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46篇
  免费   879篇
  国内免费   802篇
林业   1091篇
农学   994篇
基础科学   358篇
  3285篇
综合类   8969篇
农作物   787篇
水产渔业   33篇
畜牧兽医   1863篇
园艺   1168篇
植物保护   379篇
  2024年   201篇
  2023年   748篇
  2022年   852篇
  2021年   861篇
  2020年   656篇
  2019年   764篇
  2018年   433篇
  2017年   629篇
  2016年   741篇
  2015年   708篇
  2014年   974篇
  2013年   962篇
  2012年   1113篇
  2011年   1137篇
  2010年   1023篇
  2009年   984篇
  2008年   933篇
  2007年   797篇
  2006年   741篇
  2005年   688篇
  2004年   446篇
  2003年   385篇
  2002年   290篇
  2001年   299篇
  2000年   214篇
  1999年   190篇
  1998年   144篇
  1997年   157篇
  1996年   142篇
  1995年   130篇
  1994年   119篇
  1993年   105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89篇
  1990年   86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4篇
  1953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51.
基于GIS和Kriging的蓝田县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陕西省蓝田县北部黄土台塬区为例,采用GPS定位,测定了2007年1024个采样点的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等含量,通过经典统计学方法对研究区的土壤养分变异特征进行了全局描述,利用GIS和Kriging插值方法,在ArcGIS 9.2下的Geostatistical analyst模块研究了这些土壤养分的空间...  相似文献   
952.
氮素营养对长白落叶松移植苗生长及养分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尽管少数研究认为造林效果与苗木体内氮含量无关甚至负相关(Gleason et al.,1990;Boinvin et al.,2004),更多的研究表明初始氮含量与造林效果呈正相关,如蓝桉(Eucalyptus globulus)高、低氮处  相似文献   
953.
石榴花芽形成快,分化量大,花期长,花蕾形成与萌芽生长、开花坐果同时进行,对养分的消耗多,竞争也激烈,往往形成大量的退化花。退化花的形成,多是由于花在分化过程中营养不足,导致雌蕊发育不全,从而不能受精结实,造成整株坐果率低,落花落果严重。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成花质量和坐果率,是实现石榴丰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954.
专利号:200810230100.8土地沙化已成为全球性的重大环境问题,中国是世界上遭受沙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科尔沁沙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沙地,其东南部属于森林向草原的过渡带,农牧交错区,人口较为密集,土壤主要为风沙土,养分含量低,土地生产力低下,导致当地的生活水平相对落后。因此,如何提高土地生产力和土地利用  相似文献   
955.
丘塘景观是一种生态经济结构较为优化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根据在丘塘景观内不同斑块的土壤调查,研究土壤养分的分异规律,为退化丘塘景观的恢复提供理论依据,并且对于水肥的调配和植被的恢复都有重要的意义。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变化是随着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少的,全氮的变化趋势同有机质一样,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递减。土壤全磷并没有遵循此规律,基本上各个不同斑块土层10~20 cm含量都大于其他土层。不同斑块表层变异系数最小,往生层基本呈现上升趋势。土壤养分水平空间变异为0~1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平均含量分布为:林带>果园>草地>鱼塘,全磷平均含量分布是果园>林带>草地>鱼塘。通过比较造林前(1986年)和造林后(2002年)的土壤养分结果表明马占相思林对下层土壤有显著的影响,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956.
采用培养试验研究了磷缺乏与正常供磷条件下,CO2浓度由350μL/L升高至800μL/L苗期番茄的生物量、根系特征和不同器官N、P、K养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无论缺磷与否,CO2浓度升高均能显著增加番茄地上部及根系的干物质积累量,提高根冠比。在磷缺乏条件下,CO2浓度升高对番茄根系生长的促进主要表现为增加根系的体积和表面积;而在磷正常供应条件下主要表现为同时增加根体积和分根数,有利于形成强壮的根系。在两种供磷水平下,CO2浓度升高对番茄各器官的N、P、K含量产生不同的稀释效应,但N、P、K总积累量却随CO2浓度升高而显著增加;而且CO2浓度与供P水平对番茄植株的N、P、K积累量具有极显著的正交互效应。  相似文献   
957.
