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9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78篇
林业   9篇
农学   475篇
基础科学   43篇
  247篇
综合类   818篇
农作物   150篇
水产渔业   32篇
畜牧兽医   64篇
园艺   145篇
植物保护   19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8篇
  1976年   3篇
  1963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21.
为建立南方菜豆花叶病毒(southern bean mosaic virus,SBMV)的快速、简便、高通量检测技术,加强该病毒的口岸检验检疫,以提纯的SBMV粒子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利用杂交瘤技术获得3株杂交瘤细胞株19C3、19H9和20G4,其分泌的SBMV腹水单抗效价均达到10-7,且3个单抗与感染SBMV大豆叶片组织粗提液有强烈的特异性免疫反应,而不与感染南方豇豆花叶病毒(southern cowpea mosaic virus,SCPMV)的豇豆、健康的大豆、毛豆、豌豆、蚕豆和菜豆叶片组织粗提液发生免疫反应。以制备的单抗为核心,建立了检测植物中SBMV的ACP-ELISA和dotELISA两种血清学方法。3个单抗中19H9单抗的检测灵敏度最高,以其建立的ACP-ELISA和dot-ELISA方法检测大豆病叶粗提液的灵敏度分别达到1∶163 840和1∶10 240稀释浓度。利用建立的dot-ELISA方法可从上海口岸截获的大豆种子中检测出SBMV,且该检测结果得到RT-PCR方法验证。表明制备的SBMV单抗及建立的SBMV血清学检测技术可有效用于我国SBMV的口岸检验检疫。  相似文献   
22.
研究大黄与五倍子复合涂膜保鲜剂涂膜对番荔枝模拟贮运期间贮藏品质的影响,明确该保鲜剂的保鲜效果。将保鲜剂涂膜的番荔枝作为处理组、未涂膜的果实作为对照(CK),分别置于加冰的泡沫箱中贮藏20 h模拟当地贮运技术,之后开箱放置于常温下贮藏,考察复合涂膜保鲜剂对番荔枝感官品质及其生理生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组比较,经涂膜处理后番荔枝果实的裂果、烂果、霉果和失重情况明显改善,褐变指数和乙烯释放量显著降低;有效延缓了果实软化,延迟了呼吸高峰第1次出现的时间,抑制呼吸高峰的第2次出现, 可显著降低淀粉酶活性、减缓淀粉转化为可溶性固形物的速度。该保鲜剂可有效延缓番荔枝模拟贮运期间果实的衰老,起到较为理想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23.
研究发芽床不同含水量及NaCl浓度对铜仁珍珠豆型花生种子活力及发芽的影响,试验表明,发芽床含水量从20%升高至40%,铜仁珍珠豆型花生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呈上升趋势,含水量继续升高至60%,三项指标呈下降趋势,40%是铜仁珍珠豆型花生最适发芽床含水量,花生发芽各项指标达到最高。用NaCl溶液处理种子,浓度从0mol/L升高至0.5mol/L,花生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三项指标表现出先急剧后缓慢又急剧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24.
DTA-6对两种食用豆生理代谢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2-N,N-二乙氨基乙基己酸酯(diethyl aminoethyl hexanoate,DTA-6)对食用豆叶片的生理代谢及产量的调控效应,选用芸豆(英国红)和小豆(龙垦2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完全随机试验方法,于芸豆和小豆的初花期叶面喷施DTA-6,以喷施清水为对照(CK),测定各生育时期叶片光合参数、碳代谢产物、干物质、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表明:DTA-6提高了2种食用豆各生育期的SPAD值、盛花期和鼓粒期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显著增加了叶片蔗糖和可溶性糖的含量,促进了叶片淀粉的积累;与CK相比,DTA-6提高了2种食用豆的地上部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并且显著提高了芸豆和小豆鼓粒期荚分配率;DTA-6可有效调控2种食用豆的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百粒重,从而提高产量,DTA-6处理的芸豆和小豆产量分别较CK增加13.30%和12.91%,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25.
不同种植密度对3个小豆品种植株形态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以直立型小豆品种冀红20、冀红21和唐红201602为材料,分析6个种植密度对不同小豆品种植株形态特征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和种植密度对小豆形态特征和产量性状的影响较大;底荚高度和第一节间长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主茎节数、主茎分枝数、单株结荚数、单荚粒数和百粒重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减小,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相同品种不同种植密度间和相同种植密度不同品种间的产量差异极显著(F值分别为49.36、99.35),品种与种植密度互作对产量的影响差异显著(F=3.91)。种植密度与株高、底荚高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第一节间长呈正相关,与茎粗、主茎分枝数和主茎节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增加种植密度可增加小豆株高、底荚高度和第一节间长,有效减少主茎分枝数,有利于机械化收获。  相似文献   
26.
