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01篇
  免费   358篇
  国内免费   792篇
林业   571篇
农学   1324篇
基础科学   329篇
  1225篇
综合类   2213篇
农作物   287篇
水产渔业   239篇
畜牧兽医   423篇
园艺   312篇
植物保护   228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209篇
  2021年   206篇
  2020年   233篇
  2019年   287篇
  2018年   174篇
  2017年   244篇
  2016年   344篇
  2015年   265篇
  2014年   359篇
  2013年   415篇
  2012年   484篇
  2011年   442篇
  2010年   400篇
  2009年   343篇
  2008年   263篇
  2007年   304篇
  2006年   286篇
  2005年   263篇
  2004年   210篇
  2003年   182篇
  2002年   126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通过使用不同的培养基,采用液体培养法研究了蔗糖、硼酸和钙离子对二乔木兰花粉萌发的影响。将所用花粉分为两组,组1于8:00采集,组2于16:00采集,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蔗糖、硼酸和钙离子对花粉的萌发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但超过一定浓度时则起抑制作用,二乔木兰花粉萌发的最适培养基为30 g·L~-1蔗糖 100mg·L~-1硼酸 500 mg·L~-1Ca~2 ,在该培养基内,组1花粉的萌发率为46.21%±1.86%,花粉管长度为1156.25Um;组2花粉的萌发率仅为14.22%±1.86%,花粉管长度为1022um。此外,在其离体萌发过程中,二乔木兰花粉存在花粉管双萌发的现象。用不同的花粉保存方法保存二乔木兰花粉后,发现干燥处理后于-18℃下保存的花粉活性最高,30d后仍有6.92%±0.75%的萌发率,而于常温25℃下保存的花粉10d后就基本失活,说明低温干燥保存是保存二乔木兰花粉活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2.
魏晶  吴钢  邓红兵  赵景柱 《林业研究》2004,15(4):249-254
气候变化对土壤碳和养分的影响越来越受到生态学家的关注,尤其是对高山冻原生态系统的影响。本研究目的是长白山高山冻原系统土壤碳和养分的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不同土层深度的土壤碳在Meadow alpine tundra vegetation (MA)中显著地高于其他植被类型(p<0.05);在每一植被类型中,表层(010 cm)碳含量显著地高于1020 cm的土层;土壤氮的分布格局是氮素在表层和1020 cm土层变化规律相似;不同土层深度的土壤磷在Lithic alpine tundra vegetation (LA) 中显著地低于其他植被类型(p<0.05);土壤钾浓度在Felsenmeer alpine tundra vegetation (FA) 和LA中显著地高于其他植被类型,但在每一植被类型中土壤钾浓度随土壤深度没有明显的变化;不同深度土壤硫在MA中显著地高度其他植被类型;对每一植被类型而言,C: N, C: P, C: K 和C: S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降低。除了在SA的表层外,表层的土壤C: N高于1020 cm的土层。在长白山高山冻原系统中,随植被类型的变化,土壤碳和养分储量有着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参29表3图1。  相似文献   
103.
为了探明 Ca2 对奈李低温贮藏的保鲜效应 ,对奈李采用不同浓度的 Ca Cl2 溶液处理、聚乙烯薄膜袋包装、在低温 ( 5℃ )下贮藏 ,研究其生理生化变化情况 .结果表明 :采用质量分数为 0 .5 %~ 1.0 %的 Ca Cl2 溶液处理 ,对奈李的呼吸作用、Vc含量的降低、可溶性固性物的消耗、电导率和 POD(过氧化物酶 )活性的升高以及贮藏期的失水等均具有抑制作用 ,而用较高浓度的 Ca Cl2 ( 2 .0 %~ 6.0 % )溶液处理 ,则具有相反的作用 .  相似文献   
104.
我国鲜食枣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鲜食枣的品种资源、引种选育、栽培技术及贮藏技术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指出了鲜食枣生产中存在问题及今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5.
高性能耐磨纸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索了不同的涂布量、胶粘剂的种类和用量对耐磨纸的耐磨转数、吸水高度和湿强度的影响,通过优化涂布工艺配方使耐磨纸的耐磨转数提高到7000转以上。  相似文献   
106.
Greenhouse trials with containerized Eucalyptus globulus and E. urophylla seedlings were made to determine effective inoculum spore densities (Scleroderma cepa from temperate Australia, and S. citrinum from sub-tropical China) and spore storage conditions (fresh spores or spores stored for 5 years at room temperature or at 4 °C; S. albidum, S. areolatum and S. cepa from Western Australia). Inoculation with 106 or 108 spores/seedling increased eucalypt growth by up to 46% in height and 42% in dry weight compared to non-inoculated seedlings at 12 weeks after inoculation. Mycorrhizal formation was poor at 102 spores/seeding. Spores stored at 4 °C for 5 years were as effective in forming mycorrhizas as freshly collected spores when a standard density of 106 spores/seedling was applied. It is recommended that spore densities ≥104 be used for inoculation of containerised eucalypts and that spores be stored at 4 °C until use.  相似文献   
107.
观光木播种苗生长规律及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池毓章 《福建林业科技》2007,34(1):122-125,132
用有序样本聚类分析法将观光木1年生播种苗生长过程划分为4个时期:出苗期(2月26日-5月20日)、幼苗期(5月21日-7月20日)、速生期(7月21日-10月20日)和生长后期(10月21日-11月20日)。不同播种期的试验表明:冬播观光木比春播提早16 d萌发,苗高、地径生长量和总生物量分别比春播提高13.3%、15.1%和18.8%。采用沙藏可促进种子提早萌发和提高场圃发芽率。不同密度试验表明,观光木育苗采用60株.m-2的密度较好。  相似文献   
108.
不同贮藏方法对3种药用植物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保存药材种子的生活力 ,进行了不同贮藏方法的研究。试验采用 3种处理、 3次重复。结果表明 ,黄芪、桔梗和黄芩 3种药材种子以低温贮藏效果最好 ,贮藏 9个月后发芽率分别为 70 %、 82 %和 54% ,仍具有较高的播种品质。  相似文献   
109.
福建省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发展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福建省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现状 ,分析了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据此提出了福建省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0.
石梓(Gmelina arborea)种子特性与柚木相似,过去曾做过试验,在室内发芽皿中不发芽,一般贮藏方法,一年内即失去发芽力。有些生产单位播种覆土盖草,种子容易霉烂,低温季节播种,种子发芽困难。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进行了种子贮藏和催芽方法的探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