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42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2篇
  88篇
综合类   109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9篇
园艺   63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01.
为提高中式低焦油卷烟的香气、浓度和吸食满足感,研究了晒红烟适宜的烘焙处理温度范围、三段式烘焙的温度和时间,并在中式低焦油卷烟配方中分别加入2%,4%,5%,6%经烘焙处理后的晒红烟。结果表明,经过烘焙处理后的晒红烟感官品质得到明显提高,晒红烟适宜的烘焙处理温度范围为100~120℃;适宜的三段式烘焙温度和时间分别为一区115℃和3 min,二区110℃和3 min,三区105℃和4 min;中式低焦油卷烟配方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晒红烟能显著提高烟气的香气量、烟气浓度和吸食满足感。晒红烟在中式低焦油卷烟配方中使用的最佳比例为2%~5%。  相似文献   
102.
广岛———日本第八大城市,被誉为东海岸的一颗明珠。市中心区有一座闻名遐迩的名胜——缩景园,是当时的广岛城主浅野长晟于1620年建造的中式园林。浅野长晟非常喜爱自然与人工巧妙结合的中国园林,尤其是西湖的山水魅力结构,便效仿西湖样式将自家邸府扩建而成。园中有湖池、小岛凉亭、小桥流水及繁茂草木。其后人不断增添奇花异木,特别在小山的悠悠亭旁,栽了一棵中国的银杏树。这棵雄株银杏枝叶茂盛,英姿勃发。然而,1945年8月6日,广岛成为第一颗原子弹轰炸的蒙难之地。爆炸的瞬间,特级风暴狂卷,灼浪冲天,一片火海,核辐射和冲击波铺天盖地而…  相似文献   
103.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园林正为继承和发扬自己特有的文化深感困惑。不少现代园林使用传统园林要素来表现古典风格,但是在应用过程中存在景观设计雷同化等问题。对此,对传统园林要素相对重要度进行研究可以为传统园林的继承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文章首先从现代中式园林中调查选取出现率较高的传统园林要素,然后对其做了重要度分析。  相似文献   
104.
在土壤侵蚀研究方面,以往对侵蚀模型及模型中各因子及其相应算法的研究较多,但对基于过程的物理模型系统研究较少。江西省是我国水土流失较严重的省份,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江西省进行土壤侵蚀模数计算的可用性强的土壤侵蚀评估系统。在USLE模型的指导下,采用ArcGIS Engine二次开发包,通过C++和IDL混合编程,编写土壤侵蚀模型算法和程序代码,建立了江西省土壤侵蚀评估系统,实现了对江西省土壤侵蚀模数的定量计算,其成果可应用于江西省及鄱阳湖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105.
中式烹饪热/质传递过程数学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邓力 《农业工程学报》2013,29(3):285-292
中式烹饪是中国传统食品技术的核心内容之一,2010年烹饪消费金额在3.0万亿元以上。烹饪产业出现快速发展局面,急需基础研究。通过解析烹饪过程,认为典型中式烹饪是开放容器中流体-颗粒食品的传热、传质、相对运动和品质变化过程,过程传递-反应动力学-食品品质变化是烹饪的核心原理。针对典型烹饪过程中热源→容器→液体→食品颗粒传热,通过热质平衡建立了烹饪过程中热/质传递的代表性控制方程组,其中针对烹饪中的液体-颗粒建立了热/质传递的多相多孔介质模型。上述方程组可以应用于烹饪过程的控制参数分析、烹饪传热现象解释、品质动力学计算。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烹饪热/质传递的一些最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06.
通用土壤流失方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们对水土流失的不断关注,土壤流失方程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一致的肯定与应用.国外学者们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对土壤流失计算公式的确定做出了重大贡献.20世纪70年代初,通用土壤流失预报方程最终确定下来,基本形式为:A=R·K·LS·C·P.我国引入土壤流失方程后,许多专家学者对其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在大量试验数据和监测资料的基础上,开展了对区域土壤流失量的估算,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与土地管理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在进行土壤流失估算过程中,根据地域特点对土壤流失预报方程中的各因子进行了修订和创新.  相似文献   
107.
