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9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70篇
林业   442篇
农学   300篇
基础科学   154篇
  202篇
综合类   1563篇
农作物   76篇
水产渔业   57篇
畜牧兽医   546篇
园艺   331篇
植物保护   36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66篇
  2022年   227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112篇
  2019年   113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191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75篇
  2013年   139篇
  2012年   167篇
  2011年   309篇
  2010年   296篇
  2009年   350篇
  2008年   192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2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研究水分胁迫对小麦幼苗部分农艺性状的影响,分析这些性状与干旱胁迫的关系。以‘青麦6号’和‘烟农24’杂交形成的F2:3群体为材料,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其进行遗传分析。水、旱2种条件下,根长和根鲜重均为1对加性-显性效应主基因模型;茎鲜重、茎干重、根干重、根茎鲜重比和根茎干重比的最适遗传模型不同。干旱胁迫条件下,茎鲜重主基因遗传率为37%,茎干重、根长、根鲜重、根干重、根茎鲜重比及根茎干重比主基因遗传率分别是51%、81%、74%、56%、50%、68%。茎鲜重、茎干重、根干重等性状,尽管检测到主基因,但在水旱条件下遗传模型不同,可进一步研究其遗传规律。  相似文献   
102.
旨在从分子生物学角度进一步研究鸡免疫刺激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探究IL-2蛋白结构。根据GenBank发表的IL-2序列设计引物扩增IL-2基因,将其克隆到p GM-T载体后进行鉴定,鉴定正确的pT-IL-2重组质粒,然后对其进行序列分析。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IL-2序列进行跨膜区、磷酸化位点、氨基酸序列、开放阅读框进行分析和IL-2蛋白的三级结构进行预测。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表明:IL-2基因片段为430 bp,编码143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本实验获得的IL-2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中含有1个丝氨酸和3个苏氨酸,这可能成为蛋白激酶磷酸化的位点。IL-2蛋白可能在5~28位含有跨膜区。其蛋白二级、三级结构预测结果显示其属于亲水性蛋白,多为α-螺旋、β-转角和N端无规卷曲结构。该结果为IL-2的分子生物学探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3.
小麦梭条花叶病是小麦梭条花叶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病。小麦病株分蘖少,主茎成穗率低,穗小、粒轻,发病田块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可达70%以上。介绍了小麦梭条花叶病的发病规律及发病症状,并从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方面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4.
为满足辽宁地区生产的实际需要,研制一种与轮式拖拉机配套、易操作、适合不同地块作业的农机系列产品。介绍联合整地机的结构、设计原则、技术参数、作业性能等,为农业生产提供适用的农田作业机械。  相似文献   
105.
实蝇DNA提取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实蝇的口岸检疫鉴定工作中,主要以成虫的外部形态特征作为分类依据,而口岸截获的往往是幼虫或卵,通常的做法是对其进行室内饲养待获得成虫后再进行鉴定。这样的检疫周期太长,并且不利于对世界或某一区域实蝇种群结构的了解。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弥补传统方法的不足,能快速、准确和灵敏地检测出实蝇种类,揭示其种群间的亲缘关系并提早制定相应的防治方法。本实验比较了5种实蝇基因组DNA提取方法,并进一步用RAPD技术快速鉴定其种类。  相似文献   
106.
提高PCR产物T-A克隆效率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摘要:比较了3种T-A克隆法对于4个不同长度PCR产物的克隆效率。结果表明,对于较短的PCR产物(500 bp左右),采用常规的T-A克隆法即可得到较高的克隆效率;对于中等长度的PCR产物(3 000 bp左右),用温度循环T-A克隆法可获得较高的克隆效率;对于较长的PCR产物(6 000 bp左右),用二次重组T-A克隆法可以提高克隆效率。  相似文献   
107.
沼泽垦殖前后土壤呼吸与CH_4通量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湿地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碳的储存中起着重要作用。湿地垦殖后,在相同季节根层土壤温度明显高于沼泽湿地土壤,但垦殖后土壤有机碳、氮素含量明显降低,C:N比值减小,土壤呼吸通量增大,且具有季节性变化。垦殖8年的农田土壤,呼吸通量大于垦殖15年的农田土壤,弃耕后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土壤呼吸强度有所增加,土壤呼吸通量与土壤温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沼泽湿地土壤为大气CH4的重要源,通量季节性变化明显,沼泽垦殖后农田土壤成为CH4的汇,不同垦殖年限土壤间CH4通量差异性不大。  相似文献   
108.
利用相同来源F2:3和BC2S1群体定位玉米生育期QTL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普通玉米自交系丹232和爆裂玉米自交系N04为亲本构建259个F2:3和220个BC2S1家系群体,利用SSR标记构建分子标记遗传图谱,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方法对4个生育期性状进行QTL定位和效应分析。利用F2:3群体共检测到4个抽雄期QTL、6个吐丝期QTL和3个散粉期QTL。单个QTL可解释的表型变异为6.7%~18.4%,可解释的表型总变异为28.9%~50.3%,11个QTL的增效基因来自生育期较长的亲本丹232,其余2个QTL的增效基因来自生育期较短的亲本N04;BC2S1群体检测到8个与4个生育期性状相关的QTL,单个QTL可解释的表型变异为4.5%~11.6%,可解释的表型总变异为13.2%~18.5%,增效基因来自两个亲本的QTL为3个和5个。两类群体检测出QTL的数目、位置、效应和贡献率均存在较大差异,主要原因在于BC2S1群体抽样选择所引起的群体结构差异,F2:3群体显示出较高的QTL检测能力,但回交育种过程中应慎重依据F2:3群体QTL定位结果进行标记辅助选择(MAS)。  相似文献   
109.
摘要:葡萄果实采摘后,树体主要靠叶片的光合作用来合成有机物,贮存营养。果实采收后结果枝短截,增加树体通风透光,促进基部叶片光合作用。本研究以‘夏黑’葡萄为研究材料,在葡萄采摘后,对一年生结果枝进行不同程度的短截,测定分析不同短截程度对葡萄结果枝基部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及蒸腾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不同的短截程度都明显提高了‘夏黑’葡萄基部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及蒸腾速率(Tr),有利于基部叶片的光合积累,而胞间CO2浓度(Ci)有所降低。结论:短截对‘夏黑’葡萄基部叶片光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留4片叶短截促进作用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0.
以柑橘木虱信息素复合诱捕器进行橘树树冠挂放不同高度及方位诱集柑橘木虱成虫的试验,结果表明:诱捕器挂放高度以橘树树冠顶部的为较好,比挂放在中部和基部的诱集虫量分别增25.2、42.8头/株,诱虫率分别增50.2、85.3%。挂放方位以东部、南部的诱虫量偏多,其东部平均每株34.4头、南部33.4头。并建立人工目测成虫与诱捕器诱集的成虫之间的线性方程为y=0.727x-12.47;目测若虫和成虫的总虫量和诱捕器的成虫数量之间的线性方程为y=0.711x 9.161。可替代目前采用人工田间目测柑橘木虱的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