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33篇
  免费   1204篇
  国内免费   2145篇
林业   2275篇
农学   1873篇
基础科学   1290篇
  3715篇
综合类   11150篇
农作物   1368篇
水产渔业   706篇
畜牧兽医   1917篇
园艺   729篇
植物保护   1159篇
  2024年   175篇
  2023年   523篇
  2022年   976篇
  2021年   1026篇
  2020年   930篇
  2019年   1121篇
  2018年   713篇
  2017年   1154篇
  2016年   1380篇
  2015年   1154篇
  2014年   1489篇
  2013年   1374篇
  2012年   1962篇
  2011年   1876篇
  2010年   1545篇
  2009年   1449篇
  2008年   1131篇
  2007年   1235篇
  2006年   949篇
  2005年   772篇
  2004年   530篇
  2003年   451篇
  2002年   314篇
  2001年   280篇
  2000年   242篇
  1999年   213篇
  1998年   148篇
  1997年   178篇
  1996年   151篇
  1995年   151篇
  1994年   132篇
  1993年   119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81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3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叶面喷施吲哚乙酸对油菜蕾薹期渍水的缓解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油菜品种秦优7号(敏感)和苏油4号(耐渍)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吲哚乙酸(IAA)对油菜蕾薹期渍水的缓解效应。蕾薹期渍水持续10d,渍水结束后,叶面喷施浓度为0.1mmol/L的IAA,随后的0~15d调查油菜的生理变化。结果发现:渍水后生物量和叶片光合色素含量降低;谷胱甘肽、抗坏血酸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升高;丙二醛含量升高;蔗糖合成酶、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上升,蔗糖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渍水结束后喷施IAA,对敏感的秦优7号缓解效应更明显;叶片中的光合色素含量升高,5d后显著恢复生长;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降低,降低蔗糖含量;蔗糖合成酶活性降低,减少蔗糖的分解;尤其是喷施15d后IAA对渍水胁迫的缓解作用最明显,苏油4号根干重显著增加,而秦优7号的根干重和茎干重均显著增加。叶面喷施IAA有效缓解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和产量的降低,但对抗氧化系统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2.
一种准零刚度被动隔振系统的非线性共振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一种机构的负刚度特性和它与线性主弹簧并联后而成的隔振系统的准零刚度特性,推导了准零刚度被动隔振系统的主谐波共振、亚谐波共振和超谐波共振的幅频特性表达式.结果表明,机构的负刚度区域随弹簧的初始变形与杆长的比值增大而变宽;隔振系统的准零刚度区域随主弹簧的刚度与机构中的弹簧总刚度的比值以及机构中的弹簧初始变形与杆长的比值增大而变宽;经比较发现,本文推得的被动隔振系统的同一种谐波共振幅频特性与杜芬方程的幅频特性均存在较大偏差.因此,对于这类被动隔振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若以位移激励的幅值与激励频率平方的乘积代替单位质量的激励力幅值按杜芬方程的解来处理谐波共振问题将会带来较大误差.  相似文献   
53.
洋溪镇山区脱贫致富的最大优势在于山,提出林业发展措施:(1)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把现有的近3335hm2茶园基地管理好,并适度发展鲜果类经济林;(2)加强幼龄林的抚育和林分的封山育林工作;(3)进行山区林业综合开发,大力发展以马尾松、杉木为辅的用材林造林和低产林分改造,以优质烤烟为主产业化建设;(4)利用区位优势,发展森林旅游业。  相似文献   
54.
介绍了特优航2号参加福建省区试、生产试验以及在龙海示范种植的表现。调查了特优航2号不同产量水平的产量构成,明确有效穗与产量的相关最密切,对产量直接通径系数最高,对产量贡献率最大;其次为每穗总粒数,有效穗与每穗总粒数对产量的贡献率占4个构成因素总贡献率的86.39%。据此提出特优航2号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5.
