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29篇
  免费   866篇
  国内免费   806篇
林业   1097篇
农学   993篇
基础科学   359篇
  3286篇
综合类   9005篇
农作物   792篇
水产渔业   33篇
畜牧兽医   1880篇
园艺   1176篇
植物保护   380篇
  2024年   204篇
  2023年   748篇
  2022年   904篇
  2021年   889篇
  2020年   656篇
  2019年   764篇
  2018年   433篇
  2017年   629篇
  2016年   741篇
  2015年   708篇
  2014年   974篇
  2013年   962篇
  2012年   1113篇
  2011年   1137篇
  2010年   1023篇
  2009年   984篇
  2008年   933篇
  2007年   786篇
  2006年   741篇
  2005年   690篇
  2004年   446篇
  2003年   385篇
  2002年   290篇
  2001年   299篇
  2000年   214篇
  1999年   190篇
  1998年   144篇
  1997年   157篇
  1996年   142篇
  1995年   130篇
  1994年   119篇
  1993年   105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89篇
  1990年   86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4篇
  1953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为了研究自制中药复方颗粒剂对腹泻仔猪小肠黏膜组织结构和营养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用人工感染大肠埃希菌引起腹泻的28日龄断奶的杜长大仔猪36头,随机均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抗生素治疗组在饮水中添加盐酸林可霉素2.0 m L/头饮水,2次/d,连续5 d;中药复方颗粒剂治疗组在饮水中添加2.0 g/头饮水,2次/d,连续5 d。分别于用药后14 d时,每组每个重复随机抽取1头屠宰,无菌采集小肠黏膜,通过石蜡切片和HE染色观测小肠黏膜病理组织学变化。其余仔猪继续饲养14 d,采用内源指示剂法进行消化试验。结果显示,小肠黏膜组织结构:中药复方颗粒剂治疗组小肠黏膜除有少量出血外,未发现明显病理变化。抗生素治疗组小肠黏膜脱落,有广泛充血、出血;黏膜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有大量以淋巴细胞杯状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微绒毛排列紊乱、脱落;细胞受损严重,线粒体等细胞器结构异常。养分消化率:对于有机物质、磷的消化率,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中药复方颗粒剂治疗组对钙的消化率为57.10%,显著高于抗生素治疗组(56.10%),并与健康仔猪组(57.40%)差异不显著。中药复方颗粒剂治疗组对粗蛋白质的消化率为79.30%,显著高于抗生素治疗组(78.50%),并与健康仔猪组(79.20%)差异不显著。中药复方颗粒剂治疗组对粗纤维的消化率为48.30%,极显著高于抗生素治疗组(46.10%),并与健康仔猪组(48.20%)差异不显著。中药复方颗粒剂治疗组对粗脂肪的消化率为63.40%,极显著高于抗生素治疗组(62.10%),并与健康仔猪组(63.60%)差异不显著。结论:抗生素治疗仔猪腹泻造成小肠黏膜明显的病理变化和功能障碍,而中药治疗有利于仔猪小肠黏膜组织结构的修复,并能显著提高小肠的养分消化率。为防治仔猪腹泻、提高仔猪的生长性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2.
【目的】探究不同区域草莓连作障碍的发生原因。【方法】用典型调查法调查并统计江苏省邳州港上镇、东海石榴镇和溧水白马镇草莓连作土壤的养分含量及微生物区系,并采集当地连作土与非连作土盆栽草莓,观察植株茎粗、鲜质量、株高、根长和根质量的生长状况。【结果】港上镇和石榴镇的草莓连作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缺乏;港上镇0~10 cm土层的土壤有机质,有效钙、镁、铁和硼含量比10~20 cm土层低10.50%~54.65%,根际土壤养分流失严重;港上镇土壤有效锰含量缺乏,白马镇的土壤硼含量很缺乏;港上镇和白马镇的草莓连作土壤已发生轻度盐渍化,石榴镇土壤已发生中度盐渍化;各地连作土壤微生物均以细菌为主,真菌的数量最低;连作会给植株茎粗、鲜质量、株高、根质量和根长带来显著的负影响。【结论】草莓连作会使土壤理化性质改变、养分失衡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失衡,影响植株生长。生产上应尽可能采取措施避免连作,并及时对连作土壤进行修复改良。  相似文献   
133.
为了推广应用油菜减肥增效技术,在浏阳市低产油菜田设计了用20%~50%生物有机肥替代部分复合肥的田间肥效试验,以土壤养分和油菜生育期及产量因子为考察指标。结果表明:与常规施用复合肥相比,有机肥替代部分复合肥的处理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了3.27%~8.46%、0.21%~4.52%、3.09%~8.77%、3.19%~5.65%,其中40%~50%生物有机肥的处理碱解氮含量增加显著;有机肥替代部分复合肥的处理油菜的成熟期和全生育期比对照推迟2~3 d;有机肥替代部分复合肥的处理油菜单株有效角果数比对照增加7.51~12.07个,差异均达显著水平;有机肥替代部分复合肥的处理油菜实际产量比对照增加156.98~388.61 kg/hm~2,其中以40%处理生物有机肥的处理产量最高,与对照差异显著。综上所述,说明生物有机肥替代部分复合肥能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有效防止油菜早衰,延长油菜生育期,并主要通过增加油菜单株有效角果数来提升油菜籽产量。从综合效益来看,推荐施肥方式为40%生物有机肥+60%复合肥。  相似文献   
134.
