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38篇
  免费   879篇
  国内免费   802篇
林业   1091篇
农学   994篇
基础科学   358篇
  3285篇
综合类   8966篇
农作物   787篇
水产渔业   33篇
畜牧兽医   1858篇
园艺   1168篇
植物保护   379篇
  2024年   201篇
  2023年   748篇
  2022年   845篇
  2021年   860篇
  2020年   656篇
  2019年   764篇
  2018年   433篇
  2017年   629篇
  2016年   741篇
  2015年   708篇
  2014年   974篇
  2013年   962篇
  2012年   1113篇
  2011年   1137篇
  2010年   1023篇
  2009年   984篇
  2008年   933篇
  2007年   797篇
  2006年   741篇
  2005年   688篇
  2004年   446篇
  2003年   385篇
  2002年   290篇
  2001年   299篇
  2000年   214篇
  1999年   190篇
  1998年   144篇
  1997年   157篇
  1996年   142篇
  1995年   130篇
  1994年   119篇
  1993年   105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89篇
  1990年   86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4篇
  1953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为了解牧草间作对作物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以及为不同牧草优化配置、豆科和禾本科牧草间作提高结氮量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间作对柱花草、扭黄茅和孔颖草的生物量和氮磷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柱花草生物固氮,对扭黄茅和孔颖草养分吸收和生长有促进作用,与柱花草间作后的扭黄茅和孔颖草与禾本科牧草单作模式相比,能获得高的养分吸收量和产量。与各自单作对比,间作体系中的禾本科牧草生物量高于单作0.06%和26.78%;与柱花草单作对比,两个间作体系中的柱花草生物量低于单作9.70%和12.83%。扭黄茅与柱花草间作后,对氮磷的吸收量高于单作扭黄茅24.26%和35.18%,对氮磷的吸收量高于单作孔颖草40.64%和47.50%。相对于单作而言,柱花草分别与扭黄茅和孔颖草间作,对氮吸收量分别降低8.31%和28.94%,磷吸收量分别降低3.56%和20.58%。而且两种间作模式当量比均大于1,具有间作优势;柱花草/扭黄茅间作系统生产力、种间竞争能力高于柱花草/孔颖草,具有产量优势。在株行距为50 cm种植密度下,间作体系中禾本科牧草生长旺盛,柱花草的生长受到抑制,在与两个禾本科牧草间作中为弱竞争作物。结果表明,在合理的种植密度下,适合的牧草配置能够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促进种间有益作用,提高单位面积牧草产量和禾本科牧草氮磷的吸收,有利于改善牧草品质。  相似文献   
92.
放牧对武功山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武功山山地草甸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不同放牧强度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以及酶活性的影响,旨在为退化草甸修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不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表现为0-20cm土层20-40cm土层,除20-40cm土层轻牧和中牧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无显著差异外(P0.05),随放牧强度增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2)可溶性碳氮含量在0-20和20-40cm土层间无显著差异(P0.05),均表现为在0-20cm土层轻牧显著大于中牧和重牧(P0.05);3)碱解氮和易氧化碳含量表现为在不同土层,轻牧和中牧含量均显著高于重牧(P0.05);4)土壤β-葡萄糖甘酶、β-N-乙酰氨基葡萄糖甘酶和脲酶活性表现为在不同土层下,轻度和中牧均显著高于重牧(P0.05);5)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放牧强度土壤β-葡萄糖甘酶、β-N-乙酰氨基葡萄糖甘酶和脲酶活性与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均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或极显著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93.
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比例的黄芪茎叶对断奶仔猪饲料养分消化率、小肠食糜理化特性及盲肠发酵效果的影响。选择36头平均体质量为(10.84±1.86)kg的长×大二元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0.0%黄芪茎叶组(对照组)、2.5%黄芪茎叶组(Ⅰ组)、5.0%黄芪茎叶组(Ⅱ组)和7.5%黄芪茎叶组(Ⅲ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预饲期5d,正式期35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Ⅰ组粗蛋白、粗纤维及干物质消化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Ⅲ组显著降低(P0.05);相比对照组,Ⅰ组小肠各段pH值差异显著(P0.05),小肠各段失水率升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十二指肠、空肠胰蛋白酶活性以及空肠、回肠脂肪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Ⅰ组仔猪盲肠pH值降低,同时提高了总VFA的含量,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黄芪茎叶会对仔猪养分消化率、小肠食糜理化特性以及盲肠内挥发性脂肪酸含量产生一定的影响,以2.5%添加量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94.