为了探寻安徽省农业气象灾害的分布特点以及各种气象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本研究基于安徽省1992—2012年有关气象灾害数据,对4种主要气象灾害(旱灾、水灾、风雹灾、霜冻灾)的分布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研究其对安徽省粮食单产的影响。结果表明:1992—2012年,安徽省气象灾害具有发生频率高、波动大的特点,但整体上呈下降趋势。旱灾和水灾是发生面积较大的气象灾害,且常在时间上交织、空间上并存。灰色关联分析表明,4种气象灾害对粮食产量影响顺序:风雹灾水灾旱灾霜冻灾,说明风雹灾是影响粮食产量最主要的气象灾害,其次是水灾、旱灾,霜冻灾影响较小。本研究可为安徽省防灾减灾措施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6.
为探明拔节期氮肥运筹对不同滴灌量下冬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在大田滴灌技术条件下,以‘新冬4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4种拔节期氮肥运筹处理[N0(0 kg/hm2)、N1(90 kg/hm2)、N2(180 kg/hm2)、N3(270 kg/hm2)]对3种不同滴灌量[W1(1500 m3/hm2)、W2(3000 m3/hm2)、W3(3450 m3/hm2)]下冬小麦叶绿素含量(SPAD值)、叶面积指数(LAI)、叶片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种滴灌量下各氮肥处理冬小麦拔节至乳熟期叶片SPAD值均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规律,最大值均在灌浆期;LAI呈现“先增后降”的变化规律,在孕穗期达最大。在同一施氮水平下,滴灌量增加,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均增加,而胞间CO2浓度(Ci)则降低。滴灌量较低时(W1处理),增加拔节期施氮量能有效提高滴灌冬小麦的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产量和收获系数;水分充足时(W2、W3处理),增加拔节期施氮量反而不利于产量的提高。综合考虑各项产量指标及氮肥利用效率得出,在滴灌量3000 m3/hm2条件下,拔节期施氮量180 kg/hm2时,滴灌冬小麦籽粒产量较高,氮肥利用率最大,可供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57.
58.
南瓜银叶突变体48a是在嫩食型中国南瓜中分离筛选到的稳定遗传自交系,银色叶不仅可以作为标记性状应用到育种中,还可为南瓜抗虫、抗病、耐寒等一系列研究提供重要的材料基础。笔者对银叶突变体的表型特征及叶片的解剖结构进行鉴定分析,发现植株整体长势、熟性与野生型无明显差异;成熟叶片正面全部呈银灰色,叶绿素含量明显降低,叶片上表皮细胞与栅栏细胞间明显剥离,存在明显的空隙。利用突变体48a和野生型49a南瓜自交系构建的六世代遗传群体,调查发现F2的绿叶与银叶符合3∶1的分离比,回交群体BC1P1分离比符合1∶1,表明南瓜银色叶性状由单隐性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59.
张先昌  万小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450-21452
分析了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农民环境权益受到侵害的原因,从改善司法救济制度的角度对农民权益的保护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0.
Many studies showed that permafrost has profound influence on alpine ecosystem. However, former researches were mainly focused on typical points by temporal scales. There were few studies about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veget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different altitudes covering a large region in spatial pattern, especially in transitional permafrost(TP). There were continuous permafrost(CP) discontinuous permafrost(DCP) and seasonal frozen ground(SFG) in this study region. The types of permafrost changed from SFG to DCP, and finally become CP as the altitudes of Xidatan increase. In this paper, 112 845 points interpreted by HJ1-B(environment and disaster monitoring and prediction small satellite constellation), vegetation investigation points, thawing layer thickness research sites, ground temperature and water content observation plots were used to examine the spatial pattern of vegetation which were located in different altitudes in Xidatan, a typical TP region, in Qinghai-Tibetan Plateau. Vegetation characteristics, soil moisture content(SMC) and thaw depths were collected in 15 August to 25 August2012. Characteristics of vegetation were mainly represented by 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FVC) derived from the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 as well as above ground biomass(AGB). In this paper, we analyzed that the distinction of vegetation characteristics in each range through statistics data. These ranges were divided by varied altitudes. For examples, the ranges were divided into 50 m or 100 m. In this study we use a large area plots method to further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eatures of vegetation and the different regions of permafrost based on altitudes shifts in Xidatan. A diagram described the vegetation characteristics variability with rising altitudes in transitional permafrost region was drawn in this paper. Our results illustrated the FVCs first increased in SFG region and then decreased in DCP zone slowly, and in CP region FVCs soared then dropped dramatically. With the altitudes increased, the curve of FVCs indicated a parabolic distribution except a little difference in the first 200 m ran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