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42篇
  免费   879篇
  国内免费   802篇
林业   1091篇
农学   994篇
基础科学   358篇
  3285篇
综合类   8966篇
农作物   787篇
水产渔业   33篇
畜牧兽医   1862篇
园艺   1168篇
植物保护   379篇
  2024年   201篇
  2023年   748篇
  2022年   849篇
  2021年   860篇
  2020年   656篇
  2019年   764篇
  2018年   433篇
  2017年   629篇
  2016年   741篇
  2015年   708篇
  2014年   974篇
  2013年   962篇
  2012年   1113篇
  2011年   1137篇
  2010年   1023篇
  2009年   984篇
  2008年   933篇
  2007年   797篇
  2006年   741篇
  2005年   688篇
  2004年   446篇
  2003年   385篇
  2002年   290篇
  2001年   299篇
  2000年   214篇
  1999年   190篇
  1998年   144篇
  1997年   157篇
  1996年   142篇
  1995年   130篇
  1994年   119篇
  1993年   105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89篇
  1990年   86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4篇
  1953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凋落物的分解和养分释放是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关键过程,但樟子松人工固沙林叶凋落物的分解和养分释放机理仍不清楚。文中以辽宁省章古台地区的樟子松叶凋落物为研究对象,选择标准地收集叶凋落物,采用原位分解法研究樟子松叶凋落物的分解和养分释放。结果表明:樟子松叶凋落物的年失重率为27.48%,分解常数为0.209,凋落物分解50%的时间为3.32年,分解95%的时间为14.33年。在一年分解过程中,凋落物碳(C)、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减少,氮(N)、磷(P)含量增加;分解前60d,失重率主要受纤维素、木质素含量调控,随后主要受C含量、C/N和C/P调控。经过360d的分解,养分释放率表现为C>纤维素>木质素,N、P表现为净累积。分解过程中C释放主要受失重率、剩余凋落物P含量、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的调控;N累积主要受剩余凋落物C含量、初期基质N含量和P素累积的调控;P累积主要受初期基质N、P含量的调控。建议在沙地樟子松人工林抚育管理时,适当添加N、P肥,促进沙地樟子松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  相似文献   
102.
植烟土壤主要养分含量是烟叶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关键影响因素,通过分析植烟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进而建立植烟土壤养分丰缺指标体系,有利于烟叶质量和品质的预测。本文采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ASI)测定了贺州市晒黄烟区不同植烟土壤的养分含量,分析了不同植烟土壤的养分含量差异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土壤pH值呈北部高、东部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其中,凤凰乡、黄姚镇中部及公会镇西北部土壤pH值较高;公会镇和黄姚镇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土壤铵态氮含量呈北部及西南部高而西部及南部低的空间分布格局,而土壤硝态氮含量呈西部高、北部低的空间分布格局;樟木林乡土壤有效磷含量较高,而凤凰乡土壤速效钾含量相对较低。空间分布格局表明,研究区东北部凤凰乡东部与公会镇西北部交界处为烟田集中分布区,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和有效磷含量相对较低;研究区土壤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含量呈北部高、东部低的空间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103.
试验旨在利用单胃动物仿生消化系统(SDS-Ⅲ)建立肉鸡体外模拟消化模型,测定不同加热程度菜籽饼体外养分消化率的差异以及额外补加外源酶(蛋白酶Proact和淀粉酶A酶)对不同加热程度菜籽饼体外养分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采用2×2双因素完全随机设计,以不添加外源酶的正常菜籽饼和过热菜籽饼为对照试验,以分别在两组对照试验基础上额外补加外源酶蛋白酶Proact 15 prot/g、淀粉酶A酶0.4 KNU/g作为试验组。利用SDS-Ⅲ模拟肉鸡全消化道消化过程,测定4组试验原料的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VDMD)、体外表观粗蛋白质消化率(IVACPD)、体外标准化粗蛋白质消化率(IVSCPD)、体外脱脂干物质消化率(IVDDMD)、酶水解物能值(EHGE)、体外能量消化率(IVGED),每个样品均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1根消化管。结果表明,正常菜籽饼的IVDMD、IVACPD、IVSCPD、IVDDMD、EHGE和IVGED均极显著高于过热菜籽饼(P<0.01),为更加优质的菜籽饼来源。添加外源酶过热菜籽饼的IVDMD、IVDDMD、EHGE、IVGE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VAC...  相似文献   
104.
为指导贵州核桃园土壤管理与合理施肥,对黔西北高原产区的核桃优株立地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黔西北高原核桃优株立地土壤pH值适宜,有机质丰富,全氮、全磷、有效氮、有效磷、有效钾含量丰富,但土壤缺乏有效硼.核桃大树的栽培管理应注重增施有机肥和硼肥.  相似文献   
105.