科尔沁沙地南缘沙化土地治理区有林地土壤养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植被恢复对土壤养分的影响,研究了科尔沁沙地南缘沙化土地治理区有林地的土壤养分特征。结果表明:治理区有林地与未治理沙化土地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氮、速效磷存在明显差异,在土壤养分改善过程中,呈现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全磷和速效钾养分指标同步上升的规律,表明人工的治理措施以及植被对土壤的改良作用较强;有林地与对照样地PH值差异相对较小,表明人工的治理措施以及植被对土壤的改良作用在土壤的酸碱性上较弱。  相似文献   
95.
万全县土壤养分现状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总结了万全县土壤养分现状及变化情况,并对该县的土壤养分状况作出综合评价,以期促进万全县长期的土壤养分评价和综合管理系统的建立,为科学施肥建立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96.
砖红壤香蕉园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统计学和ArcGIS软件的地统计分析模块对海南砖红壤香蕉园59个土壤采样点两个取样土层(0~20 cm和20~40 cm)养分进行空间变异性研究。结果表明:香蕉园土壤各养分变异系数均为中等变异。0~20 cm土层土壤各养分含量大于20~40 cm土层。0~20 cm和20~40 cm土层中的碱解氮、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及0~20 cm土层的有机质均符合高斯模型,0~20 cm土层速效磷与20~40 cm土层速效钾符合球状模型,而20~40 cm土层速效磷与0~20 cm土层速效钾符合圆形模型,20~40 cm土层有机质符合指数模型。各养分的变程范围为109.217~279.796 m,有机质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0~20 cm土层速效钾的块金效应值小于20~40 cm土层,0~20 cm土层碱解氮、速效磷、交换性钙、交换性镁高于20~40 cm土层。有机质、20~40 cm土层速效磷、0~20 cm土层速效钾的块金效应小于25%,其它养分均在25%~75%,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确定了合理取样数,0~20 cm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有机质合理取样数分别为:5、30、26、29、25、3;20~40 cm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有机质合理取样数分别为:4、44、30、26、25、3,就可以满足变量施肥的要求。  相似文献   
97.
98.
采用标准样地法对广西天峨县12年生光皮桦人工林5种养分元素(N、P、K、Ca、Mg)的含量、积累量及其分配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光皮桦各组分养分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树叶、树枝、干皮、树根、干材;不同器官养分元素含量以N、K或Ca最高,其次是P,Mg最低。12年生光皮桦人工林养分积累量为1118.37 kg/hm2,其中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凋落物层养分积累量分别为930.18、64.88、35.34和87.97 kg/hm2,分别占养分总积累量的83.17%、5.80%、3.16%和7.87%。光皮桦人工林5种养分元素年净积累量为77.53 kg/hm2,不同器官年净积累量排序为干材>树枝>干皮>树叶>树根。  相似文献   
99.
根据利辛县土壤养分定点监测数理分析,了解了利辛县土壤肥力变化动态,提出了利辛县到2020年化肥施用零增长的施肥对策,以期为指导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
本文利用因子分析法和系统聚类分析法对施甸县781个土壤样品的养分进行了分析与综合评价,旨在为施甸县烟区特色优质烟叶生产提供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案。结果表明,土壤肥力最高的样本17个,占2.18%;土壤肥力较高的样本119个,占15.24%;土壤肥力较低的样本423个,占54.16%;土壤肥力最低的样本222个,占28.42%。对于土壤肥力处于较高水平以上的地块,建议农家肥施用量为4 500 kg/hm2左右、复合肥施用量控制在纯N 60~75 kg/hm2;对于土壤肥力处于较低水平的地块,建议农家肥施用量为7 500~15 000 kg/hm2、复合肥施用量控制在纯N 90~120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