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97篇
  免费   254篇
  国内免费   183篇
林业   1911篇
农学   244篇
基础科学   849篇
  1140篇
综合类   3251篇
农作物   233篇
水产渔业   84篇
畜牧兽医   788篇
园艺   1192篇
植物保护   142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68篇
  2022年   211篇
  2021年   206篇
  2020年   187篇
  2019年   237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201篇
  2016年   236篇
  2015年   240篇
  2014年   442篇
  2013年   522篇
  2012年   578篇
  2011年   573篇
  2010年   564篇
  2009年   586篇
  2008年   622篇
  2007年   510篇
  2006年   532篇
  2005年   510篇
  2004年   276篇
  2003年   248篇
  2002年   237篇
  2001年   212篇
  2000年   174篇
  1999年   170篇
  1998年   142篇
  1997年   186篇
  1996年   153篇
  1995年   132篇
  1994年   122篇
  1993年   87篇
  1992年   80篇
  1991年   97篇
  1990年   95篇
  1989年   73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58年   7篇
  1957年   1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2篇
  195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 毫秒
101.
干旱区农牧结构优化模式探讨 --以黑河流域中上游为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分析了黑河流域中上游农业的现状和问题,认为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牧结构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不仅可以促进农区和牧区两大经济生产系统全面健康发展,繁荣区域经济,而且在资源合理配置、改善生态环境方面都有很大作用。结合现有基础提出了农牧耦合的发展模式:一是绿洲子系统内部的耦合,即中游绿洲农区合饲畜牧业与种植业的耦合;二是山地系统与绿洲系统的耦合,即山上繁殖,山下育肥模式与向山区放牧基地提供精细饲料,在牧区直接育肥模式。  相似文献   
102.
新疆各类陆栖脊椎动物近 70 0种 ,占中国这一类动物种数的 32 %,其中鸟兽资源尤其丰富 ,计有 42 5种鸟类和 1 5 5种兽类 (哺乳类 ) ,占中国鸟兽种数的 31 %。本文主要以新疆三大山区———阿尔泰山、天山、昆仑 -阿尔金山地区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的多样性及区系分布作综合性介绍和分析。根据实地考察和以往文献资料 ,新疆阿尔泰山区记录在 1 2 4种鸟类 ,其中古北界北方型鸟类 5 1种 (占 41 .1 %) ,中亚型鸟类 31种 (占 2 5 .0 %) ,广布种鸟类 2 7种 (占 2 1 .8%) ,其他类型1 5种 (占 1 2 .1 %) ,显出以北方型泰加林鸟类为主的鸟类区系特征 ;分布的 5 0种兽类 ,区系上以古北界北方泰加林为主 ,即北方型兽类占该山区种数的 5 2 %。天山山区记录的鸟类大约2 81种 ,北方型种类占绝对优势 ,即北方型 1 0 6种 (占 37.72 %) ,北方广布型 76种 (占 2 7.0 4 %) ,中亚型 39种 (占 1 3.88%) ,高地型 1 8种 (占 6.41 %) ,广布型 33种 (占 1 1 .74%) ,东北型 9种 (占 3.2 1 %)。兽类分布有 62种 ,北方型兽类区系占优势 ,有 30种 (占 48.40 %) ,广布型 1 2种 (占 1 9.40 %) ,中亚型 1 1种 (占 1 7.70 %) ,特有种 9种 (占 1 4.5 0 %)。昆仑—阿尔金山地区 96种鸟类中 ,中亚类型成份占 2 8.1 %,高地型成分占 2 6%,北方型成?  相似文献   
103.
山东省五莲县枣树生产 ,由于土壤瘠薄 ,管理粗放 ,普遍存在着结果晚、产量低、质量差的问题。为探讨丘陵地枣树早期丰产优质栽培技术 ,于 1996~ 2 0 0 2年进行了本项试验。1 试验园概况试验园设在五莲县潮河镇尹家庄、前仲金、后仲金、朱家沟等 6个村 ,属丘陵地 ,年平均气温 13.1℃ ,1月平均气温 - 2 .4℃ ,7月平均气温 2 5 .2℃ ,年平均降水量 835mm ,年平均日照时数 2 5 0 8h ,无霜期 198d。土壤为棕壤土 ,pH 6 .8~ 7.0 ,0~ 4 0cm土层含有机质 0 .89% ,速效氮 5 5 .14mg/kg ,速效磷 12 .8mg/kg ,速效钾 81.6mg/kg。试验园面积共计 30…  相似文献   
104.
1998年开始对山地板栗低产园进行改造,采取嫁接良种,合理修剪,加强土壤管理,科学施肥和综合防治病虫害等措施,2001年666.7m^2产量达229kg,较改造前增产2倍多。  相似文献   
105.
