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43篇
  免费   879篇
  国内免费   802篇
林业   1091篇
农学   994篇
基础科学   358篇
  3285篇
综合类   8966篇
农作物   787篇
水产渔业   33篇
畜牧兽医   1863篇
园艺   1168篇
植物保护   379篇
  2024年   201篇
  2023年   748篇
  2022年   849篇
  2021年   861篇
  2020年   656篇
  2019年   764篇
  2018年   433篇
  2017年   629篇
  2016年   741篇
  2015年   708篇
  2014年   974篇
  2013年   962篇
  2012年   1113篇
  2011年   1137篇
  2010年   1023篇
  2009年   984篇
  2008年   933篇
  2007年   797篇
  2006年   741篇
  2005年   688篇
  2004年   446篇
  2003年   385篇
  2002年   290篇
  2001年   299篇
  2000年   214篇
  1999年   190篇
  1998年   144篇
  1997年   157篇
  1996年   142篇
  1995年   130篇
  1994年   119篇
  1993年   105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89篇
  1990年   86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4篇
  1953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11.
在日光温室条件下,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氮磷钾缺乏对4个不同高粱(Sorghum bicolor(L.)Moench)基因型冀蚜2号,T×7000,F44B和7501B的生物学性状、养分吸收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磷钾缺乏条件下,不同高粱基因型株高、光合特性、地上部生物量、养分吸收和籽粒产量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与NPK(CK)处理相比,不同高粱基因型NK处理的拔节期株高和抽穗期地上部生物量均显著降低(P0.05),拔节期F44B在PK,NK和PK处理的株高降幅显著低于其他3个基因型(P0.05);抽穗期F44B在PK处理和T×7000在NP处理的地上部生物量降幅均显著低于其他基因型(P0.05)。冀蚜2号、T×7000和7501B在PK和NK处理的光合速率显著(P0.05)低于CK处理,冀蚜2号和7501B的NP处理显著低于CK处理(P0.05),F44B在PK和NK处理和T×7000在NP处理的光合速率降幅均显著低于其他基因型(P0.05)。不同基因型的PK处理N含量、NK处理P含量均显著低于CK处理(P0.05),其中,F44B降幅显著低于其他基因型(P0.05)。F44B在PK和NK处理和T×7000在NP处理的单株籽粒质量、穗质量和千粒质量的降幅显著低于其他基因型(P0.05)。说明不同高粱基因型对氮磷钾缺乏的适应能力存在明显的遗传性差异,将F44B确定为耐低氮、低磷基因型,将T×7000确定为耐低钾基因型。  相似文献   
112.
为研究水鸟集群繁殖活动对栖息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在杭州湾国家湿地公园有林湿地鹭鸟集群繁殖影响区和无鹭鸟影响区(对照区)设立调查样地,比较不同区域土壤中养分累积的差异。结果表明,鹭鸟影响区土壤中的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碱解氮(AN)和有效磷(AP)含量分别为(13.28±2.88) g·kg~(-1)、(1.25±0.24) g·kg~(-1)、(0.97±0.13) g·kg~(-1)、(133.3±24.7) mg·kg~(-1)和(63.9±25.9) mg·kg~(-1),分别是对照区的1.64、1.80、1.55、2.07和3.17倍。鹭鸟影响区土壤电导率(EC)(0.784±0.39) mS·cm~(-1)显著高于对照区(0.299±0.09) mS·cm~(-1),土壤pH值则表现为鹭鸟影响区(6.69±0.79)显著低于对照区(7.98±0.19)。相关分析显示,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在不同区域都表现为显著正相关;土壤有机碳和全磷在对照区相关性不显著,在鹭鸟影响区表现为极显著负相关。杭州湾湿地鹭鸟栖息地土壤养分具有明显的累积现象,这主要与鹭鸟栖息特别是集群繁殖期栖息导致的鸟粪输入有关。土壤全氮、全磷与有机碳含量间相关性的变化也进一步指示着鸟粪输入对土壤养分影响。  相似文献   
113.
曹军 《农民致富之友》2014,(24):220-220
<正>前言:在古诗词中有这样一句话,"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植物从土壤中生来,本身具有对土壤养份有益的物质,回归土壤后,各种营养物质重归土壤,使得土壤养分得以增加,为植物的再次生长提供更为有益的帮助。农民粮食种植亦是如此。秸秆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镁、钙及硫等有机质和多种养分,是一项重要的生物质资源,如果能回归到土壤中,不仅可以使得土壤养分得到补充,为来年的种植提供好的土壤基础,还  相似文献   
114.