为探讨盐碱胁迫下产ACC脱氨酶促生菌对绿豆叶片脂质代谢的影响,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盐碱胁迫下接种产ACC脱氨酶促生菌(DQJC1)后绿豆叶片内脂类代谢产物的变化。结果表明:盐碱胁迫下接种DQJC1可以促进绿豆生长,显著提高了绿豆植株的株高(34.87%)、地上部鲜质量和干质量(44.07%和46.43%)、地下部鲜质量和干质量(30.56%和23.68%)及叶绿素含量(41.61%)。同时在绿豆叶片中共筛选到61个具有显著性差异的代谢产物,其中包括32种甘油磷脂类、14种固醇类、4种甘油糖脂类、3种鞘脂类和8种其他脂类;其中上调的代谢物主要为甘油磷脂(PC、PG、LPC、PI、PE、LPG)、甘油糖脂(SQDG47∶11)及鞘脂(CerG1d18∶2/16∶0+O),下调的代谢物主要为固醇(TG),甘油糖脂(SQDG:16∶0/16∶0)及鞘脂(CerG1d34∶2+O)。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筛选出的差异代谢物中有6种代谢物被富集到9条代谢通路中,包括甘油磷脂代谢通路、甘油脂代谢通路、自噬性溶酶体代谢通路、糖基磷脂酰肌醇代谢通路、醚脂质代谢通路、亚油酸代谢通路、磷脂酰肌醇代谢通路、α-亚油酸代谢通路和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  相似文献   
27.
采用木瓜蛋白酶对绿豆蛋白进行水解,确定了水解绿豆蛋白制备绿豆多肽的最佳水解条件为最适pH为6.5,底物浓度7%,酶浓度为底物的8%,水解温度45℃,水解时间为4h。同时测定了绿豆蛋白水解前后的功能性质,结果表明得到的绿豆多肽的黏度、溶解度及乳化性、起泡性等得到了明显改善,适于在食品工业中应用。  相似文献   
28.
不同饲料原料对草鱼生长和肌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以专用配合饲料、浸泡蚕豆、浸泡豌豆喂养体质量为(1540.9±57.5)g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90d,以考察不同原料对草鱼生长和肌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配合饲料组、浸泡蚕豆组和浸泡豌豆组草鱼的增重率分别为17.3%、13.7%和12.2%,饵料系数分别为5.00、4.09和5.08,三种原料对草鱼的脏体比、肝体比没有显著影响;与普通草鱼相比,三种原料组草鱼肌肉粗脂肪含量和肌肉失水率显著降低(P0.05),胶原蛋白含量和肌原纤维长度显著增加(P0.05)。上述结果表明,三种原料均可显著改善草鱼肌肉品质;与浸泡蚕豆组相比,专用配合饲料组显著提高了草鱼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29.
The utilization of oleic acid as an energy source and the effects of oleic acid levels and/or dietary soy bean lecithin (SBL) on oleic acid utilization, growth and survival, and lipid class and fatty acid compositions of freshwater prawn, 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 (de Man), juveniles were determined.
Increase in levels of dietary oleic acid from 10 to 80 g kg−1 significantly ( P ≤ 0.05) reduced growth, survival and feed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M. rosenbergii juveniles during the 40-day feeding period. Inclusion of 20 g kg−1 SBL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 P ≥ 0.05) on growth and survival, nor was there any interactive effect between dietary SBL and oleic acid levels.
Body fatty acid profile of prawns reflected dietary fatty acid quantity. The fatty acid composition of prawns fed diets containing 80 g kg−1 oleic acid had tremendously high proportions of oleic acid. Polar lipids, mostly phosphatidylcholine (PC), constituted the bulk of the extracted total lipids. Prawns fed with SBL had significantly ( P ≥ 0.05) higher PC content.
Oleic acid was metabolized for energy by M. rosenbergii juveniles at the same rate regardless of dietary level of SBL and/or oleic acid. Expired 14CO2 accounted for half of the ingested radioactivity 48 h after feeding with labelled diet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amount of 14CO2 expired by prawns fed the labelled test diets was found. Per cent radioactivity ingested and absorbed into the body was also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prawns of the different dietary treatments.  相似文献   
30.
采用土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外源铬(0、2、8、15、25 mg/kg)对2个豇豆品种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外源铬(2 mg/kg)对2个豇豆品种幼苗的株高、地上部鲜重有显著促进作用;高浓度的外源铬(15 mg/kg)对2个品种幼苗的株高、主根长起显著或极显著的抑制作用,对特抗病高产四号的地上部鲜重、叶面积有极显著抑制作用.综合各项指标,特抗病高产四号比丰产一号对铬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