个别处理外,各钝化剂处理有效地降低了Cd的转运系数和富集系数,降幅分别在26%~44%和23%~52%。辣椒中Cd含量的降低主要是由于钝化剂的施入提高了土壤pH值,降低了土壤中有效态Cd含量;土壤pH值与对照相比提高了0.8~2.4个单位,有效态Cd含量降低了68%~93%,其中,海泡石处理效果最佳,其次为复合钝化剂。此外,不同钝化剂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和主要养分含量。总体来看,海泡石和复合钝化剂能在改善土壤性质的同时有效降低辣椒对土壤中Cd的吸收、转运和积累,有利于保障辣椒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34.
利用竹炭(BC)的导电性和特殊的多孔结构,结合聚苯胺(PANI)的导电性,通过原位溶液聚合法制备了具有导电性能的聚苯胺/竹炭(PANI/BC)复合材料,考察了各种反应条件对复合材料电导率的影响.利用四探针、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对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分子结构、微观形貌进行表征测试.结果表明:当苯胺用量为1mL,引发剂过硫酸...  相似文献   
35.
[目的] 研究快速、准确大面积监测农田土壤pH值,为大面积土壤改良和实现农田精细化管理提供科学支持。[方法] 以南疆阿拉尔市十二团棉田为研究区,采用网格采样法采集231个样点的原位高光谱数据,并同步采集其中116个样点的土壤样品;分析了原位高光谱反射率数据经不同预处理模式后的光谱数据与土壤pH值的相关性;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支持向量机回归和随机森林3种建模方法分别建立了土壤pH值的高光谱反演模型,根据模型评价指标优选出最优模型对未采集土壤样点的pH值进行反演制图。[结果] 反射率经微分处理后可有效改善其与土壤pH值的相关性;反射率二阶微分的随机森林模型为所有模型中的最优模型,其验证集的R2为0.87,RMSE为0.04,RPD为2.53;最优模型反演的pH值数据插值所得数字图与实测pH值插值图的空间分布特征高度吻合,能客观反映土壤碱化的空间分布状况。[结论] 随机森林模型为原位反演南疆棉田土壤pH值的最优模型,克里金插值能够客观可视化表达研究区土壤pH值的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36.
坡耕地侵蚀区和堆积区初春土壤呼吸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耿肖臣  李勇  于寒青  刘国强 《核农学报》2012,26(3):543-551,593
以黄土高原侵蚀坡耕地(坡地1和坡地2)为对象,选择土壤温度和水分变化较为剧烈的初春3月,采用137Cs和210Pbex示踪技术,在确定的侵蚀和堆积区布设有根和无根2种处理,利用Li-8100土壤碳通量自动测量系统原位监测土壤呼吸,同时监测土壤温度和水分变化。与侵蚀区比较,观测期间堆积区有根和无根处理土壤CO2排放通量均有明显增加,只是这种增加有时没有达到统计上的显著水平。土壤堆积使坡地1有根和无根处理区土壤CO2排放通量分别增加了24.43%(由8.02%至44.41%)和23.95%(由6.37%至43.26%);土壤堆积使坡地2有根和无根处理区土壤CO2排放通量分别增加了44.64%(由17.33%至74.63%)和25.28%(由10.23%至39.76%)。3月份坡耕地侵蚀区和堆积区土壤呼吸随观测时间的变化与土壤温度和水分密切相关,但是,在整个观测期间侵蚀区和堆积区的土壤水分和温度没有差异,研究揭示了坡耕地土壤呼吸空间变化的土壤侵蚀驱动机理。  相似文献   
37.
为了实时监测水域盐度的变化及动态分析其盐度值常年分布规律,该文设计了一种基于浮标原理原位高频检测电导率的变送装置。所设计变送器选用低功耗的MSP430F149微处理器,通过SIM300的GPRS通讯模块,在河流、湖泊和水产养殖场等水域实现了GPRS网络覆盖区域内的远程数据采集。系统选用线性插值的方法对其中的温度电导率传感器进行了温度补偿,补偿精度为±5%FSC。该研究成果可为野外水域水质在线监测提供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8.
人工地层冻结冻土自然解冻与强制解冻实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自然解冻和强制解冻原位试验,得出冻土自然解冻和强制解冻温度变化规律。冻土自然解冻速度非常缓慢,强制解冻能显著的加快冻土解冻速度。对于多排管冻结形成的大体积冻土,可利用强制解冻加快冻土解冻速度,达到及时跟踪注浆,更好的控制融沉目的。  相似文献   
39.
Large particle size gravel strata layer is very difficult for TBM construction which brings about a series of problems for EPB TBM advancing in Beijing Metro. Cutting wheel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EPB TBM and cutting wheel with reasonable structure is essential for EPB TBM to advance steadily and effectively in large particle size gravel strata. In-situ EPB TBM advancing tests are carried out in large two adjacent shield interval where the strata conditions make it possible to find out the most efficient cutting wheel structure by monitoring key parameters through Real-tim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th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advancing efficiency, strata adaptability of key parameters and tools wearing,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can be obtained: 1) Spoke cutting wheel has better strata adaptability and higher efficiency than panel cutting wheel as well as more advantages in controlling tools wearing. 2) open ratio ranging from 55% to 65% is the reasonable for cutting wheel. 3) Advancing speed and earth pressure are very important for EPB TBM construction. Compared with panel cutting wheel, spoke cutting wheel can obtained higher advancing speed and more stable earth pressure in tests. However the change of earth pressure should also be paid attention when EPB TBM advancing in fast speed. The advancing speed should be controlled in the range of 20 to 60 mm/min.  相似文献   
40.
原位聚合法制备草甘膦微胶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以脲醛树脂为壁材的草甘膦微胶囊除草剂。探讨了缩聚反应条件对微胶囊粒径及其分布和微胶囊结构的影响,并考察了微胶囊的包封率和缓释性能。结果表明,以氯化铵为酸性催化剂,酸化时间为4 h,终点pH2.0,固化温度70℃,固化时间2 h,搅拌速度2 000 r.min-1,乳化剂采用苯乙烯-马来酸酐(SMA),可制得包封率为91.9%,粒径分布均匀且粒径1~10μm的流动性球型固体微胶囊。以上结果及应用试验均显示该微胶囊能够满足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