丘陵旱地冬小麦覆盖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2000年对丘陵旱地冬小麦进行了覆盖施肥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施有机肥和覆膜或盖草较不施和裸地的处理耕层土壤含水量分别增加0.22%-1.05%和1.29%-4.11%;以有机肥16500kg/hm^2和33750kg/hm^2、尿素240kg/hm^2和360kg/hm^2、磷酸二铵371kg/hm^2和555kg/hm^2、硫酸钾149kg/hm^2和222kg/hm^2、覆膜或盖草为最佳组合,其经济效益达极显著水平,而覆膜与盖草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为此认为,深耕结合施有机肥、适量化肥和盖草是丘陵旱地小麦保护增产的经济有效措施,应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6.
韦建东 《广西植保》2002,15(4):24-25
黑毛虫 ,为灯蛾科和毒蛾科幼虫统称 ,因其体驱长着一簇簇黑毛而得名。它是我县石山地春玉米上发生的一种重要害虫 ,常年发生面积 30 0~ 40 0 hm2 ,占全县春玉米种植面积的 3.75 %~ 5 % ,个别严重年份达 60 0 hm2 。为害轻则咬食叶片造成缺刻 ,影响植株的生长 ,重则整株被咬断造成缺苗断垄 ,被害株率达 7%~ 1 0 % ,严重甚至达 40 %以上。为了明确药剂对黑毛虫防治效果和使用技术 ,作者于 2 0 0 2年 3月在东兰镇伦界村 1队进行药效试验 ,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供试玉米品种   正大华玉 4号。于 3月 6日播种 ,3月 1 …  相似文献   
107.
1 建园选择阳坡栽植 ,栽植时间在春季萌芽前 ,尤以萌芽时成活率最高。在冬季较温暖、冬春少风的地区 ,秋季落叶后栽植也可。于冬前 ,按设计好的栽植密度挖深、宽各 1m的定植沟 ,表土与心土分别放置 ,6 6 7m2 施用 12 4 5kg土杂肥 ,果树专用肥 16 6kg ,与表土混匀填入沟内 ,以心土填平后 ,浇透水。依各地小气候选择挖穴时间 ,按株行距挖 80cm见方的定植穴 ,每穴施入 10g保水剂备用。然后选高 0 9~ 1 2m、根颈为 1cm ,无病健壮且根系好的苗木浸泡 10~ 2 4h。栽植时 ,沟内先将穴土回填一土丘 ,将苗木放入坑内 ,校正位置。将土…  相似文献   
108.
杏树以其适应性强、果实成熟早、营养丰富、用途广泛等优点而深受群众欢迎 ,近年市场前景看好。我县是山东省杏主产区之一 ,现有杏树 3 50 hm2 (公顷 ) ,但由于多数杏园立地条件差 ,管理粗放 ,致使产量低、品质差。为尽快改变我县杏树生产管理落后的状况 ,我们于 1 995~ 1 999年开展了山地成龄杏树低产园改造技术推广试验 ,取得了较大的成效。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1 成龄杏树低产园的基本情况全县共有成龄杏树低产园约 1 1 0 hm2 ,主要分布在低丘山坡地 ,杏林疏密不均 ,品种混杂 ,树龄相差悬殊 ,树势衰弱 ,树冠中下部骨干枝光秃 ,结果部…  相似文献   
109.
近年来 ,蕉城区的龙眼生产取得较大的发展 ,但由于受耕地条件的限制 ,多数龙眼分布在酸度大、粘性重、肥力状况较差的山地红壤上 ,造成产量低、品质差 ,生产效益不高。为此 ,于 1 998- 2 0 0 2年 ,连续五年进行平衡施肥试验 ,以期为改善山地红壤龙眼园土壤养分状况、提高龙眼优质丰产稳产性提供依据。1 材料与方法材料 试验在宁德市蕉城区漳湾斗门头龙眼园进行。土壤为山地红壤 ,pH值 5 2 ,有机质含量 1 1 6 % ,含全氮 0 0 6 %、水解氮 54 8× 1 0 -6、速效磷 1 1 57× 1 0 -6、速效钾 35 96× 1 0 -6、代换性钙 1 30× 1 0 -6、代换…  相似文献   
110.
千阳县地处渭北旱塬丘陵沟壑区西部,是古丝绸之路的重驿,蚕桑生产历史悠久.近年来,随着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努力促进农民增收,作出了建设"蚕桑之乡"和西北蚕桑大县的战略部署,努力奋战三年实施了"万亩桑"大会战工程,新增桑园1800hm2,全县桑园达到2950hm2,年养蚕2万张,生产鲜茧700t,蚕农增收1000多万元.2004年春蚕生产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全县平均张产茧36kg,高产户张产茧最高达到64.5kg,蚕桑已成为本县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但近年来桑树病虫害发生种类增加,一般为害损失达30%左右,为害比较严重达到50%,有些特别严重的造成当季蚕不能饲养.为此开展桑树病虫害研究与防治工作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