曾孙坚 《福建农业》2011,(10):10-11
紫云荚是水稻产区主要冬种绿肥作物,对提高水稻产量和培肥地力、发展畜牧业有着重要作用。紫云英既可作绿肥肥田,又可作为青饲料喂畜禽。根据检测,1000公斤紫云英鲜草养分含量,相当纯N4公斤、  相似文献   
115.
研究4种不同形式糖对荣昌仔猪小肠二糖酶和养分消化代谢的影响。选择35日龄断奶荣昌仔猪120只,随机分为4组,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葡萄糖8%、蔗糖8%、乳糖8%、淀粉8%,于饲喂的第7天和第30天各组抽取3只测定小肠3种二糖酶活性;同时在各组取4头公猪进行养分的消化代谢试验。结果表明:添加不同形式糖的日粮在7 d和30 d时对小肠各段3种二糖酶的活性有影响,4种形式糖对干物质、粗纤维、粗脂肪、无氮浸出物的消化有显著影响(P<0.05),对蛋白质和有机物质的消化以及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无影响。4种形式糖对小肠各段二糖酶活的大小有影响;不影响含氮化合物和有机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对日粮中的干物质和非含氮化合物消化吸收产生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16.
通过盆栽试验探究染料副产品作为肥料对油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等氮量情况下,施用染料副产品与硫酸铵在油菜的生物量、叶面积、株高、根长和叶绿素含量等方面没有显著差异,都高于空白对照处理。基施条件下,施用硫铵和染料副产品较空白对照产量分别增加3.25倍和2.73倍;喷施条件下,施用硫铵和染料副产品较空白对照产量分别增加97.1%和76.5%;施用染料副产品还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中其它养分含量。  相似文献   
117.
<正>水培花卉是用营养液栽培观赏植物,是无土栽培的一种形式。时至今日,水培花卉得以发展,成为倍受人们青睐的市场化技术,并有突出的实用价值。优点是所需水分易均衡供给,达到居室环保标准,促进健康;基质再生性强,容易控制;有利于花卉生长,管理简单方便,养分流失少;解决花无地界的土壤差异;合理利用空间,适合批量生产,对于家庭和商品生产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1唐菖蒲唐菖蒲(Gladiolus gandavensis van Houtte),别  相似文献   
118.
采集龙岩市烟区土壤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p H值平均为4.7,属酸性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含量属中等水平;有效磷属丰富水平;速效钾含量属缺乏水平;土壤养分含量均属中等变异,地力较均衡。并选择高、中、低肥力田块进行烟后稻3414试验,结果表明:当高、中、低肥力地块N、P2O5、K2O每667 m2施用量分别为8.98、6.61、9.19 kg,3.61、1.19、7.63 kg,3.47、6.22、12.6 kg时,烟后稻的最高产量分别为589.31 kg、537.53 kg、520.25 kg。  相似文献   
119.
本文旨在研究等磷、钾量条件下,化肥减氮及有机肥不同用量配施对水稻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试验共设6个处理,分别为T1∶80%N+20%有机肥;T2∶80%N+40%有机肥;T3∶70%N+60%有机肥;T4∶70%N+80%有机肥;T5∶60%化肥+100%有机肥;CK:100%N+0,对水稻生育期株高、群体动态、产量、构产因子以及秋季土壤养分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化肥减氮20%时,不会对水稻造成明显减产,且当有机肥配施量为500kg·mu-2时,水稻籽粒产量最高,为775.19kg·mu-2,比CK增产17.20%;2有机肥的施用能提高水稻基本苗,对水稻穗长有显著提高效果,对空秕率影响较大,对枝梗数影响最小;3化肥减氮+有机肥配施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碱解氮、速效钾含量。  相似文献   
120.
以杨树纯林和杨农复合林2种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土壤有机碳、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含量的测定,初步探讨土壤养分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杨树纯林和杨农复合生态系统中有机碳、全氮和有效磷含量随着土壤深度增加均呈现递减的趋势;有效钾含量在杨树纯林中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在杨农复合系统中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倒"U"型变化趋势。土壤有机碳、氮、有效磷、有效钾含量范围分别为(6.34±0.22)~(16.88±1.07)g/kg,(0.57±0.09)~(1.35±0.17)g/kg,(4.76±0.44)~(13.88±1.01)mg/kg和(52.8±3.99)~(176.1±8.45)mg/kg。由于间作植物的影响,N,P,K和有机碳的含量在杨树纯林和杨农复合生态系统土壤层中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杨农复合生态系统会在一定程度上改良土壤,增加土壤有机碳和养分元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