有机肥替代化肥对辣椒产量与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索有机肥替代化肥对辣椒产量和土壤养分影响的规律,以便制定辣椒施肥方案和土壤改良技术提供实践依据。方法:设置6个处理,即单施化肥;有机肥+66.7%化学氮;有机肥+50%化学氮;有机肥+33.3%化学氮;有机肥供氮等于化肥供氮量;空白对照。3次重复,小区随机区组排列。结果:有机肥替代化肥的平均单产较单施化肥增产1.16%~9.84%,平均增产3.22%;有机肥替代化肥区的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的平均含量较单施化肥区的含量分别提高了5.58%、4.09%、19.00%,速效钾含量降低了22.50%,土壤pH值较试验前的6.805降低了15.02%。研究表明:有机肥用量与土壤中的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均呈正相关关系,与土壤pH值呈负相关关系,即随着有机肥用量的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含量也相应的提高,土壤pH值则相应的下降;土壤速效钾含量与有机肥施用量呈负相关关系,且随着施用年限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35.
基于GIS的不同种植模式下凉州区日光温室土壤养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采用GPS定位取样测试、ACIGIS软件数据分析和地统计分析方法,对凉州区日光温室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在0~20 cm表层土壤中,不同种植模式的氮、磷、钾养分分布趋势基本一致。种植番茄—架豆、番茄—辣椒电导率最大,为1.97 ms/cm;种植番茄—架豆盐分最高,为11.9 g/kg;种植人参果CEC最大,为16.87%。在20~40 cm土壤中,种植番茄—辣椒电导率最高,为2.59 ms/cm;种植小乳瓜盐分最大,其值为17.9 g/kg;种植人参果CEC最大,为19.94%。  相似文献   
136.
生物炭是生物质在缺氧的环境下,经高温热裂解生成的多孔性炭质材料,近年来被应用在土壤改良、农业生产及促进农业废弃物利用等方面,其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总结了施用生物炭对土壤的改良作用及对种植业的影响。国内外研究表明:施用生物炭能够减小土壤容重,增加土壤的通气量;通过生物炭的亲水性及发达的空隙,增加根际区水分的滞留,增加土壤含水量;通过生物炭表面丰富的羰基、酚基、醌基等基团,增加土壤的吸附能力和交换活性,增加土壤CEC,增加养分利用效率;另外,通过向土壤中施入生物炭,可以提高微生物多样性、土壤微生物丰度及土壤酶活性,进而增加土壤生物活性,促进土壤有机质的降解及养分的转化,最终为作物的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显著地提高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137.
洪雅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南,东经102°49′至103°32′,北纬29°24′至30°01′,北邻名山、丹陵;南靠峨眉、汉源;东连夹江、峨眉;西接雅安、荥经;幅员面积1 896 km2,实有耕地面积2.29万hm2,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20多年来,洪雅县作物施肥指导主要以20世纪80年代第二次土壤普查的数据为依据,复混肥生产企业的配方也以此作为参考。随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土地复种指数提高,施肥的品种和数量、种植模式不断发生变化,土壤肥力也随之发生了较大改变。近年来,作物单产徘徊不前,品质下降,病虫害加剧  相似文献   
138.
起垄覆盖秸秆对花生生长发育及养分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农业科学》2016,(9):1287-1290
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设计,在花生起垄种植方式下,研究了秸秆覆盖方式对花生生长发育及养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覆盖秸秆相比,秸秆覆盖降低了花生主茎高、侧枝长、分枝数,减少了花针期、结荚期、饱果期花生叶片SPAD值的含量,不利于花生根瘤菌的形成,降低了花生不同部位全氮、全磷、全钾的含量,减少了花生对氮磷钾的吸收积累;其中,垄沟覆盖秸秆对花生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较小,产量降低181.4 kg/hm~2,降低幅度仅为3.9%。试验条件下,小麦秸秆覆盖量为4 500 kg/hm~2,花生能获得较高的荚果产量和氮、磷、钾的积累量,分别为4 481.0,234.6,33.5,112.5 kg/hm~2;垄沟覆盖秸秆种植花生是既能够充分利用小麦秸秆资源,又能保证花生丰产的合理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139.
140.
李少青 《现代园艺》2014,(18):10-11
毛竹是我国分布面积最广、经济价值最高的竹种,具有生长周期短、竹材、竹笋产量高的特点,但是,当前我国毛竹存在经营水平低的现象,由于杉木是南方较为丰富的资源,因此,将毛竹与杉木进行混交造林,其不仅可以改善土壤养分,也可以促进林木生长,因此,本文进行毛竹杉木混交造林对土壤养分及林木生长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