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5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95篇
林业   19篇
农学   124篇
基础科学   48篇
  53篇
综合类   479篇
农作物   22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46篇
植物保护   2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微氧处理对干红葡萄酒酚类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微氧处理对葡萄酒酚类物质的影响,分析了单宁、花色素苷、盐酸指数、明胶指数和 PVP指数的变化。结果表明:适宜的微氧处理可以促进游离态花色素苷向结合态转化,促进单宁聚合 等;相关分析表明单宁、盐酸指数、明胶指数间两两相关,游离花色素苷与其他指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62.
不同澄清方法对山葡萄酒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的澄清方法对山葡萄酒澄清效果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不同澄清方法可获得不同的效果,澄清后的葡萄酒透明度提高,色泽更加鲜艳。  相似文献   
63.
冰葡萄酒生产及其在我国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冰酒的关键是原料,葡萄必须在自然条件下冰冻在葡萄藤上,采摘温度控制在-15℃ ̄-8℃。真正的冰葡萄酒来自于优质葡萄品种,并用独特的生产工艺酿制。冰酒在国际市场上是珍品,是一个极具开发潜力的产业,在我国刚刚起步,随着基地建设和成熟配套技术的推广,将具有更大的市场和发展。  相似文献   
64.
以400 kg优质黄桃鲜果为原料,分别采用去核去皮酶解清汁发酵、去核带皮酶解清汁发酵处理方法酿制果酒,研究黄桃果酒规模化生产工艺技术。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黄桃去核带皮酶解、清汁发酵,果胶酶添加量0.04%,焦亚硫酸钾添加量0.007%,PVPP添加量0.06%,所制得的原酒呈澄清透明的淡黄色,具有黄桃浓郁的果香和色泽,酒体协调丰满,口感醇厚,柔顺爽口。  相似文献   
65.
8804果实和干红葡萄酒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明确8804新品系果实和干红葡萄酒的香气特点,采用液-液萃取法提取8804葡萄果实和干红葡萄酒中的香气成分,应用色谱面积归一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8804葡萄果实中共鉴定出29种挥发性化合物,相对含量排在前5位的分别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7.77%)、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8.25%)、2-呋喃甲醛(7.10%)、2,6-二甲基-3,7-辛二烯-2,6-二醇(5.53%)、油酸(4.50%);干红葡萄酒中共鉴定出31种挥发性化合物,相对含量排在前5位的分别为苯乙醇(26.78%)、2-甲基-四氢噻吩(12.04%)、辛酸乙酯(7.02%)、1,3-丁二醇(5.20%)、己酸乙酯(4.55%)。  相似文献   
66.
以10种中药材和大米为原料,采用酵母菌、曲霉菌(Aspergillus kawachii,Aspergillus shirousamii),发酵制取药用米酒。在18℃,60d的发酵过程中,测定不同试验组(对照组、添加中药粉末、添加中药浸出物组)其总酸度、总糖度、乙醇含量和参数pH值、色度的变化。结果表明:总酸度的含量不断增加,其中以中药粉末添加组的含量最高。总糖含量在发酵初期急剧下降,后期变化不大,不同试验组含量相当。采用气相色谱分析乙醇含量,中药粉末添加组中的乙醇含量高于其他2组。pH值的变化,2组呈相同的趋势,在发酵初期下降,后期又缓慢增加,色度的变化,不同试验组均前期变化较快,后期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67.
以杨梅鲜果为原料,采用常温(31.5~33.0℃)果浆发酵技术,对自主开发的活性干酵母的发酵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活性干酵母对杨梅果浆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其发酵速率快,发酵能力强,酿制出的果酒质量好。  相似文献   
68.
龙眼果酒酿造菌株筛选及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研究了龙眼果酒酿造中前处理方式对果酒发酵的影响,进行了不同发酵菌株的筛选,并以正交试验研究影响龙眼果酒挥发酸含量的因素,进行了工艺优化。试验结果表明:龙眼果酒以活性干酵母在纯果汁发酵的方式下酿造的果酒质量最好;影响龙眼果酒中挥发酸含量的因素主次顺序为:二氧化硫的添加量、柠檬酸和苹果酸的比例、酒醪的含酸量和发酵温度。其最佳组合为A_1B_2C_1D_3,即含酸量为6.5g·L~(-1),二氧化硫的添加量为80mg·L~(-1),发酵温度为25℃,柠檬酸和苹果酸之比为0:1。  相似文献   
69.
就乳酸菌(LAB)的有关特性,影响LAB生长的环境因素,苹果酸-乳酸发酵(MLF)对酒质的影响,MLF的发生与终止,与MLF有关的代谢反应机理,以及LAB分子生物学等方面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在MLF生化反应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0.
甘露糖蛋白对葡萄酒苹果酸-乳酸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较低温、较低pH、较高酚类物质含量等不利条件,往往会影响葡萄酒苹果酸-乳酸发酵(MLF)的正常进行。试验在以上不利条件下添加甘露糖蛋白,研究其对干红葡萄酒MLF进程的影响,以期找到解决实际生产中葡萄酒MLF不能正常进行的方法。结果表明,向葡萄酒中加入一定量的甘露糖蛋白,在正常条件和上述不利条件下,都可以促进MLF的启动,并可加快MLF的进程;对不同的乳酸菌种或制剂,甘露糖蛋白对葡萄酒MLF进程的促进效果不尽相同,Lalvin、V.D和Viniflora 3种乳酸菌在20℃条件下完成MLF比不添加甘露糖蛋白的对照分别少用时3,5和4 d,在14℃条件下完成MLF分别比对照少用时8,12和12 d;pH值调整到3.1后,20℃条件下完成MLF分别比对照少用时6,8和4 d;提高葡萄酒样总酚含量后,完成MLF分别比对照少用时4,4和2d。说明通过人为添加一定量的甘露糖蛋白,可有效改善不利条件下葡萄酒的ML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