为明确新型尿素在冬小麦的应用效果,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普通尿素(Urea)、控失尿素(LC Urea)、海藻酸尿素(H Urea)、聚能网尿素(N Urea)、含锰尿素(Mn Urea)、控失尿素一次施肥(LC Urea 1)、普通尿素+等量锰(Urea+Mn)和不施肥(CK)对冬小麦产量、叶片SPAD、叶片光合生理特性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LC Urea和H Urea处理较Urea处理的小麦拔节期叶片SPAD分别显著提高1500%和1300%,灌浆期净光合速率分别显著增加3304%和2076%,气孔导度分别显著提高2609%和2174%,氮素积累量分别显著增加1439%和1236%,氮肥利用率分别提高4575%和3902%。N Urea和Mn Urea处理与Urea处理的产量无显著差异,LC Urea和H Urea处理较Urea处理显著增产1449%和1333%。控失尿素和海藻酸尿素能够有效提高穗数,改善冬小麦光合生理特性,促进氮素吸收利用,提高冬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可在豫北潮土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6.
以白菜为试材,在黑龙江省阿城白菜种植区进行田间试验,比较单施无机肥料(T1)、有机无机肥料配施(T2)、单施有机肥(T3)、石灰和无机肥(T4)、石灰和有机无机肥配施(T5)及石灰和有机肥(T6)处理白菜地上部养分吸收、体内钙含量和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有机无机肥料配施有利于白菜增产。T5和T2处理白菜产量最高,分别为57.362t/hm2和56.695t/hm2,分别较T6、T3高26.8%和17.0%。同时,有机无机肥配施有利于促进白菜对氮、磷、钾和钙的吸收,收获期白菜体内钙含量与产量线性相关。施用石灰能促进白菜对钙的吸收,从而达到增产的效果。将商品有机肥与无机肥料配施能提高白菜产量和对养分吸收的能力,是简便易行的增产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107.
仔猪在生命早期需要高质量的奶。提供额外的奶源是确保高产母猪所有的仔猪都能获得能量的方法。那么,如何正确的选择奶源来替代母猪的奶呢?由于母猪窝产仔数的增多加剧了对母猪奶的竞争,导致母猪只能为新出生的仔猪提供有限的养分。  相似文献   
108.
秋季是果树一年内生长的最后季节,也是以苹果为主的果树中晚熟品种陆续成熟采果时期,更是花芽深度分化和有机养分贮备的黄金时期.因此,采果后的果树并不意味着管理的结束,必须抓住关键,进行合理施肥、病虫害防治和整枝修剪.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提高当年的果品产量和品质,促进树体的生长、恢复树势、提高花芽的数量和质量,为提高翌年果树成花率、坐果率和丰产、稳产、优产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9.
为探究氮添加对高寒草原生态系统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于2018年在中国科学院巴音布鲁克草原生态系统研究站,选择4个氮添加水平(对照,N0,0 kg·hm^-2·a^-1;低氮,N1,10 kg·hm^-2·a^-1;中氮,N3,30 kg·hm^-2·a^-1;高氮,N9,90 kg·hm^-2·a^-1),开展土壤酶活性对氮添加响应的研究,分析土壤酶活性对氮添加的响应特点,土壤酶化学计量比以及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氮添加在N3水平显著增加β-1,4葡萄糖苷酶(βG)、β-D-纤维二糖水解酶(CBH)和β-1,4木糖苷酶(βX)酶活性(P<0.05),N1和N3水平显著增加碱性磷酸酶(AKP)活性(P<0.05),N3水平显著降低多酚氧化酶(PPO)活性(P<0.05),氮添加对亮氨酸氨基肽酶(LAP)活性影响不显著,N3水平下显著增加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活性(P<0.05)。相关分析表明,8种土壤酶活性均与土壤有机碳(SOC、NAG除外)和总磷(TP)显著相关,与土壤总氮(TN)不相关。研究区土壤酶活性C∶N∶P化学计量比为1∶1∶1.2,与全球生态系统的土壤酶活性C∶N∶P的比值1∶1∶1相偏离,表明该研究区土壤微生物生长受磷素限制。冗余分析(RDA)进一步揭示出土壤有机碳和土壤全磷含量是影响土壤酶活性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10.
高森女贞扦插繁殖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森女贞为木犀科女贞属,是浙江森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从女贞的群体中选育出来的一个栽培变种,其主要变异是叶片花色,萌芽力强,直立性好,多分枝直立生长,冠形紧凑。高森女贞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3m,枝干青绿色。叶片对生,单叶,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