AB-DTPA浸提法研究上海中心城区绿地土壤有效态养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AB-DTPA浸提剂联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研究上海9个中心城区的509个绿地土壤的10种有效态养分含量。结果表明:上海中心城区绿地土壤有效态钾、钙、镁、锰和铁含量丰富;有效态磷、硫和钼普遍缺乏,部分土样有效磷、硫的含量超标与大量施用有机改良材料有关;有效态锌和铜均发生不同程度的累积,有些土样超标。不同时空的绿地土壤有效态养分含量与成土因素和人为活动有关。随着绿地建成年限延长,土壤有效锌和有效铜含量显著增加,但其他养分变化不显著。就上海不同区域而言,杨浦区、闸北区、浦东新区和徐汇区有效态养分含量相对较低;长宁区、静安区和黄浦区有效态养分含量较高;虹口区和杨浦区锌、铜累积程度高。公共绿地与公园土壤养分含量相当;道路绿地的有效态钾、硫、镁显著高于前两者,但有效态锌、铜和铁含量显著低于前两者。随着土壤剖面加深,土壤有效态硫、镁和钼含量呈增加趋势,而有效态磷、钾、锰、锌含量稍许降低。AB-DTPA浸提法适用于土壤中大部分有效态养分的快速分析,建议在全国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58.
氮肥不同施用方法对小麦生长、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超高产强筋小麦为试验材料,探讨返青、拔节与孕穗肥施用比例对氮、磷、钾吸收利用、籽粒产量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拔节期追施氮肥,产量提高,后期施氮有利于磷、钾素吸收效率和运转效率提高。施氮量为300kghm-2条件下,以基肥、拔节肥比例为7∶3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959.
水溶性有机物在土壤中的化学行为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溶性有机物(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是能够溶解于水的有机化合物的统称。尽管目前对于陆地生态系统中DOM的研究尚不完善,对其性质、组成和分类方法等问题的看法还没有达成一致,但现有研究结果已经表明DOM是一种十分活跃的重要化学组分。DOM进入土壤后将发生吸附、解吸、迁移、转化等一系列化学过程,进而对土壤及环境产生一系列重要影响:一方面,DOM可以与土壤胶体结合,形成有机无机结合体,从而改善土壤性质,DOM还可以通过其自身的分解产生养分离子,从而提高土壤肥力;另一方面,DOM也可能亲合土壤中原来与土壤胶体结合的养分,使之与DOM一起进入土壤溶液,从而增加土壤中养分离子被淋失的风险,并造成土壤养分的损失以及水体的富营养化,DOM还有可能活化土壤中重金属离子,增加土壤中重金属离子的毒性,并使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向地下水迁移。由于其对土壤和环境的多种效应,水溶性有机物近年来已经逐渐成为土壤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等学科的研究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960.
长期水旱轮作条件下紫色土养分供应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通过10年稻—麦水旱轮作定位试验,研究了紫色土生产力以及N、P、K自然供应能力和变化。结果表明,在水旱轮作下,紫色土对稻、麦产量的地力贡献率平均为58%和51%,肥料的增产贡献率可达42%~49%。紫色土N、P、K养分自然供给力在小麦上分别为60%、70%、91%,在水稻上分别为70%、90%、92%,小麦对肥料的依赖性高于水稻;N、P、K养分的自然供应量在小麦上分别为37.1、5.4、45.9kg.hm2,在水稻上分别为81.8、13.6、103.0kg.hm2。随着试验年份的延长,旱作季节紫色土N、P、K养分的供应能力逐年降低,水作季节N、P、K供应力则相对稳定,旱作对地力的消耗比水作大。环境输入的养分在维持水田稳定供肥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紫色土这种基础养分供给力可维持每年生产小麦1.4t.hm2、稻谷3.5t.hm2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