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96篇
  免费   254篇
  国内免费   634篇
林业   407篇
农学   414篇
基础科学   1349篇
  965篇
综合类   2767篇
农作物   98篇
水产渔业   110篇
畜牧兽医   146篇
园艺   35篇
植物保护   93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192篇
  2022年   271篇
  2021年   280篇
  2020年   219篇
  2019年   237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177篇
  2016年   206篇
  2015年   202篇
  2014年   287篇
  2013年   224篇
  2012年   407篇
  2011年   455篇
  2010年   396篇
  2009年   348篇
  2008年   323篇
  2007年   348篇
  2006年   322篇
  2005年   304篇
  2004年   261篇
  2003年   146篇
  2002年   130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平原河网区改善水环境引水配水方案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水配水已成为当前改善平原河网区水环境状况的重要技术手段,而科学合理的引水配水方案无疑是提高水环境改善效果的重要依托。其设计原则、引水方式、配水方式以及相应流量的确定是整个引水配水方案设计的关键,而根据不同边界条件与不同流量状况确立的"间断引水"与"连续引水"、"同时配水"与"轮流配水"则较好地解决了引水配水方案设计与调度管理中的技术问题,其出发点在于最大限度地改善河网的水力条件,并以水力条件的改善促进河网水环境状况的日渐好转。  相似文献   
992.
蓝藻水华是目前中国乃至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为了有效地减少及预防蓝藻水华带来的影响,收集苏州市吴县1986—2007年的气象资料,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太湖蓝藻暴发前一个月的主要限制因子及其相互关系。气温、气压、相对湿度、降水是影响叶绿素a浓度的主要限制因子。结合2005年1—10月太湖各区域蓝藻叶绿素a浓度的含量,利用Matlab R2010a软件,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蓝藻水华预警模型,可为采取相应措施和控制蓝藻水华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3.
甘娜 《北京农业》2011,(6):212-213
讨论现代农业气象信息化发展的重要作用,分析其发展现状,并从多个方面指出现代农业气象信息化的发展策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上的各个行业、各个领域也得到了一定的进步,可以说,现代农业气象信息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94.
以江西省泰和县为研究区,探讨利用Landsat TM影像进行亚热带森林郁闭度森林遥感估算的可行性。首先,利用赤池信息准则(AIC)筛选了用于建模的遥感变量因子,通过模拟试验确定了估算森林郁闭度的前馈神经网络(BP)模型参数,利用检验样本数据验证了模型结果的可靠性。结果表明,遥感变量因子之间存在着强的相关关系,为了保证所建模型的效果需要剔除部分因子,利用BP神经网络建立的森林郁闭度模型的模拟和拟合精度都优于逐步回归模型,研究区内森林郁闭度较高,有47.8%的森林郁闭度大于0.7,但空间差异明显,西部和东部山区森林郁闭度高于中部丘陵森林的郁闭度。  相似文献   
995.
陈利星  陈绘画  周钦富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281-17282
[目的]检测马尾松蛀干类害虫2006~2010年,林间种群数量是否具有混沌特性。[方法]利用前馈神经网络分析马尾松蛀干类害虫林间种群数量的复杂性动态。[结果]前馈网络模型估计的最大Lyapunov指数为0.0128,说明马尾松蛀干类害虫林间种群序列存在混沌现象。[结论]马尾松蛀干类害虫的数量与前一次或前几次观测值密切相关,可用重构相空间的方法预测下一次观测值。  相似文献   
996.
戴育滨  孙雄松  张木明  林伟强  魏剑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853-18855,18859
对广东省基层农技推广现状进行分析,创新性地提出包含干部驻村模式、科技特派员模式、科技项目扶贫模式、大学生"三下乡"模式、信息网络模式和电话语音模式等6种实用农技推广模式。指出在实用农技应用推广中,应促使推广主体多元化和社会化,保证应用推广的项目化和规范化以及项目运作的市场化和长效化。  相似文献   
997.
随着计算机类课程的日益多样化,多元化教学的特点在高校的机房应用中愈发明显,这对网络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应用着手,分析此类机房的特点,对各安全点进行剖析,并针对各个节点提出相应措施,从而有效提高机房运行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98.
In this study, an integrated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RSM) and genetic algorithm (GA) are recommended for developing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ANNs) with great chances to be an optimal one. A multi-layer feed forward (MLFF) ANN was applied to correlate the outputs (energy and exergy) to the four exogenous inputs (drying time, drying air temperature, carrot cubes size, and bed depth). The RSM was used to buil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put parameters and output responses, and used as the fitness function to measure the fitness value of the GA approach. In the relationship building, five variables were used (number of neurons, momentum coefficient and step size in the hidden layer, number of epochs and number of training times). A polynomial model was developed from training results to mean square error (MSE) of 50 developed ANNs to generate 3D response surfaces and contour plots. Finally, GA was applied to find the optimal topology of ANN. The ANN topology had minimum MSE when the number of neurons in the hidden layer, momentum coefficient, step size, number of training epochs and training times were 28, 0.66, 0.35, 2877 and 3, respectively. The energy and exergy of carrot cubes during fluidized bed drying were predicted with R2 values of greater than 0.97 using optimal ANN topology.  相似文献   
999.
稻飞虱迁飞环境监测网络中的ZigBee网关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克强  岳洪伟  蔡肯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191-14193,14199
[目的]实现稻飞虱迁飞环境监测系统中的ZigBee无线网络与因特网融合。[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ARM9微控制器S3C2410的ZigBee多功能网关实现方案,并详细介绍了关键模块的硬件构成及原理。[结果]该网关采用ZigBee和GPRS无线传输技术来以实现传感器节点与远程监控中心通信。对系统的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无线网关稳定、丢包率低,实现了对稻飞虱迁飞环境的无线监控。[结论]为稻飞虱迁飞的监测预警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土地储备规模预测研究——以长春净月经济开发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运用BP神经网络模型和灰色马尔柯夫模型对长春净月经济开发区土地储备规模进行了预测,确定了规划期内土地储备的合理规模:2010年为966~1159 hm2,2015年为963~1156 hm2,2020年为680~815 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