介绍新中式景观的概念,分析新中式景观特点,包括传统造园手法、传统色彩、传统符号、植物的运用,并探讨新中式景观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8.
陈志元 《现代园艺》2014,(8):143-144
历史上,中国古典园林曾无比辉煌,东方园林乃至世界园林都曾经受到中国园林的深远影响,也曾掀起过一股"中国热"。任何事物都逃脱不了发展的必然规律:萌芽——发展——繁荣——稳定——衰落,中国园林也同样如此。如今能看到的尚且保存完好的古典园林作品大都是晚清以后兴建。随着封建社会的解体,社会急剧变革,新旧文化激烈碰撞,中国古典园林因其封闭、服务少数人、工艺繁琐、造价昂贵等特征显得越发不适应这个时代。如何从古典园林中提炼出造园之精髓,并符合现代大众的审美和需求是我们中国当代景观设计师亟需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借鉴日本园林,通过一些案例探讨当代新中式园林的基本营造手法,挖掘古典园林营造的内在规律,探索出一条适应于当代的中国园林之路。  相似文献   
109.
李胜全  于晓丽  文枚  周杰兴  姬盼  杨健  江杰  傅灿 《安徽农业科学》2013,(7):3060-3062,3076
以RS和GIS技术为支撑,采用USLE模型,以ETM+为遥感数据源,结合降雨、植被、土壤类型及DEM等数据,提取相关因子,得到1999、2005和2010年元阳县的水土流失分等图。结果表明,元阳县流失区域主要分布于低海拔地区,集中分布于河流两岸。极强烈流失及剧烈流失主要发生在工矿用地和坡度大于35°的坡耕地。1999~2010年微度和轻度侵蚀区面积持续减少,年均减少2.60%,约57.03 km2。1999、2005、2010年中度以上侵蚀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36.53%、56.74%、62.57%,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结合元阳县水土流失空间变化特征,提出了加强林草植被建设、发展保护性农业耕作和加强执法力度,加大法制宣传教育,依法防止和控制新的水土流失等水土保持建议。  相似文献   
110.
陕西省耕地土壤可蚀性因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土壤可蚀性因子是计算土壤侵蚀的一个重要因子,对陕西省耕地土壤可蚀性因子展开研究,可为陕西地区的耕地土壤侵蚀计算及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陕西省9个地区的耕地土壤实测数据为基础,利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修订土壤流失方程RUSLE2(revised 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 version 2)、侵蚀生产力影响模型EPIC(erosion productivity impact calculator)中可蚀性因子K值的计算公式以及几何平均粒径公式和几何平均粒径—有机质Dg-OM公式,计算不同耕地土壤质地条件下的土壤可蚀性因子。[结果]RUSLE2的极细砂粒转换公式在陕西黄土丘陵沟壑区平均低约14.53%,在陕南地区平均高约32.91%,使用修正公式后平均误差分别为7.81%和13.14%;对比分析K值的估算值与实测值,子洲县实测K值为0.002 69〔(t·hm2·h)/(hm2·MJ·mm)〕,Dg-OM模拟计算均值为0.0297〔(t·hm2·h)/(hm2·MJ·mm)〕;水蚀预报模型WEPP(water erosion prediction project)中的细沟间可蚀性(Ki)和细沟可蚀性(Kr),与USLE的K值相关系数分别为0.738 6和0.607 4。[结论]极细砂粒转换修正公式的计算误差小于RUSLE2模型;Dg-OM模型适合陕西黄土丘陵沟壑区及长武县、杨凌区和安康市典型耕地土壤;WEPP中Ki和Kr,当土壤砂粒含量小于30%,USLE的K值与WEPP的Ki和Kr值有强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